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墨两家学派民族关系思想异同及影响

2015-12-08 10:10魏新影
关键词:墨家统治者墨子

魏新影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先秦时期,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也出现了华夷关系的剧变,因此,诸多学派纷纷顺时而为,提出了自身关于此时民族关系的不同看法,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显学”并称于世的儒墨两家学派的思想对统治者的影响尤为显著,同时也对后世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儒家学派以孔子、孟子及荀子为代表,其中,孔子既主张“王者居中”及“礼别华夷”的“攘夷”思想,又赞成“施仁行德”及“有教无类”的“和夷”思想,这体现出其一方面要捍卫屡受冲击的华夏民族之“礼”,另一方面又难以抵挡民族融合大趋势的矛盾心理。孟子则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之上,清晰地认识到“天下统一”的重要性。因此,他明确提出了实施“圣王之德”、加强“教化之本”以“居仁由义”,从而实现“定于一”的伟大目标。荀子对孔孟的思想加以扬弃,独树一帜地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以此使“四海之内若一家”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79页。的理想变为现实。墨家学派以晏子和墨子为代表,晏子从治理齐国的经验中总结出统治者须“修德”、“行义”、“倡俭”及“尚礼”以“相亲爱民”,从而改善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促进各族人民的互利互惠。墨子亦从下层劳动者的角度出发,要求统治者“兼爱天下”,将仁政普及于包括四夷民族在内的天下之人。

两家学派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异同之中体现了强烈的互补性,因此,本文在总结两者思想异同的基础上,探讨基于这一互补关系中的“儒墨兼用”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及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吸收其中有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积极因素,抛弃其思想中的糟粕,使儒墨两家学派的民族关系思想在新的时代中发挥新的作用,体现其新的价值。

一、儒墨两家民族关系思想异同

儒家从孔子“攘夷”及“和夷”并行这种以“礼”为标准看待四夷民族的思想,发展到孟子要求统治者“居仁由义”而实现“定于一”及荀子倡导“礼法并重”以实现“四海之内若一家”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第279页。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对天下统一的不懈追求。但儒家追求的是“夷变于夏”这一单向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其中忽视了中华民族形成中各民族的平等性及多元性,这是儒家民族关系思想中阻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桎梏。而墨家从晏子倡导的“相亲爱民”,到墨子吁求的“兼爱天下”而实现大一统的思想,则弥补了儒家这一局限性,体现出墨家要求各民族间平等互利及重视民族多元性的时代进步色彩。

正因为儒墨两家学派思想有着这一互补的关系,因此分析两者异同之处,以一家之所长补另一家之所短,才能总结出两者民族关系思想中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重要经验。

儒墨两家的民族关系思想有着明显差异。《淮南子·要略训》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丧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在“学儒”过程中认识到儒家的局限性,进而“非儒”,提出了自身独特的异于儒家“圣王之道”的“役夫之道”。作为“圣王之道”的儒家呼吁统治者实施“仁德之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要求四夷民族必须在服从华夏礼仪文明的基础上,才认可其从属地位。而作为“役夫之道”的墨家则要求统治者“兼爱天下”,将华夏族与四夷民族放到同一高度,彼此平等,相爱互利。

他们最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仁爱”与“兼爱”的对立上。虽然都是要求统治者实施仁政爱民的措施,但儒家的“仁爱”却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仁爱”的范围只包括那些“变于夏”的四夷民族,而将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异民族及“变于夷”的部分华夏民族排斥在外。这是一种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惟我独尊的狭隘的思想,虽然强化了华夏族的主体作用,加强了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凝聚力,有利于天下的统一,但阻碍了四夷民族与华夏民族之间正常的交流与融合,忽视了四夷民族及其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墨家学派“相亲爱民”及“兼爱天下”的思想却恰好补充了儒家思想中这一缺失,承认了四夷民族与华夏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指出要实现“兼爱”,各民族人民必须互爱互利,统治者必须节俭辞过,停止不义攻伐。其“兼爱”思想网罗了天下所有民族及阶层的人民,是没有差等的、平等的“爱”,突出了四夷民族的多元性,不仅有利于天下的统一,更促进了多元的民族格局的发展。

