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地理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2015-12-07 11:06尹剑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院校科学

尹剑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现状,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和师范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地理师范专业本科生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师范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172-02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资源调查、经济统计、农业生产、灾害监测等领域[1]。当前,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教改的新知识已经渗透到基础地理教育的课本中[2]。2013年出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3],明确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对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地理教师提出了考验。随着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使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授课,逐渐成为考核地理教师的一项标准。然而,由于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从事基础教育的地理教师对该技术掌握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地理教育改革带来了阻碍。因此,针对性地培养地理师范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及素养,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是师范类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责任与挑战。经过对我国本科院校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调研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现有的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与地理信息技术联系不够紧密。首先,地理学课程一直是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内容,而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较少,学生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地理教学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其次,地理信息技术涉及一定的地理数学模型,理解、应用这些知识基于一定的数学基础,然而大多数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把地理信息技术安排在大三学习,由于基础数学知识已经在大一或者大二上学期学完,导致数学基础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衔接不够紧密。最后,受师范类专业特点限制,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课时较少,需要选修课补充。而对我国普通师范院校的调查发现,当前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类的选修课平均不超过2门,限制了师范生的兴趣发展和特长发挥,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及一专多能的地理师资。

2.师资配备有待加强。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影响了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人才引进,尤其对一些一般院校影响更大。一位教师带多门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教师代课压力大,授课教师缺乏足够的备课时间和教学研究的精力,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相应的选修课的授课水平也随之下滑。

3.实践教学有待完善。地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部分除信息系统教学外,还需要一定的野外考察和仪器操作。大多数师范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某些高校虽配备有专业的仪器,但由于学校缺乏野外实验导致专业仪器设备的闲置。作为培养地理信息素养重要载体的专业设备,其配置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直接束缚了师范生在实验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动手能力,造成其实践能力的欠缺。

4.师范特色尚不突出。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课程基本上沿用了综合大学或工科院校的课程。非师范的地理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培养综合性较强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与之不同的是,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中的地理教师。由于非师范类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教程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基础要求较高,而介绍地理信息辅助地理教学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教学内容需要在难度和广度上适当调整。2003年出台的“课标”将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举例列入高中地理教学;2013年颁布的“新课标”又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纳入高中必修课;而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改革力度不及中学的改革力度,虽然开设了地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在微格、说课、地理教学法等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很难保证毕业生在从事基础地理教学时能够胜任地理信息技术部分的教学工作。

除了上述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是影响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问题。由于一部分学生在高中属于文科生,数理基础较薄弱,加之本科阶段师范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相对较少,导致部分学生觉得地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枯燥、学习难度较大,存在惧怕心理,而授课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现状,没有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为了学分而学习。

二、解决的对策与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授课经验结合一些重点师范院校的教学典范,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

1.重视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首先,通过向学生强调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如介绍该技术的相关应用,强调“新课标”中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地位,采用移动工具和网络工具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其次,将地理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地理课程之中,在师范类地理科学的“自然地里”、“人文地理”等课程中指导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如数字地球、GIS等工具寻找和设计教学素材;借助空间统计工具处理、分析自然、社会等地理数据,探索地理信息技术和传统地理课程融合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在国培和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入地理信息技术课程,强化在岗中小学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再培训。

2.调整课程内容,适应师范类地理科学教学。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保证专业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要顾及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地理教育主要解决“是什么”和“在哪里用”的问题,丰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举例必不可少。考慮到地理师范生数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对现有的地理信息技术课程实现精简和概述,如省略一些描述数学算法的复杂公式,多以图形和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重新编写计算机部分内容使其通俗易懂。此外,对于可以在教室进行的软件学习,可以把理论课和实验课捆绑在一起,随时利用软件系统进行举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和理解新知识;安排和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和到相关企业和部门考察,丰富学生视野。

受地理师范专业的课时限制,地理信息技术的授课内容受到限制。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另一方面,将地理信息技術的应用加入地理基础课程内容也是解决的办法。如在“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课程中加入遥感监测的内容,在“旅游地理”中加入基于GIS的旅游资源调查等内容。

3.改革实践课内容。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实践课主要停留在GIS软件和遥感软件的应用上,对野外实践重视不够。一些条件好的师范院校采取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受条件限制的一般师范院校可以采取校企联合的路子,与当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以达到丰富实践的目的。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扩充需要资金扶持,相应系所应积极申请提升计划和政府拨款,以提高教学硬件水平。此外,还应该注重教学实践与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接轨,在实践课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软件和仪器的操作方法,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介绍辅助中小学地理教学的简便易学的工具,如Google Earth、三维建模工具等;介绍常用的地理数据下载渠道和方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方法等。在说课、地理教学法等教学考核中加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核要求,以督促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视。在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中,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如借助RS进行地貌识别、借助GIS进行分类制图、借助GPS辅助外业实习等。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师资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由于从事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高校教师多是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这类教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技术熟练但对教学方法掌握不够,因此,定期组织教学培训是提高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一般师范院校存在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注重现有师资的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变化的、不断推陈出新的科学技术,高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术交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

当前,师范生的就业方向已不仅仅是中小学教师,不少师范毕业生也就职于技术企业、事业单位,有的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为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就业单一的状况,院校应重视前沿课程和技术性课程,鼓励学生在地理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设数字制图、城乡规划、GIS软件工程等选修课,并允许师范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

三、结语

我国高校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而中小学的地理教学改革不断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移植于工程技术类地理信息专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不匹配现象明显,问题诸多。如何从现有的照搬模式中探索和发展具有师范特征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师范院校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只有摆正地理信息技术课程在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中的地位,深化课程改革,多渠道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保障师资力量,才能落实教学改革,使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况生,王珍.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115-117.

[2]唐敏.高中课程改革新背景下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对策初探——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Z].2013.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院校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