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 要:三市教师同课异构,课题为高中生物必修二《生态系统的结构》。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学生高效地学,教师高效地教,知识高效地被内化和吸收,这就是建构式生态课堂的自然、和谐、开放、创造的核心体现。
关键词:建构式生态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高效课堂
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概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
1.民主与平等——演绎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基础
课堂中的“民主”包括:师生关系民主,教学问题民主,问题解决民主,教学评价民主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平等者中的首席”身份,参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真情对话,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建构生动的教学情境与鲜活的课程资源。
张老师的课堂片段:(师)“快乐小魔鱼”有营养液和氧气,不吃不喝能活两三个月。如果把金鱼缸密封,又能让金鱼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生存下去,你应该怎么做?能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吗?你们知道这已经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吗?(学生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反思:建构式生态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局面,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张老师通过平等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在与学生交流中完成新知识的传授。
2.自然与和谐——营造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环境
(1)让生活走进课堂。王老师课堂片段:给出热带雨林、猴、蘑菇、阳光、水、空气、无机盐、腐殖质以及池塘、藻类、鱼、阳光、水等,让学生自己罗列共同点并画出图像进行展示。
反思: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应当引领学习者从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以获得更多的生活感悟。
(2)让课堂走进生活。才老师的课堂片段:(师)给出我们家乡典型的几张山水景观:美丽的花果山、壮观的苏马湾、宏伟的博展中心等。请同学解释:在这些场所你发现了哪些相同的组成成分呢?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反思: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课题,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笔者认为,这一素材的利用还略显苍白肤浅,若再次将学生的视野转向社会,可布置课后思考题:①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如何利用生态系统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②请利用所学知识为东辛农场的养牛出谋划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并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3.动态生成——碰撞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中,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
张老师的课堂片段:(师)观察校园怡园的图片,你能找到哪些生物?(生)青草、鸟、蘑菇、鲫鱼、浮游植物、水、黑鱼等。(师)按照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可以分成几部分;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说出它们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并归类。
反思:听课时就发现有一张幻灯片被张老师跳过没显示,课后交流时才知道这一环节的预设是打出幻灯片,给学生的表格让学生填表就行,但由于学生机智的回答,张老师就顺势利导自然轻松地让学生理解了这一知识点。教师要为教学的生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4.自主与合作——建构式生态课堂获得最大效能的保障
自主与合作是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理念的关键要求。强调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特别是互教互学。
才老师的课堂片段:学完生态系统概念后,提出问题:(1)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系统啊?(2)你知道各种生态系统都有怎样的特点啊?(3)你知道我们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怎样的?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每组学生“人人参与、有疑问可请老师帮忙”。
反思:从学生讨论的结果中得出合作学习是很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进行了知识的交流与探讨,而且做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以上是笔者所听三堂课的精彩片段,三位老师风格各异,教学各有千秋,我反思得出: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红霞.生物学生态课堂的建构策略浅谈[J].生物教学,2008(33).
[2]刁成海.构建高效生态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9(04).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