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勇
办学理念:关注人性、改善人心、教学相长、敏学善行
课堂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让课堂有序,生成让课堂灵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想课堂出现灵动的生成,教师需要做到“三开放”。
一、教学方案要开放
教学方案的开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性。《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的教学内容,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思考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并实验探究。课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预案:A.如果出现小灯泡都不能亮的情况,教师出示正确的连接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B.如果出现小灯泡都能亮的情况,教师后期出示错误的连接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C.如果出现小灯泡部分能亮、部分不能亮的情况,教师安排两个小组分别展示,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由于教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分别做了预设,并对极有可能出现的第三种情况做了精心预设,所以,面对课堂上的种种生成,教师始终能从容应对。
二是教师要预留弹性空间。“我发现,北极狐不怕寒冷是因为它的皮毛很厚,能够起到保温作用。”“北极狐的耳朵小,鼻子平,尾巴和四肢都比较短,整个身体就像一个球,可能会起到御寒的作用吧!”“红狐的耳朵大一些,直一些,这样的耳朵听声音可能会更清楚吧。如果它们不具备发达的听觉,有可能被凶猛的动物吃掉。”……这是教师执教《谁选择了它们》(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时,学生讨论“狐狸的身体特征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部分的交流片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精彩的发言,是因为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知识储备、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因而在预设时给这部分教学预留出了18-22分钟左右的时间。由于时间弹性大,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比较充分,出现灵动的生成就顺理成章了。
二、教学内容要开放
每一种教材,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课前预设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联结起来,让教学内容广泛吸取来自教师和学生的资源,能促使课堂生成。
科学课的很多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带到课堂上来,能生成很多有趣的问题。当然,对于这类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努力寻求答案难度过大,教师可以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对于那些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他们指出一个探究方向,让他们通过努力动手动脑寻求答案。还有的时候,对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突发问题(如:海绵宝宝有没有生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实验等方式获取结论。
开放的内容,必然导致生成问题数量增加,这样虽然会耽误一些课堂教学时间,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培育学生勇于质疑、探究的精神,能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所谓的“耽误”也是很有价值的。
三、学生思维要开放
学生的思维开放了,生成才具备可能。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激趣、创境和设疑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时,为了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识币机”(师展示,生充满好奇),只要将5角的硬币从这里(指上端开口)放进去,就能识别这枚硬币是2001年之前的,还是2001年之后的。怎么识别呢?掉出来的就是2001年之前的,没有掉出来的就是2001年之后的。有兴趣试一下吗?(师生演示)。你们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有趣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一边游戏一边研究,很快便发现:识币机里面藏有磁铁,能不能掉出来是磁铁在起作用;5角硬币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为什么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学生带着继续探究的愿望进入了后续学习。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