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金声
患者期盼什么样的文化
文/高金声
医院文化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给进入医院的人的第一印象,是患者或家属在医院里的真切感受。患者,是因病痛所折磨的人群,是医疗服务的对象,他们的期盼无疑应当成为医院的第一关注点,在探讨医院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从这一基点出发,去考虑建设的内容、方式和终极目标,否则就会失去工作的全部意义。
患者到医院来,他们的第一需求是疾病的确诊和诊治,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患者期待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希望医生有高度的责任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医务人员的素质与患者的期望还存有差距,加之当下医患之间缺乏以往的信任,医疗环境使医务人员瞻前顾后、忧心忡忡,有的医生在收病人、做手术时,往往考虑的是“是否好治,是否风险小,是否对自己有利”,而把患者的需求置之脑后。因此,我们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医务人员重温医学使命,切实树立患者至上的观念,把敬重生命、真诚关爱的情感真正融入到医疗诊治的实践中去。
人们常把“教授、病案和图书馆”称为北京协和医院的“三宝”,而“教授”无疑是重中之重。老大夫罗慰慈就是其中的一员。
罗慰慈教授有一个“特殊名片”的故事。原来,罗教授的特诊号是300元/次,普通专家号14元/次,他始终坚持每周必须出一次普通专家门诊的惯例,而且他总是让患者仅看一次特诊,然后就让他们转入仅需14元的专家门诊。
10多年来,为了保证一位远道而来的下岗女工挂上号看上病,罗教授为她特意做了一张两寸见方的卡片,上面打印着自己的名字和出普通专家门诊的时间。这张名片成了患者的“预约通行证”,每次都能顺利地挂上普通专家号。这几年,罗教授年纪大了,快90岁了,已经停了门诊,他就将家里的电话告诉了这位病人,以方便联系。
如今,这张通行证虽已失去了作用,但这位患者却将它工整地贴在自己诊疗手册的扉页,将协和老教授浓浓的医者之情深藏于心。她发自内心地说:“我生了病是不幸的事,可我遇到罗教授,又是我的幸运。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给了我重生的希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深知自己手中的手术刀重若千钧——如果说衡量学生的是分数,而在医院,衡量医生的则是病人的安危。头颈外科,一刀一刀都动在病人的头面部、颈部,事关生命安危、器官功能和颜面形象,考验的不仅是操刀者的技术,更是爱心与医德。屠教授回顾自己刚开始在外科工作时,主刀做喉癌手术,认为“割了肿瘤,病人就能存活了”。但当他看到病人术后无法开口说话而一下子变得精神萎靡,有的甚至忍受不了有口难言的痛苦坠楼自杀时,他责问自己:“我前脚下手术台,后脚社会上就多了一个残疾人,这样的治疗能说到位吗?”从此,他时时在思考“如何能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使患者高质量地生存,重燃生活希望”。在他领导的团队的努力下,通过改进术式以及术后的特殊培训,使许多喉癌患者重获新生。
摄影/韩勇
屠规益教授的所言、所行、所想,彰显了医者崇高的职业精神,体现了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让医生的聪明智慧得以充分挖掘,使医疗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患者和公众衡量一位医生,看他是不是值得信任,决不是只看学历、身份和职别;衡量一所医院,看他是否优劣,决不是看它的牌子、口号和标语,而是要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要以那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来判断。对于被病痛所苦的患者,他们进到医院时总是渴望看到同情的目光,期待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患者内心深处的那种期盼,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时时不能忽视和忘怀的,这应该成为医者的职业素养,应该成为医院着重培育的一种文化。
洞察患者的期盼,急他们之所想,在医院里逐渐形成患者利益至上,对患者高度负责的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价值的向往和追求,逐步形成约定俗成的做事程序,形成严格详尽的制度规范。这样的医院肯定会受到患者的信任和尊敬。从这一点出发思考我们的医院文化建设,方向才能正确,步子才能坚实。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