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简单地说,创新就是指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美术课是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学生的认知理解、欣赏模仿、动手创造等的训练,促进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共同发展。
一、美术教材内容演化更新
翻阅中国美术教材,我们会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材内容具有大众化、民族化、革命化、现代化的特点,如此统编的教材,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美术教育得到新的重视和发展,打破传统格局,实行了“一纲多本”,教材内容更丰富,涉足的领域更广阔,知识覆盖面更大,针对性更强,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广大人群的需求,而不只限于中小学生。
二、美术教材内容变化的作用
1.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教学内容的变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逐渐提出,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教材上有多少内容教师就尽量讲多少内容,教师花费了精力准备课
程,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学生所学内容过杂,大多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加之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节次少,间隔时间长,没有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現在新课程要求教师“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师可以从教材书众多内容中有意识地选择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和个人经验的结合,强调实际运用和学科的结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2010年四川省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北京某教授就教师提问如何上好美术课回答说:“教材的编写只是尽可能地拓宽美术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眼界,满足多地区的需要,但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实际,适当选择。”这番话也正好说明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顺应时代变化、学生需求,
做到勤备精讲,创新教学,使学生勤学精练,用比较少的时间学会学懂,达到提升修养的目的。
2.社会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促使美术教材内容在一定时间内进一步修改和更新,以满足不同民族和地区发展的需要,培养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审美观点,刺激美术人才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的变化,不只是内容的变化,更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考验。美术课不是单一的技能培训,它还需要为学生讲解专业技能以外的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的认同和学习兴趣,如《面具的制作》《吉祥物的设计》《文化衫的设计》等,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了解、挖掘、吸收各民族、地域、国家的美术背景、文化、特点、精髓、资源等,以充实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转变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术、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经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完成作业设计,由模仿转化为自我创造。
3.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业宁)。现在的统编教材是从确保课程标准的底线出发编写的,因此不一定完全符合每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教材应运而生,它不仅弥补了教材中不能完全符合学校具体情况的不足,也是教师经验的总结和专业素质的体
现。教师依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学生为本”,制定和修改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利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一些美术基本观念和原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正热爱美术,热爱生活,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
4.教室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的。教学中我发现,室外写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得到放松,感受自然生活,但并不能真正让学生从内心上得到释放。学校也举行各种美术类的比赛活动,比如绘画、书法、摄影、电脑绘画等,但参与比赛和获奖的往往是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多的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心中难免会有失落感,对美术兴趣不再浓厚。于是,我将室外写生课做了一些小小变化,先让学生用铅笔作画,初步感受线条美感,再用粉笔代替铅笔在地上作画,学生兴趣浓厚,对美术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还吸引了部分过往教师与学生一起作画,拉近了师生关系,效果良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我将美术课与学校德育活动、家庭教育结合,分年级开展风筝制作、放飞,在正式比赛前,让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从材料准备,到样式设计,再到填涂上色,最后完成制作,既勾起了家长的童年回忆,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达到家教寓乐的目的。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得到重塑,学习美术的热情被再次点燃。
我认为,创新的核心是“新”,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师生提供了可借鉴学习的参考,是利于学生审美、道德、认知情感发展的合力,通过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最终能达到学生灵感与顿悟的创新,让美在生活中绽放。
参考文献:
许文广.浅谈创新美术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