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求真”的科学还是“求善”的人学

2015-12-06 11:50杨柠溪
中国医学人文 2015年5期
关键词:现象学求真病患

文/杨柠溪

医学:“求真”的科学还是“求善”的人学

文/杨柠溪

前段时间读了陈葆琳医生的《最后的期末考:女外科医师的九堂生死课》,作为一名移植外科医生,她写到在她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如果想到这是自己的同胞,是个活生生的人,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做出那样冰冷的操作,所以手术时不会想是在一个人身上操作,而更多关注器官本身。而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她又是非常有人文情怀的医生,会换位思考,关注一个个细节,给患者温暖与关怀。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矛盾的一面。最近又读了图姆斯的《病患的意义》,作者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医学,指出医生眼中的“疾病”与病人体验的“病患”的区别。于是心中的疑惑便越来越深:到底该如何看待医学,它是“求真”的科学,还是“求善”的人学?在我看来,二者本应该是并存与互补的,医学应该是部分时刻根据所需通过“科学的手段”,将技术作为工具,为病人缓解痛苦,最终达到来求善求美目的的人学。而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二者却又有太多的不相容。

海德格尔曾说过:现象学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决定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验证,以严谨著称的医学,也可以深受其影响。现象学的介入,为医学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即使是“科学严谨”的医生,也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了解自己的患者,而现象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理解“病患意义”的通道。《病患的意义》就是由现象学出发,诞生于苦难之中的、探究医学目的的一本哲学著作。书中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医患之间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医生的“疾病”病人的“病患”

病患的意义是整部作品探讨的中心,医生眼中的“疾病”与病人体验的“病患”是截然不同的。然而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病人与医生出现分歧,互不理解自然不能让医学走得更远。

然而造成这一点是有原因可循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生和患者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疾病。这就符合胡塞尔的观点——客体被体验的方式与我们注意它的方式有关,个人的体验和意识活动赋予客体以意义。医生以治病为己任,他们经受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形成了一套医生特有的职业思维。因而在面对患者的时候,他们首先做的是把患者的表现和诊断标准联系起来,通过辅助检查手段来收集客观的数据,最终用医学术语将这些病情概念化。确定疾病后,再根据临床诊疗标准确定治疗手段。这是自然主义的态度,有因有果,有理可依。而病人是疾病的载体,是疾病的体验者,病患不仅体现在生理,更深深渗入其心理与社会适应中。病人对病患的感知,在于病情本身对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自身的体会,这是自然的态度。每个人的疾病都是不同的,而医生眼中的疾病是可以分类的。病人患了同样的病,这样医生与病人对病情的理解不同,自然会产生分歧,最终影响到病人的治疗。

医生与病人不能分享病情,也是由体验不同决定的。其中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体验不同。医生是用客观时间作为衡量标准的,而病人是用自己体会到的主观时间与医生沟通,去讲述自己的病情,这显然存在沟通障碍。当一个人生病,他的注意焦点便会集中在病患上,此时的时间就会与客观的时间不一致,或长或短。而客观的时间,对他来说意义并不大。医生需要做的,不是根据每个病人来制定专属的个人时间,或者改变临床诊疗规范的规定,而是在临床活动中考虑到这一点,在聆听患者叙述中考虑这个因素,进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此外,对于躯体认识的不同,也是其对病情看法不同的原因。作者综合了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尔和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学说,对躯体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人和身体是一种存在的关系,即我就是我的身体。当身体各部分正常运作的时候,并不会引人注意,而当人生病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身体上。而且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患者与社会的联系,此时患者对病患的理解又有了变化。此外,把病人身体客观化为躯体后,本身躯体对于病人也是“他者”。那么,在患病体验中,病人就会感觉到与自己身体的疏离。医生更是将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身体,看成由细胞组成的躯体,治疗成了机械化的维修,医生成了技术匠,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固执地以为客观上的治疗就是对患者好。这就造成了医患双方认识上的不同。对于病患与治疗理解的不同,就又牵扯出医学目标的问题。

医学目标:是治愈,还是改善?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与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目标也应该发生变化。大部分医生的成就感来自于将病人治愈,因而也认为在这个目标引领下,一切行为都是有理由的。而病人的想法却恰恰相反,医生与病人持有不同观点。图姆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她的感受代表了大部分慢性病患者的呼声。面对医生坚持“治愈”才能达到目的的终极目标,她起身说“不”。在她看来,“患者来看医生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不适,以及身体的种种表现处于失控之中……医学的目标主要是缓解这种不适感——恢复到以前比较好的健康状态,这也许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器官功能紊乱的治疗。”

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当下我们已经步入慢病时代,慢性病大多是生活方式病,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急性病、传染病而言,治愈、防止更大规模的爆发显然是直接目标。而对于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病,医生对于疾病的态度不应该是敌我相对,更应该把它看做生命中的一个维度,寻求一种带病生存的最佳状态。

因而很多时候医生与患者的冲突,在于对医学目标的认知,对疾病的态度。医生读懂病患的意义,就能形成一种更好的沟通。而医生也将关注点从疾病转向病人,将自己的定位从单纯的治疗者,转化成照顾者、陪伴者。因为医学的存在,病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这是最终目的。

学术性引导实用性——医生应该怎么做?

现象学作为应用哲学,应用在医学领域的目的,不仅为了陈述与在具体规定情境中阐释理论,更希望借助对人体和病患经验的分析,为医生了解患者打开一扇窗,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作者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是“移情理解”。这种理解以对身体体验为基础。医生要与病人共享生活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职业,最终目的是达到一种医患共情。通过移情理解,医生逐渐完成从科学体验到理解病患的过渡,最终与病人建立起一种情感共同体。第二是“临床叙述”。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所不同。这里的临床叙述,与问诊过程中的患者主诉不同,不再是患者仅仅描述症状,医生对号入座,而是一种更广义、更个性化的表达。患者叙述的内容是病患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以及自己作为病人的生存困境与心里挣扎。这一点就体现了病人“自然”的描述和医生“自然主义”取向的区别。医生只有全方位了解病人,才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这也是叙事医学的题中之义。第三是“治疗关系”。这又回到了“治疗”和“治愈”的问题上。医生要了解病人的客观身体情况,同时更要理解病人的主观诉求,医学的局限性无法突破,因而当无法治愈时,给予合适的治疗才是关键。

纵观本书,最大意义在于在整个医学研究中提升了患者的位置,并把患者感受纳入临床决策中,且通过现象学的分析,为她的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以往普遍的认知中,疾病是医学攻克的对象,医生是医学的主导者,而忽略了病人。作者从病人的角度出发,给现代医学沉重一击。显然,关注患者本身,以患者为本并非要颠覆循证医学和临床路径,而是为了提供多一种思路,双轨并进。而她也正是从病患的意义出发,直面医学现代性危机,为今天的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最终,将医学回归成“人的医学”,求善的“人学”。

/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猜你喜欢
现象学求真病患
传承家风 求真 求美——朱玺臻小朋友的绘画追求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锦绣
阎生德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
——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历史现象学的现状与目标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