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08 15:28:37李佩
人间 2015年36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李佩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青海 西宁 810000)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佩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青海 西宁8100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比例不断增加。实物、模型等传统化学教学的媒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感官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更有利于知识的传输。文章将对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

化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怎样才能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多地掌握知识,成为众多化学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在化学实验中引入信息技术,将其与化学实验相结合,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中强调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和化学教材的合理融合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潜在记忆,并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效记忆化学新知识点。同时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按照课时或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围绕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教材或者观看多媒体影视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与大家共享,及时改正;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在多媒体上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按照问题顺序小组合作解决,自然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优化教学效果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实验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实验恰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这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而信息技术可强化实验。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白、明显的实验效果,如pH传感器能够检测混合溶液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即可得到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借用信息技术还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放映,不仅可以生动模拟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声响,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现象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便于学生记忆新知识,还能优化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三、可以加强信息共享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并且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交互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体系,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并且所用的教学资源也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联系和共享的,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加强信息的共享。要知道,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一旦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运用好了互联网这个巨大的教学资源库,这样无论是对于学生知识面的开拓还是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我在讲到《氨气》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就利用互联网直接从网上下载了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内容加入到我的教学课件中来,这样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充实我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工具可以把文字化的知识变得有声有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中,其中有70%以上都是来源于视觉,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是强调学生要认真“听”课,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很多教师一上化学课,就总是把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反复讲,这样不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遇到一些比较抽闲的知识,很多学生往往就会卡壳。而很多学生之所以觉得化学学科学起来比较吃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化学学科中的一些知识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而这些抽闲的知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一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一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我在讲到物质的微观结构的时候就利用CAI动画给学生生动地展示了氯化钠、金刚石等晶体结构,另外我还利用动画制成球棍模型空间旋转、化学键的断裂、旋转、新键的形成,让学生可以通过动画直观地看到这些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原本用文字化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内容现在被更加丰富的声像图片资料所替代,从而使得我们的化学课堂不再是黑白色,而是彩色的,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导入的几点思考

(一)导入不能占用大量的时间。

导入只是一节课的“引子”,不能占用大量的时间,要适当地选用不同的媒体,否则就本末倒置了。有人统计,一般来说,导入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为最好。在进行教学导入时,要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此,我们在选择一些视频进行导入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截取关键的部分就可以了。

(二)不为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把课堂全部交给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尽管其有许多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不能全盘代替传统教学。在化学课引入中,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有机整合的互补关系,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找到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最佳结合点,使之转化为更科学、更有趣、更有质量的方式,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三)注重导入课件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技术性问题有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观,布局构图的和谐,声像结合的合理等,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组合好媒体,根据不同的课程、课型选用适当的媒体,让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结语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29-01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