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姝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最激变的一百年中,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并存,资本主义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各种政治思想不断更替,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整个中国陵谷沧桑,社会变迁跌宕起伏。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产生并发展,完成了从近代报刊向现代报刊的过渡。本文选取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时期对我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做一个梳理,旨在分析近代社会变迁语境下报纸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社会变迁;近代报刊;发展轨迹
无论我们是从宏观社会的角度还是从具体制度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不难发现,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常态。在社会学中,学者们把社会变迁理论概括为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社会变迁的范畴十分广泛,宏观层面上有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中观层面上有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微观层面上有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变化。“当我们讨论社会变迁时总有一个主体,这种变迁的主体只能是那些相对稳定的东西。在社会学中,这种稳定的东西被统称为结构,这样,社会变迁就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
在中国历史上最激变的一百年中,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并存,资本主义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各种政治思想不断更替,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整个中国陵谷沧桑,社会变迁跌宕起伏。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产生发展,完成了从近代报刊向现代报刊的过渡。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报刊从无到有,从西方传教士办报到国人自办报刊,从文人论政到鼓吹改良,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到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经历了最激变的发展时期。本文旨在研究社会变迁语境下,中国报纸的发展轨迹,以期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史论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之处。
一、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序幕,但是近代报刊的产生却早于鸦片战争。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于1815年创办于马六甲,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序幕。1833年8月1日,中国境内出现了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报纸附会儒学,采用中国线装书的形式。
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渐瓦解,社会结构不断变化。鸦片战争让清政府打开国门,开放通商口岸,中外贸易交流不断加深,中国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文商业性报刊。这一时期,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也出现在香港。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中文商业性报刊也逐渐发展起来,甚至超越了香港报刊的影响力,代表性报纸有《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申报》的问世是上海商业性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是第一家中国文人主笔的外报,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申报》其他方面的改进,如出版时间从两日刊改为日刊,改进纸张质量,创新排版方式,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这一系列措施让这份报纸获得巨大成功,带动了中文商业性报纸的快速发展。在《申报》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字林沪报》和《新闻报》相继创刊,形成了上海报业“申”、“新”、“沪”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被资本主义经济瓦解,在华外报占据了中文报纸的主流地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报纸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后来国人办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不少有志之士开始觉醒,我国共出现了两次国人办报高潮,维新变法开启了国人办报的第一个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办报活动始于1895年“公车上书”。1898年,光绪帝下诏开始百日维新,准许官民办报,这促使各地报刊飞速发展,迅速形成了国人办报高潮。这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在新闻界的垄断地位,使国人自办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这一时期,报纸数量激增,种类繁多,办报地区首次突破上海、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深入到一些内地中小城市。
革命派的办报事业虽然起步稍晚于维新派,却呈现出空前的盛况。革命派初期的办报事业主要集中在海外。随着清政府“言禁”、“报禁”的开放,革命派办报事业才开始在国内兴起。1905年到1911年,革命派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办报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代表性报纸有秋瑾主办的《中国女报》和于右任主办的《神州日报》、“竖三民”报。革命派报刊不同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报刊,其言论更加激烈,目的性更加明确,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将报纸作为革命活动的有力武器。
两次国人办报的尝试开启了我国近代报业的新篇章,国人自办报刊的有益尝试让报刊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一时期,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新闻题材既有消息,又有通讯,新闻图片开始广泛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报纸的评论也得到了巨大提升。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大多以论说文为主,形式单一;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评论的形式日益多了起来,主要有社论、时评、编者按、来论、代论等。另外,报纸的文艺性副刊在这一时期有了重要发展。从报纸形式上看,这一时期的报纸告别了书册式,开始采用单张印刷,分版面、分栏目编排,字号多样,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
二、民国初期的报刊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自由新闻体制。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促进了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繁荣。据《中国报学史》统计,当时全国报纸有五百多家,史称这段时间为“报界黄金时代”。但是,报界的蓬勃发展在袁世凯上台之后被迫中断。袁世凯开始了一系列贿买报刊的活动,对不被收买的报纸进行打压,报人大批被捕,这就是著名的“癸丑报灾”。
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言论禁锢政策下,一些报人开始将目光转向新闻报道本身,避谈国事政治,许多报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上,从而使新闻业务有了很大发展。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开始增加,部分重要新闻还采用大字号排出。有能力的大报派驻记者到重要城市进行采访报道。部分报纸还增设专栏、专刊,增加报纸的趣味性内容。除此之外,新闻通讯事业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报纸的企业化。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工商业经济蓬勃发展,这给商业性报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率先开始了现代企业化报业的进程。《申报》在史量才接手以后开始了一系列的企业化改革:一是加强发行工作,二是大力拓展广告业务,三是更新技术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正是这些改革,让《申报》从销量只有七千多份的报纸发展成为平均日销五万份的商业性大报。商业性报纸开始的报纸企业化方针,为新闻业务和报纸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新闻事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党的新闻报刊的发展
党的新闻事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上出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内容。《新青年》早期发动的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一系列活动,对启迪民智、解放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新青年》的宣传内容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文章日渐倾向社会主义,开启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迫切需要自己的舆论工具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于是,首批马克思主义报刊诞生,这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始。这一时期,改组后的《新青年》作为党的理论刊物继续出版。此外,还筹办《向导》、《前锋》等政治性刊物,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与帝国主义的宣传工具进行斗争。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党的报刊和共青团的报刊逐渐形成网络,各类进步学生报刊与工人报刊不断涌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范围,向社会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了十年内战时期。因为农村物资条件匮乏,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发展时期。但也正是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办报事业,坚持宣传工作。这一时期,党的刊物大多文字通俗,形式活泼,以实际工作需要为核心开展宣传;在内容上,不仅有根据地、国内和国际新闻消息,还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表扬。这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积累了党的办报经验,初步形成了党报理论,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之处。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继续发展。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解放日报》的改版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以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宣传抗日。除此之外,《解放日报》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改革的社论和理论文章。1943年,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不仅阐述了新闻的“五要素”,还指出报纸应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地与革命、与群众相结合,强调了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党报理论,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闻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语
中国近代报纸最早由西方传教士创办,内容以传播宗教文化为主。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社会的瓦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有志之士开始寻求强国富民的出路,提出了改良和革命的策略,这个时候,报纸是不同党派用来宣传政治主张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