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文学课程共融的实践与思考

2015-12-06 11:50雷虹艳刘东梅
中国医学人文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医学文学

文/雷虹艳 刘东梅

医学与文学课程共融的实践与思考

文/雷虹艳 刘东梅

本文通过分析医学与文学的共融关系,总结我校开设《医学与文学》课程的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试图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该门课程提供现实的参考方案,并根据实践提出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建议:转变观念,勇于尝试;整合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与文学课程 实践与思考

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实质并不仅仅是要教会他们掌握伦理原则和法律条款,也不仅仅是对病人有求必应,而是要教会未来的医者能够感知患者的处境和痛苦、尊重患者做出的决定,从而实现一切“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医学与文学》课程在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医学与文学的共融

医学与文学的产生均与人类历史同样古老,它们都共同研究人与社会。古往今来,医学与文学总是以各种形式相互交融,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学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修养,而医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担负着防治疾病和卫生保健的任务。纵观中外医史,许多大家都身兼医生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他们医文两栖,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为医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如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不仅凭借他的医学巨著《医典》深刻影响了中世纪以后的东西方医学,而且创建了哲学四行诗;法国医学泰斗、文学巨匠伯雷正是毕业于医科大学;《第六病室》《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是一位美国医生、心理学家、国际畅销书作家;风靡全球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的作者就是英国医生柯南道尔;医生出身的契诃夫也曾生动地称医学是他“合法的妻子”,而文学是他的“情人”1。在中国,魏晋医学家皇甫谧除了写有被誉为“针灸之祖”的《甲乙经》,还写了《帝王世纪》《烈女传》等文史专著;金代针灸学家窦汉卿所写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诀中的名篇,不仅蜚声医坛,也为文人学士所赞赏;唐代诗人沈俭期、刘禹锡、樊绰、高骈等均兼通医药2。

医学与文学共同治病救人

医学与文学分属自然和人文学科,却因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为人,而有了交集。医学治疗机体,文学治愈灵魂,灵与肉统一于人,没有肉体的存载,灵魂就无所依托,没有灵魂的身躯就是一具尸体。就人文关怀和生命悲悯而言,医学与文学是相通的,医者与文人都需要秉怀着对人性的真切思考和关怀。临床上我们往往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对病人病态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障碍进行康复性的干预。然而,除了医学上的治疗外,文学作品在实际中也能够给人们发现的勇气、证明的力量、自省的空间以及排解的动力,并成功地实施心灵的疗救。鲁迅的《狂人日记》《长明灯》,郁达夫的《沉沦》《南迁》,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张爱玲的《金锁记》等作品中人物都有典型的精神病症状。中国现当代作家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展示了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想象,表达了对病态人生的深切关注,发人深醒。这些思想深邃、剖析入微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拯救和塑造人的灵魂。

医学丰富了文学创作

文学通过与医学的联姻,丰富了自身的选材,社会价值也得以提升。作家的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物形象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愿望,而这些人物常常都会涉及到作为一个自然人的生老病死。因此,作家就无法避免地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去描写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医学知识就被作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地贴近生活受到关注。鲁迅曾经说过自己开始做小说的两个凭借便是“读过的百十来本外国小说”和“一点医学常识”。从医20年的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两次弃医从文,多年的职业医生生涯,让她在创作过程中有取之不尽的疾病题材和医患形象。在她发表的400余万字的作品中,医学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的份量,从早些时候的《教授的戒指》《预约死亡》《最后一支西地兰》《女人之约》《紫色人形》,到近年来的《红处方》《生生不已》《血玲珑》《拯救乳房》都是如此。她正是借助医生与患者以及疾病与治疗这两类复杂的医学体系来实现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使作品获得了哲学审美意义上的超越。从某种程度来说,医学与文学的结合正是传统文学教育的新拓展,倘若文学能够造就更富同情心、更具有道德素养的医生,那么人类的健康也就能从中受益匪浅。

文学使医学得以更好的传播

我国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的都是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一般来说读书人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是良相,二是良医,因此那些行医的人往往也有几分文气。如明代诗人汤显祖在他的诗作《疫》中写到:“西河尸若鱼,东岳鬼全瘦”“金陵佳丽门,幅席无夜昼”“精华豪家取,害气疲民受”3。这首诗写明了疫病发生的时间、地区、原因,给后来的医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确凿的史料。李时珍历时多年完成的《本草纲目》在叙述药物形态功效时,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文赋的典故,如介绍荔枝时,就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这样不仅增强了该书的艺术性和可读性,而且弥补了古代由于影像技术和印刷技术缺乏所带来的限制,使所载药物给读者以直观具体的感受,便于生药的辨认与鉴别4。

中外医学教育中医学与文学教育开展情况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患者面对的是一个言语低俗、逻辑混乱的医生,他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同样,一个情感麻木或是在感觉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医生,是很难良好地与患者沟通的。其实给医学生讲授文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未来的医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冷静地处理情感并善于倾听患者的需求,理解病人的病痛,使他们成为更好的医生。

在美国,学者把医学与文学视作一个独立的学科。早在1967年,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成立时,医学人文学系就已开始运转。1972年,该系设立了文学教授职位。20世纪90年代密苏里大学有关治疗与关怀的写作课程开始要求学生集中阅读并讨论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并就病人的感受、病人家人的感受、医生的道德选择、社会在面对鼠疫这一灾难时的表现等进行写作5。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的统计,2004年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88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其中至少28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在英国,自2000年1月开始,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为医学生开设了一门被称作《医学与文学艺术》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文学艺术来增加学生对同健康与疾病有关的经验和情绪的知识与理解。此外,格拉斯哥、阿伯丁和丹迪等大学医学院都有开设《医学与文学》课程,斯瓦西学院在英国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6。而在我国,由于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意识到医学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因此文学课往往只是作为医学伦理学或医学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几乎没有高校专门开设《医学与文学》课程。

