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和全面成长有深远影响。自2004年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本文通过阐述观点和举例说明了研究文献中对识字写字的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但也有一些领域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加深。
关键词:识字写字;研究综述;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59-0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占重要地位。教师和专家学者们对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综述了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成果。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
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关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
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四方面。但研究对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王露莹在《汉字简化与汉字教学研究》中,通过研究我国汉字教学的历程,主张“简化字更适合当代汉字教学”,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遵循“识简写简,多识少写”的策略。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相关研究
我国研究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文献涉及范围广、著作数量多。它们以时间为线索,阐述教材文本的历史演变进程和阶段特征;以不同标准对我国传统识字教材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以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审视剖析其内容形式、发展传承、存在价值及借鉴意义;以纵向或横向为维度,比较分析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汉语识字教材,取长补短,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关于识字教材发展历程的研究。蒙学读物的编写大多以时间为线索,对于蒙学教材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其观点相当接近或一致,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代三个阶段,只是在具体历史时期的起迄点上略有出入。
2.关于识字教材类型的研究。蒙学教材主要依据教材的内容或教育功能分类,但由于蒙学教材多是综合教材,即使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也包含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若按照其内容或功能划分会出现重叠或交叉,因此对其分类不能绝对化。
3.关于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蒙学读物。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蒙学教材的内容、功能、特点、演变、价值等的审视与剖析以及它们对当代识字写字教材编写、使用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郭长华在《从“三百千”看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科学价值》一文中,通过对我国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三百千”的分析研究,阐述了它们在内容选择、教材编写、传授知识、激发兴趣、习惯养成、人格塑造等方面的科学价值。
4.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比较研究。这类比较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比较,将我国传统蒙学教材与现代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二是横向比较,在我国现行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之间,也可以在中外现代汉语教材或者中外古代蒙学教材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与异同处,从而引进借鉴、取长补短。
张静在《人教社课标实验版教材低中段识字训练序列编排衔接性分析》一文中,从生字学习、汉字知识与识字能力训练、写字训练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低段识字的序列性;从汉字音形义联结训练、词汇训练、写字训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年段字词训练的序列性。作者研究发现,人教社课标实验版教材低中段识字训练总体序列编排基本合理,但具体细节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年段写字上的支架设置笼统、针对性不强,字词系统具体序列性不足等。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综述
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育专家、学者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既有理论思辨的价值,又有指导实践的意义。研究者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分析其长短得失;开展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剖析现象、分析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汉字是构成汉语体系的基础材料,汉字的识写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汉字的教学进行了不懈探索。进入21世纪以来,汉字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更是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其中颇有影响的有:词串识字、情境识字、成语识字、童话识字等。这些方法可能不够成熟和完善,但它们都能够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接受、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1.词串识字。张庆在《“一专多能”词串识字》中分析了“词串识字”所具有的整体性、形象性、可读性三大特点,指出其功能在于“一专多能”,“一专”是指识字写字,它居于第一位;“多能”是指认识事物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增加儿童文化底蕴的功能,还能为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做好铺垫。
2.情境识字。赵蒙成在《情境识字教学法刍议》中提出掌握字义是识字的重点,而字义受到其具体使用环境的制约。语境在识字教学中具有制约汉字意义、规定汉字用法、影响字形掌握的作用,识字教学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要创造出具有生活化、应用性、互动性、趣味性、规范性等特点的语境。
3.成语识字。莫彭龄在《识字方法的大胆创新和成功实践——评陈凯“中国成语识字”》一文中指出“中国成语识字”具有教材的成语性、教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这些显著特点与创新之处,其基本的教学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即趣味导入、感知韵味,创设情境、感知故事,图文对照、感知故事,演练结合、趣味识字,布置作业、巩固识字。
4.童话识字。童革在《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小学低年级童话识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基于母語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及儿童心理学等理论,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语言能力发展滞后的问题,提出“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玩故事—汉字”的“六环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训练式教学,构建以言语活动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以识字写字教学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地区、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访谈、测试量表等展开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采用SPSS等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剖析现状、发现问题,以便寻求对策。
胡田在《小学低年级汉字笔顺书写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一文中以从青海省西宁市两所小学的一二年级中随机抽取2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他们的汉字笔顺书写现状展开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发现:从性别上看,小学低年级男、女生的具体笔顺总分的差异并不显著(sig值为0.186,大于0.05,表示差异不显著),但是女生笔顺总分离散程度比男生大;从年级上看,一二年级学生之间的具体笔顺总分差异很显著(sig值为0.007,小于0.05,表示差异显著),即二年级学生的具体笔顺总分明显要高于一年级学生的总分,但是二年级学生笔顺总分离散程度比一年级的要大。
(三)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阐述、分析识字写字教学的整体现状或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存在的实际问题与缺失,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卢谦在《识字教学科学性的现状与实践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当前小学识字教学“五轻五重”的现状,即重数量轻质量,重字形轻字义,重文字轻文化,重形式轻内涵,重识记轻书写。指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师缺乏汉字知识,对儿童认知特点了解不深,对不同识字方法的整合运用不够等。进而提出制订科学的识字量和字序,教师掌握相关的汉字学知识,融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儿童识字的认知规律,遵循识字教学自身规律等五条对策。
(四)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我国学者和研究人员主张将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等运用于识字写字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加强其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崔康柱、罗维亮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汉字动漫化的方法论思考》一文中运用历史还原的方法审视当前的汉字教学,指出了识字环节的缺失之处,提出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动漫手段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还原汉字创造的过程,让儿童在模拟创造汉字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
纵观近十年来国内识字写字教学的各类文献,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和教学两方面。教材方面侧重于文本的研究,教学方面倾向于教学方法、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但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领域和方面还需拓宽、加深,如识字写字科学性的研究,多媒体网络与识字写字教学的深度整合,识字写字教学资源的挖掘运用,校本识字写字教材的编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