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一条生活智慧的河流

2015-12-07 09:22杜高奇
文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德育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注重端午文化的传播,让幼师生在端午文化的沐浴中培养中华文化认同感,实施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笔者的德育引领主要在三方面:诗节赛“龙舟”,崇德扬善、追念先贤;重午悬“三友”,敬天保民 崇尚安康;端阳递“粽情”,尚贤爱国 祈愿和谐。

关键词:端午文化 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传播 德育

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节日文化,端午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远古时代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端午文化的源头深潜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但它的活水一直流淌至如今中华民族生活的诸多领域,并伴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笔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注重端午文化的传播,让学生在端午文化的沐浴中培养中华文化认同感,实施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笔者的德育引领如下:

端午节是中华儿女释放爱国情怀、祈愿平安和谐的传统节日,时逢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龙舟竞渡,艾草悬门,粽情弥漫,到处飘逸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

1.诗节赛“龙舟”:崇德扬善 追念先贤

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故此节又称龙日或龙节。为了求得龙图腾的赐福,这一天,人们断发纹身以像龙子,举行图腾崇拜,他们把所乘之船刻画成龙形,与岸上的鼓声相和,在水上进行竞赛划船的活动和游戏。这便是龙舟竞渡的起源。

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楚人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故此节又称诗人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对国家社稷忠心耿耿,却遭奸人陷害被贬,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此期间,他仍然心系家国,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离骚》、《九歌》、《天问》等。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家国被侵略,悲愤交加,始终不忍脱舍故土,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自沉汨罗江。沿江百姓舍不得忠良就此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端午节划龙船以纪念屈原,借划船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就这样,端午节这天龙舟竞渡的习俗就传开了。

吴越族的龙图腾崇拜,楚人救赎屈原的传说,意蕴深远。首先,吴越人以龙为祖,敬祭祖先,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先民认为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而人的精神是永恒的。他们坚信祖先博大的功德可化普通为神圣,化短暂为永恒。祖先厚如天地的德行永远激励着后人追求和谐,践行高尚,营造和美。其次,屈原的忧国忧民与楚人的救赎祭念,体现了古人“抑恶扬善”、敬畏生命的人本智慧与追思先贤的人文情怀。《易经》指出,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强调“人道”须符合“天道”。天地有大德大爱,人类与天地共德。屈原对国家社稷忠心耿耿,承践了天地大德,其人格与天地同在。孟子认为,人要“善养浩然之气”。楚人奋力救赎屈原、纪念屈原,就是对坚守正义的宣誓,对丑恶的宣战,对生命的尊严的敬畏。可见,龙舟竞渡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德扬善、敬畏生命、追思先贤的人文理念,在这种意义上,龙舟竞渡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或体育竞技项目,而成了中华先祖崇德扬善的重要文化符号。

2.重午悬“三友”:敬天保民 崇尚安康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午、五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称“重午节”或“重五节”。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五日是“恶日”、“毒日”。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人们最忌讳这一天。因此这个节日最早一直是作为保健、避疫、驱邪的节日传下来的。

民间传说中,神仙有战胜妖魔的“三件武器”:菖蒲、艾草和蒜。菖蒲是宝剑,艾草是鞭子,蒜是法锤,因为其后来被民间用于端午驱除蛇、虫和病菌,降妖除邪,故又称“端午三友”。传说远古时候,水怪想在五月初五淹没百姓的家园来霸占地方做他的地盘,天上的神仙知道此事,便砍了菖蒲和艾草,分别做成宝剑和鞭子,挖了蒜,作为法锤,以此为武器与水怪决战,结果神仙大胜了水怪。端午这天,神仙把手中做武器的菖蒲、艾草和蒜头置放于人们的房子上面。水怪被神仙打怕了,一看到“三件武器”,就吓得屁滚尿流,再也不敢骚扰人间。此后每逢端午,人们会在自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菖蒲和蒜,来震慑水怪,以此保护房屋和财产。

端午期间,时临夏至,正是寒暑气转换之时,气候潮湿,毒虫滋生,人很容易患病。从科学角度看,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入药有理气血、袪寒湿的功效;菖蒲的叶片也含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强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蒜头气味辛郁,是有杀菌功能的调味品,民间以嚼生蒜或食用蒜来预防或消除口腔及肠道疾病。因此,先民重午悬挂艾草、菖蒲和蒜,体现了古人的科学探索精神。神仙降妖的传说意蕴深长,它体现了古人对“天道”的敬畏和祭奠,对民生的呵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体认。先民把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视为“天”,它容括生命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敬天命”“识天道”,强调人们敬畏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展生产生活而造福保护自身。《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宇宙产生了有生命的万物,故我们要祭告天地,感念天地的养育之恩。可见,重午悬“三友”的实践,凸显了祖先敬天保民、崇尚安康的人文关怀。

端午悬“三友”习俗传承至今,部分继续保存,部分推陈出新。如今的端午节,好些人家在大门上插上艾草和菖蒲,人们手持手机或围坐在电脑前,给亲戚朋友通过网络传递艾草、菖蒲和蒜的信息和知识,讲述着神仙水怪的故事,给亲友送去平安和健康的祝福。

3.端阳递“粽情”:尚贤爱国 祈愿和谐

据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恰是仲夏,其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将五月初五叫做“端阳节”。端阳节的饮食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人们在享受中国传统美食之余,期望平安、吉祥、和谐,更让深远浓烈的爱国情怀得以释放与提升。endprint

粽子最早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被称为“角黍”,呈动物角形。先民认为,动物角是人和神沟通的灵物,祭祀神灵所供之物以有角为贵。故古人祭祀时喜欢用带角的动物作祭品,以祈求福禄。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已有夏至用角黍祭祀祖宗神灵的习俗。把粽子包成角形,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赋予粽子祭祀的意义。

到战国时期,因屈原当时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食品。楚人屈原在世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子兰等奸人的强烈反对,屈原受谗去职遭流放。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悲痛万分,不忍看着祖国和人民遭受欺凌,端午这天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江边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纷纷来到江岸上,将自家的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以阻止鱼咬食屈原的身体。之后人们每年都向汨罗江投放粽子纪念屈原,祈盼他平安吉祥。就这样端午的粽子文化在民间传开了。两千年来,后人为纪念屈原,把一个忠臣、诗人的死亡日逐渐变成了一个表达哀思、释放爱国情感的伟大节日。

传递粽子情,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端午天刚亮,家庭主妇就为做粽子和中午美食而忙乎起来。做好粽子,必须让儿子给其岳父岳母送去粽子和礼品,将平安、吉祥、和谐等浓浓祝福传递到亲人心间。之后,左邻右舍之间互送粽子,传递友好和问候。

端午文化在生活中形成、创新和传承,其根本在于过端午的现实生活。端午节,陕西甘肃等地上演屈原题材的秦腔,悼念屈原,表达浓烈的爱国之情,表现对正义的坚守和对邪恶的鞭挞;江南水乡开展龙舟竞渡活动,诠释人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爱国英雄的无限敬仰与虔诚祭奠,对生命尊严的至高敬畏,中华大地浸润在道德洗礼的氛围之中。

总之,统观端午文化的各个环节,可得出一个结论——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是端午文化的重要渊源。端午节是自然时序的体现,人要认识、掌握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天”之道,又要尊重人类社会生活的“人”之道,人要积极调适自身行为,把握天地人之间的内在尺度。可见,中华端午文化主张“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倡扬“以人为本”理念,协调好“天、地、人”的关系,以期达到人人和谐、家家平安、国国和睦的社会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文为甘肃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专传统文化渗透型德育模式建构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4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杜高奇,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