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构建主义视角下的一个分支教学,将之运用于高职英语中能够有效帮助高职教师完成课堂组织性教学,符合高职英语的教学要求,因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尝试将“支架式”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希望找到更适合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英语教学;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215-03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在当今全球化的形势下,技术型人才对英语的需求度也逐渐增加,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为了提高目前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高职学生对英语基础和相关技能的掌握,高职院校纷纷对高职英语教育方法展开了研究,希望能通过对高职学生英语培养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是英语教育的操作者,其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促进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学生,高职英语教师要在不断扩充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致力于英语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职英语教师的持续研究和探索发现,“支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支架式”教学本质是三大教学理论之一,在教学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高职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正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关注度和互动情况也逐渐增强。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构建和内化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活动有更高水平的认知。简而言之,是指教师通过“支架”将教学任务转移给学生,当学生有了一定接受能力之后撤去支架,让学生自己能够承担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学习。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概述
1.“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基本概念。“支架式学习”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对它就有着不同的认识或定义。“支架式”最早的提出是用于帮助父母了解子女的研究中。近年来,“支架式”的学习理论发展较快,国内外教育学家都对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讨论。欧洲的教育学家在借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将“支架式”教学定义为一种为学习者构建知识理解能力的概念框架,而这种框架正是学习所需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走向深入的学科理解。正是这种定义,将“支架式”教学纳入了构建主义的范畴,并逐渐运用于教学领域。在高职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发展与潜在发展之间有一个空白的区域,学生并不能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力,这就需要一个“支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这个“支架”不是一个任务,而是提供给学生一种挖掘自身潜力的力量,能够帮助学生穿越这个发展与潜在发展之间的空白区域,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学并不是一味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而是让学生从自身已认知的知识出发,了解学习任务的本质,建立与之的联系。从目前高职学生英语进程来看,“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拉贝柯等人曾经这样总结:教师要与儿童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并且理解,建立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支架中有有效的情感成分,儿童充分信任教师,两者内心需要达成一种共识,才能使具有意义和合作的解决问题活动中。并且教师还要时刻根据需要不断地调节支架的程度,给儿童在能力范围内分配好具有合理的、有突破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儿童的发展,让儿童逐渐学会怎样承担责任,怎样更好地成长,直至他们最终的独立。根据其言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着有利于“学”而展开,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环节设置不同问题,搭建支架让学生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策略主要强调创设学习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环节设置不同问题,搭建支架。
2.“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意义。第一,“支架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间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根据高职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间“协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小组学习,参与支架活动,构建有意义的学习。小组学习模式能够较好地利用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自发的学习。小组互动式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积累,打好基础知识,提高社交能力。而这种在小组学习中培养起来的协作能力正是职场所需要的,符合高职教育的方向要求。第二,“支架式”教学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有效的多,这会让他们受用一生。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学习,又或者是机械式的模仿,这都不算是有效的教学手段。“支架式”教学通过一个个支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只是简单地记笔记和听答案,而是全程参与,主动学习,这也是优化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表现。“支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第三,“支架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支架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好的体现。教师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摆在首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部分支架撤销,然后对学生有困难的地方添加新的支架,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集中进行有设计的支架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三、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来源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正常参加高考的学生由于分数不理想,未能考入他们所期望的大学,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主动性;第二类是从中专、技校和职高升入高职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仅在初中系统地学习过英语,进入中专、技校和职高后,由于学校对英语课程的设置,有些学生甚至中断了英语学习。最后一类就是由初中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五年制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能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并学习到与专业有关的应用英语,为以后的就业服务;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盲目听课,因此高职英语教育的难度不可谓不高。由于高职院校受到师资资源的限制,在高职英语教育上多采用齐步教学放,对班内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采用同种方式授课,并没有一定的区别性。如果一个班级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很大,那要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几乎很难实现。再加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模式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进行语言训练和实践,这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水平都是不利的,不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endprint
四、“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12月发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主要强调了要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高职高专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文件中“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作了详细阐述。尽管“支架式”教学理论目前并没有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开展开来,但是笔者通过实验证明,“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强的适用性。以下对试验目的、方法及结果进行重点的分析和介绍。
1.实验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支架式”教学,全面地了解“支架式”教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适用性和效用度。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3级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力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力自动1331和电力自动1332两个平行班,两个班的人数分别为30和29人。这59人英语水平相当,班级的人员分配是随机抽取的,排除其他专业成绩的干扰因素。分配前对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并无显著差异(P>0.05)。课时分配相当(实验班和对照班周课时均为4课时)。将电力自动1331作为对照班,电力自动1332作为实验班。结合高教司发布的《基本要求》,在这两个平行班中进行教学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为一个学期。在学期开始前及过程结束后,同时进行相同内容的测试。
2.结果与分析。(1)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对两套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的水平相当的PET-level B测试卷的得分的分析,得出“支架式”教学能否比较明显地提升高职学生英语的综合水平的结论。使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试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分析显示,对照组成绩提高了0.82分,配对T检验显示了对照组前后测的成绩差异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成绩提高了5.335分,配对T检验显示了实验组前后测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P<0.001),说明实验组的成绩在新教学法实施后进步很大。(2)效果分析。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测试前,两个班学生英语成绩并无太大区别,而经过“支架式”教学法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实验组进步明显大于对照组。此结果说明,“支架式”教学模式适应高职英语教学,且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3.应用探索。数据表明,“支架式”教学的确是高职英语教育中的有效手段,其应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搭建知识框架,梳理教学流程。教师通过引导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改变高职英语教学单一现状必须从营造学习氛围入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对话,增加英语的实战训练。(3)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是学习的基础,当然这个过程同样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高职英语学习框架,并为其提供相关素材,指导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4)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支架式”教学同样也是合作式教学,团队协作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而线下合作则更能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其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结语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教学方法,符合当今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能有效帮助教师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对高职英语教学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国外的学习支架理论方面也较为局限于低年龄段的学习应用。虽然近两三年开始涉及到高年龄段的教空学,但对高职阶段尤其是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还很少,笔者试图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并通过实验证实了“支架式”教学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有着推进作用,从而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二)——关于建构主义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1999,(2):40-43.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6.
[3][美]劳拉.E.贝柯,等.鹰架儿童的学习——维果斯基和早期幼儿教育[M].谷瑞勉,译.台湾心理出版社,1999:48-53.
[4][俄]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龚浩然,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俄]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陈玉清.建构主义理论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7]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1).
[8]Beed P.,Hawkins M.,Roller C.(1991).Moving Learners Towards Independence:The Power Of Scaffolded Instruction. BJ Jones,L Idol Dimension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Instruction.The Reading Teacher(9),648-655.
[9]Lawson L.(2005).Scaffold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 From:http://www.google.com/ScaffoldingTheory
[10]Dam L. Learner Autonomy: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M].Dublin:Authentic,1995:31.
[11]宋光辉.课堂教学过程中支架、淡出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05).
[12]冯晓英,张伟远,陈丽.远程校际协作学习中支架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
[13]周婵松.“脚手架”理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网络科技时代,2008,(06).
[14]王景胜.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15]侯红娟.“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