我校开设《医学与文学》课程概况

课程目的

《医学与文学》课程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涉医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分析能力、移情能力以及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道德感、崇高感、幸福感、内外和谐的医生。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所进行的医学伦理或道德哲学的教学,只不过是把学生变成了一位更具逻辑思维的人,而不见得能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医生7。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素材,能够更生动、真实地反映人类生活的具体画面,增加学生对病人的理解,对医学中道德问题的思考,使未来的医生们在面对真实的病人时,能够学会把病人视作一个完整的人,做出人道的、尊重病人价值观的决定。

课程性质

我校《医学与文学》课程性质为公共任选课,共36学时,计2学分。课程集医学与文学知识于一体,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生对医学、涉医文学、医患沟通等内容进行多方面的认知,并激发他们从人文学的观点去研究广泛的医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心得体会。课程评价以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及期期小论文为主要依据。

教学方法进行专题讲授

由于《医学与文学》课在我校是以公共任选课的形式开设,学时较少,教学团队讨论后认为,对本门课程主要采用专题式讲授方法。也就是将整门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专题,让每位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所长,分别讲授相关专题,并且尽量固定化。这样教师的教学领域就会相对集中,还能很好地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便于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的相互转化。长此以往,教学团队中的每位老师都能把自己讲授的内容不断深入,形成个人的特色化专题。

设置课前演讲

所谓“课前演讲”,就是在每次授课之前,由2至3名学生,在10分钟之内,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看过的有关医学的文学作品,并由师生做点评、总结,来达到思想交流,互相启迪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每次选择的文学作品都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从《霍乱时期的爱情》到《飞越疯人院》,从《红楼梦》到《雷雨》无不反映了大家对于医学题材作品的高度关注。“课前演讲”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以一种自觉的方式关注医学文化、培养医学人文素质,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引入经典作品导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会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一些名家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作品展开分析、讨论,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相互协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讲死亡伦理的问题时,我们选择了毕淑敏的《拯救乳房》进行作品导读,进而组织大家对癌症病人的精神尊严、死亡意义、人性完美等终极话题进行讨论,让同学们通过作品感知癌症病人独特的心路历程,感受疾病、疼痛、等待死亡时的恐惧和挣扎,培养他们的移情思维,使未来的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病人及其家人,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开展情景扮演

在课程中开展主题话剧或小品式的情景扮演,不仅能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时也为医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文素养训练方式。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已阅读的文学作品,选取一个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扮演。例如以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中主人公面对新生残疾婴儿时陷入的伦理困境为主题的演出,使学生们更深层地理解“生存与毁灭”的话题,使他们开始思考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生命神圣和生命质量之间如何寻找张力来获得平衡。

教学内容

我们的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与文学》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我校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根据课程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了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了具体的授课安排(见表1)。

体会与建议

通过在我校开设《医学与文学》课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

转变观念,勇于尝试

《医学与文学》课程要想作为一门精品课程不断创新与完善,不能光凭老师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学校专门机构的推动。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我国医学教育最大的差距是技术层面,而没有看到种种社会问题,因此还在尽力推行技术至上主义的教育思想。《医学与文学》课程未来的发展需要教育者在观念上彻底破除医学、文学两张皮的传统认识,树立医学、文学同是人文科学的全新观念,对医学课程进行重新框定和定位。

表1 《医学与文学》授课安排

1.居正.文学与医学[J].家庭中医药, 2009,(5):15-16.

2.汪炯.浅论医学与文学的结缘[J].扬州大学学报, 2000,4(6):32-36.

3.汤显祖.汤显祖集[M].上海:中华书局,1962:47.

4.陈青云.医学与文学的契合点[J].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27(3):48-51.

5.郭丽萍.文学与医学:生命救赎的两个支点[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76-77.

6.梅人朗.医学与文学艺术: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新学习模块的实践与评价[J].复旦教育论坛, 2004,2(5):83-86.

7.何伦.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M].中国医学人文评论,2010:52-55.

整合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师资队伍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国际上已经形成共识。而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也意识到教授《医学与文学》课程的教师应形成一个团体,团队中的教师最好具备文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但目前我校该课程的授课团队几乎都是由人文社科方面的教师组成,这些学科背景的老师往往缺乏医学临床实践的亲身体验,容易使课程变为空洞的说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聘用专业临床医师加入到课程的建设中来,走进《医学与文学》的课堂,结合文学作品,现身说法与同学们分享临床实践遇到的医学难题,探讨现实的医学文化冲突。通过医学界和文学界共同的努力,实现医学与文学的人性教育。

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

鉴于医学教育的特点,文学在课程设置中不可能占用很多课时,医学生也不可能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因此,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一方面学校的图书馆在采采图书文献时,应该有意识地选采一些具有医学内容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随笔、戏剧剧本、诗歌。如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The Use of Force”“A Face of Stone”,Richard Seizer的“Brute”,契诃夫的《第六病房》等。此外,学校团委也可组建一些医学文学的沙龙或学生社团,通过各种形式搭建学生学习的平台,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 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度教学改革

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6113)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医学文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医学、生命科学类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