林晓霞
摘 要:记叙文阅读理解题始终是农村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答题不自信,得分率低。面临中考的紧要关头,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记叙文阅读课堂复习效率。
关键词:备学生;针对问题;答题方法;效率
记叙文阅读理解始终是农村孩子的软肋,平时得分就不高,造成看到阅读理解题就不自信的心理,再次降低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在迎接中考的关键时刻,我必须稳扎稳打,增强学生在这个板块答题的自信心,提升答题准确率。
一、备课,关键是备学生
1.把握学生个体阅读特点,找到复习突破口
初三学生对语文各类阅读理解题答题都有模糊的印象,只是由于能力的个体差异,导致阅读理解的水平高低不同。纵观全班学生的记叙文阅读题得分情况,一道17或18分的记叙文阅读题,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可以拿到13~14分,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只能拿到4~5分,相差近十分。为了更好提高全班学生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让复习目标更有针对性与指向性,在复习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全班学生的个体阅读特點,这样才能在复习课上对症下药,避免课堂上出现教师龙飞凤舞、学生一脸痛苦的景况。
2.研究学生试卷出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试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能够从中发现各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今年福州市一检记叙文阅读《父亲》与二检记叙文阅读《尊贵的名字》,两篇的字数都在1000~1500字之间,以每分钟500字速度,学生日常就要养成两三分钟就要看完一篇文章的习惯。认真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答题仍旧存在语言贫乏、不流畅,缺乏文本意识,不能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泛泛答题等不足。如一检《父亲》第15题:联系全文,说说第7段段末加点词“期望”具体指什么?
学生1答:指希望我能考好,未来能过得好;
学生2答:指父亲对我未来的期待;
学生3答:指父亲希望我能反省学习上的毛病,努力、认真地提高成绩。
这是一道分值3分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得分在1~2分之间。学生答题的缺漏在于没有走进文本,泛泛而论。学生忽略了本段中几句提示句:(1)“初中开始学物理化学之后,我渐渐开始读的吃力,……不快乐的样子越来越多。”(2)“他详细地分析了我的各科试卷与成绩,还罗列了一条条的意见与建议。”至少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点“期望”启示:“读的吃力”——期望我读的不吃力;“不快乐”——期望我快乐;“他详细地分析了我的各科试卷与成绩,还罗列了一条条的意见与建议。”此句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给“我”学习上的帮助,能让我读书轻松、不吃力,适应学物理化学之后的学习生活。所以,本道题答案应围绕“期待”就是“期望我快乐,读书不吃力,尽快适应学物理化学之后的学习生活”展开。研究学生试卷出现的问题,找出学生答题中存在不足,进一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二、课堂,关键在针对学生的问题
在记叙文阅读复习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记住记叙文所要掌握的文体特点之外,我觉得复习课课堂更应该成为解决学生存在问题的阵地。所以,在巩固记叙文阅读文体常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复习课堂上还应该做好几个关键点:
1.课堂上进一步提升学生解读记叙文阅读文本能力与审题能力
特别我们农村孩子,缺少对语言的敏感性,导致对语句总是一知半解,或者没有理解题意就匆忙答题。在阅读题《父亲》中设题:根据第八段内容,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出父亲面对“我”叛逆时的内心活动。
学生1答:内心感到女儿长大无话可说的寂寞与无奈,和对我无限的理解。
学生2答:唉,孩子长大了,变得叛逆了,我也变老了,不能一直陪下去。
学生3答:唉,孩子长大了,都不想和我交流了。算了,也许是她学业忙,没时间与我交流,希望她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很明显,三位学生的答题都没有很好地结合题目要求,没有理清题意:(1)“根据第八段内容”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要理解第八段的意思,如果以上三位同学有抓住文本中这两句话“在深而悠长的小巷里只用踢踢踏踏的足音陪着我度过沉默灰色的青春”和最后一句“……,竟从未理解过他看着我终于长大却数年无话可说的无限寂寞。”就能抓住第八段作者的写作意旨:叛逆期父亲对我默默地坚守与陪伴。这就是这道题答题内容的方向;(2)“发挥想象”这是进一步要求,在理解第八段内容的基础上,再发挥考生的想象力答题;(3)“用第一人称描写出父亲面对我的叛逆时的内心活动”这句包含几个提示:①答题人称:以父亲为第一人称;②表达方式:描写;③描写内容:“父亲面对我的叛逆时的内心活动。”所以,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位学生答题不足在于:学生1根本就没有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学生2与学生3没有结合第八段的文本意图,答题较为随意。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应针对学生平时审题能力差与解读文本能力低下问题,多进行引导与训练,从而达到规范答题、准确答题的目的。
