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初探

2015-12-10 04:02朱龙飞刘青翁潇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朱龙飞 刘青 翁潇彬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也已成为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教师科研热情大涨,科研活动与能力大增。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成果的展示需求与科研实验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科研项目的增加,及教师队伍的扩大,使以前分散各自研究或小团队研究不能适应科研发展,为了适应这一科研阶段的需求,建立起教师科研实验支持平台迫在眉睫。这将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科研的效率,使研究者能更专注于研究问题的本身。本文简要构思高校教师科研实验支持平台建设思路,为高校科研实验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教学科研平台;高校实验室;运行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53-02

一、前言

高校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这三方面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建设与资源整合。以往简单将实验室组合在一起服务于教学以及实验的开展已经不能支撑现在高校三大服务的需求。如今急切需求的是能够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体系的支持平台,靠教学出人才,以科研出成果,综合服务于社会;形成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发展,人才培育弥补科研需求的良性互动新局面。高校实验室建设一般源于新的专业学科建立或扩充形成的配套建设需求,因此有天然的服务教学的属性;但随着科研任务的强化,具体科研项目需求建立的特色实验室比重趆来越高,服务科研任务的属性逐步清晰。因此,本文着重从服务科研任务入手,探讨教学科研型实验服务平台的一般机制与问题,给出一般解决方案。

二、科研支持平台建设

(一)科研支持平台建设的迫切性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也已成为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现在高校往往通过各种手段推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师的科研热情很高,科研活动与能力大增。随之而来的是科研项目的全面开展,科研设备的使用、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也密集展开。这些基础工作对各项研究都是必不可少,但是耗时耗力。对于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科研团队来说,可以分工合作,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团队支持,也很难共享其他团队的技术,单打独斗显然影响研究的开展。更关键的是,一些研究的设备、软件的使用研究者并不掌握,研究场景的搭建靠个人也有难度。为了研究的开展,教师大量时间是在找合作者,或重复学习设备软件使用,处理类似的数据,大大影响研究的进度和热情。建立起一个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能大大节省了教师的精力、提高研究的效率,为广大教师做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二)科研支持平台的结构性

高校科研工作有层次性,教学科研支持平台应该是整个层次的一部分。这里将科研工作的层次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工作目的是科研氛围的营造、研究热情的激发、学科互动交流等。可以通过论坛、各科研中心的开放讨论,以及科研的奖励政策,来促进前段工作的完成。中段工作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申报项目,并能成功申请。对教师情况的梳理,逐个动员与指导,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后段工作目的在于协助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科学成果。可以通过购置研究设备、资料,提供场地及经费等给予大力支持,但现在高校科研工作也有了新情况,那就是项目及人员大大增加,实验室硬件资源逐渐紧张。如何在这种局面下进一步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智力支持可能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其优势有:

1.智力资源不会枯竭,能弥补硬件总是跟不上实际需求的问题。

2.智力资源可塑性强,能弥补硬件资源只能用于较少的几类研究的问题。

3.智力资源扩展性强,硬件资源往往与人员和项目增加成反比,而智力资源成正比。

4.智力资源空间延展性好,硬件资源一般固定不能移动,而智力资源不在一个地方也可以完成同样的支持服务。因此,将硬件资源整合,加上智力资源的支持,建立一个完整的科研支持平台正是适应当前高校科研的新需求。

科研支持平台是整合了实验室硬件资源与智力资源的一个整体,更注重的是智力上的支持与服务,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广义上说是全过程多方位的支持,狭义上的科研支持平台则指后段的各项措施,这也是当前教师开展科研时比较迫切希望得到的支持,这里也主要指狭义上的科研支持平台建设。

从科研结构完整性上说,除上述三个阶段外,还有一个成果转化阶段,这正好是社会服务任务的一部分,可另作考虑。

三、科研支持平台运行与管理

(一)科研支持平台的双重服务性

科研支持平台不仅服务于科研活动,也对教学与实践起到促进作用。平台运行过程中可以吸纳博士硕士进平台进行实践,学习设备使用,参与实验设计与实施,进行数据统计等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起到强化科研能力的作用。

(二)科研支持平台的使用与管理

科研支持平台的建设可以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从提供程序编制、数据处理等基础工作上升到设备使用、方案设计参与式帮助,再过渡到人才队伍培训、项目合作推广这类战略性支持上。管理制度上应该隶属于二级学院,有条件的可以依托在实验中心。因为以往实验室建设途径的局限性,大部分实验中心主要职能是服务教学,还没有科研服务能力,所以从强化服务科研的职能入手,扩大科研支持能力。在具有一定影响力之后,可视情况成立领导小组,聘任组长等人事安排。甚至独立出来,成为大型支持基地,建立单独的人事、设备与项目管理制度。另外,原则上二级学院所属的科研院所及实验设备可供科研支持平台使用。为了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应注意使用规范:

1.平台硬件资源实行预申请制度,以便审核科研内容,调配实验设备资源。

2.个人责任制,使用硬件资源必须由课题主持人申请并直接负责,遵守平台有关设备使用、赔偿、安全等规章制度。endprint

3.可签订科研内容保密协议,为课题组或个人提供智力支持的人员不能泄露科研项目的数据、研究方法、方案等内容。

4.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聘请相关专家教授进平台进行学术指导,对平台建设中各项重大事项进行咨询、审核和监督等。

5.公开平台可使用的设备及服务。

(三)科研支持平台与科研人员的关系

科研支持平台应该是以实验中心为依托服务机构,不属于具体课题组或个人。课题组或个人可以寻求科研支持平台的支持,可分几个层面。第一层面仅是借用科研支持平台的场地、仪器设备等,双方是相互独立的;第二层面则是希望科研支持平台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如操作平台仪器设备、提供实验方案、实验落实、数据处理等,双方是相互依靠的关系;第三层面则可申请平台协助项目团队的组建、人员队伍的培训、研究环境的搭建等全面参与合作。

同时,科研平台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建立相关研究项目与科研人员一同开展研究活动,主动进行资源的整合。

四、科研支持平台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科研支持平台提高软实力的问题

科研工作关键在发展和提高软实力,智力资源是一个学院软实力的表征,而智力资源是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能力。所以要保持平台的效率和效果,必需为支持平台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及交流学习的可能。

智力支持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可以适时进行一些人事制度安排,让博士、硕士学生加入进平台学习工作,设立正、副高级职称岗位,甚至平台技术人员允许带研究生等。

(二)科研支持平台经费问题

科研支持平台发展,初期不需要额外的经费支持,但在项目需求增加后,可由校院适当补贴。如果独立运行则可考虑平台的有偿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独立承担科研任务,但要处理好平台开放与科研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得二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

[2]张菊芳,沈秀,杨殷伟.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

[3]王小逸,白广梅,客慧明,等.创新实验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

[4]薛素铎,张红光,安琳,等.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培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5]曾尊祥.5个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参观浅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

[6]叶汉侠,阚先宏,徐幼娜.建立ISO9001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

[7]林海旦,樊冰,俞丹亚.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

[8]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9]马汉达,宋元书,丁勤林.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9).

[10]潘海涵.浙江省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
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
浅析高校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强化监控下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探析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应对方法的探讨
以档案学管理为基础,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