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熠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采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初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调研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了筛选,最终构建了由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创新能力和用人单位评价六个方面构成的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58-02
一、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内容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呼唤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其培养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还没有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因此如何建立一套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对高校创新型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当前高等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关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评价和保障体系等方面。Edward Holdaway探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定义,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对人才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并且认为质量的测量标准不是唯一的,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级的主体是教育涉及到的利益相关人,包括教师、学生、企业以及政府。此外,John Brennan、David Dunkerley等分别对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国内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吴崇恕认为人才质量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李忠华采用专家评估法从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及条件、人才培养活动及人才培养效果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潘武玲建立了以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高校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邱均平和文庭孝对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很少有学者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系统地评价和研究,尤其是缺乏针对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研究。所以,本文将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构建一套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1.指导思想。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对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文献资料,本文拟构建的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以下三个方面:①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这是创新型本科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②评价指标体系应能针对经管类专业,反映学生素质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③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以使不同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能够横向或者纵向比较。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进行有效地评价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可比性与可靠性相结合以及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尤其是缺乏针对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研究。一些学者针对高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具体的指标体系,这为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根据创新型本科人才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评价体系,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和可操作的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初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和资料,在综合分析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将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为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创新能力和用人单位评价六个方面。具体来说,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包括总目标(A):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准则层(B):由创新培养体系建设(B1)、专业教师素质(B2)、学生素质能力(B3)、学生知识水平(B4)、学生创新能力(B5)和用人单位评价(B6)六个方面构成;指标层一共有32项指标,集中反映了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了创新培养体系建设的5个评价指标:创新人才培养规划(X1)、创新培养经费投入(X2)、创新基地建设(X3)、专业平台课程建设(X4)、教学设施建设(X5);反映了专业教师素质的6个评价指标:教师创新精神(X6)、经管类教学科研成果(X7)、教师专业素养(X8)、职业道德水平(X9)、教学方法与手段(X10)、实习指导(X11);反映了学生素质能力的5个评价指标:心理素质(X12)、身体素质(X13)、思想素质(X14)、道德素质(X15)、文化活动(X16);反映了学生知识水平的5个评价指标:基础知识水平(X17)、专业知识水平(X18)、交叉知识水平(X19)、创新知识水平(X20)、成绩优良率(X21);反映了学生创新能力的7个评价指标:创新意识(X22)、创新思维(X23)、创新技能(X24)、社会实践能力(X25)、实践创新成果(X26)、课外创新活动(X27)、实习成效(X28);反映了用人单位评价的4个评价指标: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X29)、毕业生基础理论水平(X30)、毕业生工作业绩(X31)、毕业生合作协调能力(X32)。
2.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上面已经初步设计了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在需要对初选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指标筛选是对初选指标的进一步选择,它是确定后续指标权重以及多属性评价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专家调研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这是一种向专家发函、征求意见的调研方法,是在通过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初步提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进而对指标进行综合调整。经过以上的研究工作后,最终确定了24项评价指标。最后结果如表1所示。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不同高校的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该指标体系被其他高校应用时应进行适量的调整,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结语
本文在遵循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采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初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调研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了筛选,最终构建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构成,它包括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创新能力和用人单位评价6个评价要素,共涵盖了24项评价指标。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全部采用了普遍认可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3):146-151.
[2]乔海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