“仁爱”与“兼爱”的对立导致了两者对待异民族的态度有着本质的差别。儒家自始至终存在着对四夷民族的歧视与排斥心理,而墨家的“兼爱”却处处体现着对异民族的关爱与容纳。无论是孔子在《春秋》中所体现出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还是孟子“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5页。的思想,都体现出他们对四夷民族的歧视心理。这一思想固然是受当时混乱无序社会的制约,为维护名存实亡的周天子的尊严而产生的,但其对后世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与实践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晏子、墨子站在华夏民族与四夷民族平等的立场上,要求统治者抛弃歧视心理,以平等、兼爱为首要原则,倡导各民族互爱互利,以求“一同天下”。这种以民为本、一视同仁的平等的思想是墨家独有的,体现了墨家学派能够关爱劳苦大众,切实为下层民众谋求利益的“杀己以利天下”③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68页。的“兼爱”精神。

然而儒墨两家“显学”并非完全分庭抗礼、水火不容。韩非子在《显学》篇中曰:“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点明了孔墨同源于“尧舜之道”。同时,墨子虽“非儒”,但是他是在“学儒”、“尊儒”的基础上才脱离儒学,另辟蹊径创立了墨学。因此,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亦必然有共同之处。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崇尚“仁”、“义”、“礼”、“德”以“爱民”。孔子坚持维护周礼,通过实施“仁”、“德”及“教化”来改善华夷关系;孟子强调“圣王之德”,以“施民仁政”、“贵民轻君”的做法包容四夷民族;荀子更是坚持“隆礼重法”及“德法并重”以求抚化夷狄之民;晏子要求统治者“修德”、“行义”、“尚礼”以“相亲爱民”,与墨子共同坚持“兼爱天下”的社会理想。虽然阶级立场不同,但他们都认可“先王之德政”,向往三代之时天下和乐的美好社会,因此,他们总结“先王之治”的经验,得出了实施“仁”、“义”、“礼”、“德”以“爱民”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两者共同构建了“天下统一”的目标。孔孟“以夏变夷”的目标是建立“天下一家”、“华夷统一”的理想社会,荀子也继承了这一思想,主张建立“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统一之世。晏子、墨子更是替中下层民众喊出了“兼爱天下”、“一同天下”的迫切呼声。他们的这一共同之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促进了当时各族民众的和睦相处,更对后世统治者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矛盾、凝聚各族民心、促进国家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儒墨两家的民族关系思想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为两者所处的阶级立场截然相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坚持维护三代之“礼”,拥护“王者之治”,因此,其自始至终无法摆脱对统治者的依赖。为了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王者之治”,其主张的思想亦倾向于为其提供庇护的统治者。因此,在其民族关系思想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以夏变夷”、“礼别华夷”的排斥四夷民族的思想。他们坚信只有教化蛮夷、改变蛮夷,才能消除破坏“先王之德政”的根基,社会才能重新回到和谐有序的发展轨道之上。而两者又同属“尧舜之道”,共同追求“天下统一”的目标。这是因为“大一统”的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是争霸战争加剧、华夷界限被进一步打破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儒墨两家学派都看到了这一趋势,并为实现“大一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此,两者殊途同归,都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及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二、“儒墨兼用”与“多元一体”格局

