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莹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频繁流动成为阻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人口流动、农村社会变迁、教育体制变迁、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提出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会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一)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进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二)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在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三)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较少人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农村幼儿园的工作,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四)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策略
(一)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其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农村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二)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
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
(三)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配置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先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然后才能积极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廖淑华,余光英.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及其政策含义——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一个修正[J].市场论坛,2004,(8):64-66.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2014,(5):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6:2.
[5]周晓飞.社会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10):114-116.
[6]张金锋,方留.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分析[J].管理观察,2011,(2):188-189.
[7]姜盛祥.重庆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