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潜流的认识——浅析丹纳的《艺术哲学》

2015-12-08 15:28:37刘佳
人间 2015年36期
关键词:认识

刘佳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美学潜流的认识——浅析丹纳的《艺术哲学》

刘佳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摘要:丹纳的《艺术哲学》是综合了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艺术史著作。丹纳自幼擅长抽象思维,是一个标准的“为思想而生活”的人,他总是能从艺术品、艺术史史实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出发来探求、证明艺术史中的规律。他的《艺术哲学》更是综合分析了西方艺术史上所有重要的画作,直观地通过艺术史的第一手资料——艺术品,来雕琢、提炼自己的理论。书中明显受到很多西方文论史上重要观点的影响,在其中所透露出的丹纳的博闻强识也让我由衷崇拜,受到了不少艺术熏陶。丹纳的行文不但条分缕析,而且色彩富丽,他随时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抽象的东西,以现代和古代作比较,以今人和古人作比较,使过去的历史显得格外生动,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

关键词:美学潜流;认识

英国有位批评家说:“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因为这个缘故,他的《艺术哲学》同时就是一部艺术史。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史学家与批评家,他用自己独特的讲座笔记方式将他1865-1869年期间在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讲稿来向人类解读艺术与历史发展的潮流。正如译者的概括,这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丹纳以渊博精深的见解,贯穿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体知识的介绍中,阐发了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丰富的内容,充满生机的论证,使全书充满了热情,也增加了形象性。

作者在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一章《艺术品的本质》中采用“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的治学方法,艺术品的研究方法不是孤立地分析,需要综合而全面地考察。因为艺术品从属于一个总体,所以其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一件艺术品从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第二、艺术家和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也属于他同时同地的艺术流派活艺术家群,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第三、艺术大师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及流派还从属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与时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我们就必须要认真考察他们所生活时代的精神和风俗状况。可以这么说,时代精神和风俗状况是产生艺术品、艺术家的根本,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艺术的性质与生存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认识,这就是美学。把艺术品看作是一个研究对象,指出它的特征,探究产生它的原因。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二、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

具体而言,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孔德实证主义的影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古希腊的雕塑为例,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 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丹纳的三要素理论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18世纪初,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就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政治文化不仅和居民的宗教、癖性、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等有关,而且同气候、地理条件及农、猎、牧等各种生活方式也有极大关系。斯达尔夫人承袭了孟德斯鸠的这种观点,她在《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和《论德国》中进一步认为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精神风貌。不仅如此,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也都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斯达尔夫人的这种观点为丹纳的三元素说开辟了道路。

我们从丹纳的三元素说可以看到民族特性对艺术家和作家的人生态度、理想、性格、情感等方面的持久性的影响,也可以看到环境、社会意识、时代精神对文化艺术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从三元素理论出发,详细论证了他的看法。因为种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艺术与拉丁民族的艺术不同,前者更浑朴,后者则更精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优美的人体,而尼德兰绘画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所以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简单而静穆的伟大作品,而现代人只能创作出孤独、苦闷、挣扎的艺术。这些观点无疑极具启发性,当时很多的文艺研究主要从既有观念出发,或仅仅围绕作品情节、人物进行研究,经常把人物孤立于其所生活的环境,不能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角度去考察。

丹纳受自然科学界影响极深,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论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所以我们将他的著作对照西方文论的知识时,我们发现他的理论与黑格尔美学的部分重合点最多。事实上,连书名都有意或无意地照会黑格尔的观点——“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不过书中的艺术哲学也远远没有黑格尔的《美学》难懂,黑格尔虽然是从“绝对理念”出发研究美和艺术,但他关于环境、冲突、性格以及古希腊神话的分析,都给予时代、环境、民族等因素以极大的重视。他所讲的艺术哲学是浅显而富有诗意的。论证过程也十分严密,而推导出的结论言辞上往往带有绝对性。

正如丹纳在序文中所说:“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们这些有益的东西,他的目的达到了。

库布勒说:“美术史学者的任务是给时代画像,不管该学者是搞什么专业的,他的有义务去确定时代的面貌,描绘时代的轮廓。”丹纳不仅向我们讲授了美学发展的潜流,更提出这种研究方式使这部著作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对我国的研究更是重要,所以傅雷引入介绍此书,“正因这种极端的科学精神,正是我们现代的中国最需要的治学方法,尤其是艺术常识极端贫乏的中国学术界,如果要对艺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非从这种实证主义的根本着手”,傅雷先生更是将实证主义称作“最有力的一剂补品”,由此可见,这种研究方法对他产生了怎样的震动!而在我们今天,实证主义对个人的抹杀固然不值得推崇备至,但是从事研究却也不可以再同古人一样唱玄妙的神韵气质,尤其是丹纳遍及各种心理自然历史文艺的全面的知识,都是我们今天做学问的人必备的能力,在感叹丹纳的思想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这种求实求真探索的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54-01

猜你喜欢
认识
谈正确认识与开展税务服务
建立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高中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议传统体育课教学反思
浅谈对中国工笔画艺术特点的认识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09:53:48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42:30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0:03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