儒墨两家的民族关系思想各有长短之处,是具有互补性的,因此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要做到“儒墨兼用”,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以促进“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稳固及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正式提出的。他从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地理结构、不同文化的起源及融汇、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不同区域民族的融合及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特点及发展等不同角度详细探讨了这一格局的形成发展及中国各地区不同民族“一”与“多”的关系。这一理论的作用是极大的,“开拓了关于中华民族研究的新局面”,“不仅对中国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自觉意识,增进民族团结和中国的完全统一,也是重要的学术思想武器。”①陈连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这一理论不但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反响,也促使学术界对其进行不断探讨,并达成了对“多元”与“一体”的共识:“‘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②陈连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1990年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文与体会》,《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儒墨两家的民族关系思想对于这一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的形成及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从前文可以看出,儒墨两家学派共同倡导的是建立“大一统”的天下,“大一统”即是将华夏民族与四夷民族包括在内的天下,是建立一个各民族相互依存、彼此关联的“一体”的天下。孔孟的“仁政”引导统治者“为政以德”,存恤百姓,反对攻伐,以此抚化四夷,归服远人,保证社会的和谐。他们也重视“教化”的作用,期望用先进的华夏礼仪文明取代落后的蛮夷文明,用“君子之道”同化“粗陋之义”,从而荡涤浑浊的风气,实现清明政治,结束战争,一统天下。荀子则兼采各家之长,发展了儒家的“天下观”,他高谈王霸之道,企图用“礼法”与“王霸”的兼行结束长期的分裂战乱,实现一统天下的伟大理想。晏子与墨子从现实社会出发,将华夏族与四夷民族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天下所有民族,因而提出了“兼爱天下”这一突破宗法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事实上,他们共同坚持的“统一”的思想对后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秦汉以后,“统一天下”成为历代统治者孜孜以求的梦想,他们采取各种有利于实现民族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北征匈奴,南征越族,同时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的措施,加强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调。之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这一基础之上,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包括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的中华民族。

强调统一的“一体”,并非要忽略民族的“多元”。儒墨两家同样重视多元的民族发展,这体现在它们看到了四夷民族存在的独立性与重要性。儒家提倡对四夷民族进行“教化”,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对四夷民族也不吝施教,这说明儒家在一定程度上也重视民族平等的原则。但由于时代及阶级的局限性,儒家无法从根本上平等地对待四夷民族,这是儒家民族关系思想中需要抛弃的糟粕。但墨家则站在各民族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坚定地维护民族间的平等,重视民族的“多元”性。与儒家坚持“同化”异族不同,墨家坚持“相亲爱民”、“以民为本”,要求人与人之间余力相劳、余财相分、余道相教,以这种“天下之人皆相爱”①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闲诂》,第368页。的理念,引导统治者平等地对待异民族。虽然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平等、兼爱的思想并没有运用于实践的可能,但在当今要求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这无疑是一种能够解决民族间矛盾与纷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说明了儒墨民族关系思想中具有互补的因素,能够以墨家重视民族的“多元”弥补儒家强调“一体”的缺陷。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儒家主张“以夏变夷”以实现“大一统”的思想,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巩固王朝统治,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关系的演变,这一思想暴露了其时代局限性。“以夏变夷”只强调了华夏民族对四夷民族的同化,并未看到四夷民族对整个社会文明所起的作用,“大一统”也只是限于以华夏族为中心而忽视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性。因此,在当今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下,我们应避免将“一体”认作为以汉民族为中心的统一体,而是要将汉族看作为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多元”中的“一元”,并随着民族融合的趋势,认清处于平等地位的不同民族共同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体”。

三、结 语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内有诸侯争霸,外有四夷入侵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各家学派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也提出了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新认识,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作为先秦“显学”的儒墨两家学派所提出的民族关系思想最为具有互补性,推动了各民族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前文的梳理与总结中可以看出,要巩固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必须借鉴儒墨两家的积极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儒家主张的“有教无类”、“仁政爱民”、“礼法并重”思想,墨家倡导的“兼爱天下”、“人人平等”、“相亲爱民”思想,以及儒墨两家共同倡导的“统一”思想是需要我们继承并发展的。当然,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思想,在新的时期,这些思想体现为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以这一新型民族关系为指导,在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必须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平等权利与地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关系,坚决反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裂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进,推动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互补互利,真正实现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墨家统治者墨子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墨子破云梯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墨子教诲青年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