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操作活动 提升数学能力

2015-12-07 19:03李家洪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等底圆锥体蚕豆

李家洪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呢?

一、注意操作方法的恰当性

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要求。教师根据操作内容,精心设计合乎逻辑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地获得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先设问:“你知道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正方形、长方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把学过的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图形的面积的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了新知。

二、注意操作过程的有序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教师要积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计算的。9加2的进位加法,通过想一想,摆一摆,算一算来实现。教师让学生分别拿出9颗蚕豆,2颗蚕豆,并思考:9颗蚕豆和2颗蚕豆的和是多少?9颗蚕豆加几颗蚕豆正好是10颗?接着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把蚕豆摆在课桌上,计算9颗蚕豆和2颗蚕豆合起来是几颗蚕豆?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进程,体现了一定的逻辑顺序。

三、注意感知对象的突出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加大感知对象与背景材料的差异,突出感知对象,对提高直觉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活动中一般通过颜色、形状、动态、声音和强度等突出感知对象。

例如: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比较的操作活动。①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体、圆锥体教具各一个,然后用红色线条把圆柱等分成三截。②在圆锥体中盛满蓝颜色水。③三次将圆锥盛满水倒进圆柱中,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达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达第二道红色圈;第三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达瓶口。由于红,蓝两色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操作活动中,感知对象的对比越明显,特征越突出,学生的记忆越深刻,对知识点的理解越透彻。

四、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数学教学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在学习几何形体时,教师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彩带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让他们用手去触摸、感知,通过亲身感触储存丰富的表象。如用两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水桶,拿去一个圆圈,还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这样教学由于教师设计了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谷城县盛康镇小学)

实习编辑 孙爱蓉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等底圆锥体蚕豆
挖掘学习深度促进思维跃迁
——拓展课《平行四边形的等积变形》教学设计
让“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看得见
蚕豆花开
一种新型夹具设计
简单而精致的BUBA台灯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花
蚕豆大嘴巴
数学论坛大家谈
等地等高的三角形面积关系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