2.利用有限的45分钟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始终是学生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在总复习紧要关头教师更要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这是课堂对每一个学生能力的尊重。记叙文阅读题中把握文章中心,抓住句子赏析要点,理解篇章结构,掌握答题策略等问题都要通过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生成答案。为了学生达到掌握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的复习效果,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对记叙文阅读《尊贵的名字》中的开放性试题“儿子用纯美的眼神,矫正了我看世界的视线。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针对两位学生答例进行思考后评价。
学生1: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不在乎身份、背景。用纯净的眼观看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份职业都有相同的分量,我们不应用巴结的眼光去随波逐流。教师是神圣的,是我们应该尊敬的,而环卫工人也是值得赞赏的,他们都尽自己能力在工作上尽心尽力,都值得我们记忆、尊敬。
学生2:不要把简单的事想的那么复杂,那么功利。生活中,我也常把事情复杂化,我这个人总爱胡思乱想,之前有一次,我的好朋友突然离开我。我以为她再也不会和我好了,想了很久,都没有勇气踏出一步。后来在朋友鼓励下和她和好了。后来才知道,我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其实她没有不跟我好。
学生A析:学生1抓住了“平等”,本文小男孩与大人区别就是看人没有功利性,平等对待每个人,所以,帽子上的签名很丰富。学生2是围绕友情展开,与本文的作者写作意图不搭边。
学生B析:很明显学生2没有扣住题意。“儿子用纯美的眼神,矫正了我看世界的视线”,“纯美”按文中理解就是纯粹,不复杂,不功利,“完全忽略掉了同行者的身份和背景”,我觉得应围绕这个点才是正确的。
显然A、B两位学生的课堂点评还是很到位的。能够就文章的观点、内容来谈自己的感受,这点对答题偏颇的学生是一个不小的警醒。通过思考评价,完成课堂学生间交互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提升,把握答题方向。复习课堂的展示、交流、剖析、归纳的过程,是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找到解题的途径以及提高解答閱读题能力。
3.为学生展示简洁、实用的复习课件
学生中考复习阶段,课堂内容冗杂、繁多,多媒体课件制作尽量要简洁、实用、直观,以便于学生的课堂记忆。在《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指导——感悟评价(开放性试题)》的课件设计上,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应永恒老师指出课件设计的不足,不够简洁,不便于学生的复习记忆。课上对于记叙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的第三种类型:想象补写。我原先课件设计:
■
应老师指出此部分课件设计不合理,复习课的课件必须是简洁的,便于学生课堂记忆,在这里可以设置一个表格,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操作。修改后课件如下:
■
修改后的课件更加简洁、直观,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复习课课堂课件设计更加讲求实用性,更能显现一个老师对每个知识点梳理、整合、归纳的智慧,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更好地迎接中考。
三、课后,关键在巩固成果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对复习知识可能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要做好课后巩固。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性的复习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指导——感悟评价(开放性试题)》授完课后,针对课堂分析的三种开放性试题类型:(1)启示感想;(2)观点表述;(3)想象补写,布置两道已做过题,即把福州市一检《父亲》、二检《尊贵的名字》各自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依据大家课堂分析重新做一遍。另外,布置一道未做过的2011年三明市的记叙文阅读《轻放》: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80字之内。设计此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与提高,让学生在巩固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转化、提升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走进中考,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复习内容,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复习流程、方法、策略,才能优化课堂复习教学,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吴玉如.“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二: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0-0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