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的困惑与反思*——基于文化本源的思考

2015-12-06 04:17钟菊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习练太极拳动作

钟菊华,郑 健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势头可谓是“风生水起”,一枝独秀。在中国960余项传统体育中,太极拳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开展的最广泛、认同度最高的项目[1]。然而,在国内外有着良好群众基础和较高认同度的太极拳,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乐观,有名无实。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武术自近代以来被纳入现代学校体育之中,但它得以在学校体育中安身立命的主要原因却是其“民族性”,或曰武术作为“国粹”的特殊身份,至于武术与学校体育之间究竟能否实现深层契合的问题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2]。即使经过学校文化的选择后作为体育课程内容一部分的太极拳,也与原生态的太极拳存有一定的差异。可见,如何在高校传承太极拳以及传承什么样的太极拳成为切实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一种身体活动和文化现象,我们总想对其进行寻根究底,找到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太极拳的产生也应有其“根据缘由”的。所谓:“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高度说明了易理、医理和拳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见,太极拳是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的武术拳种。太极拳借用了“太极”概念,是先有理论后有技术的,按其生成规律属于“前生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改造创作”[3]。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太极拳,不应单纯地将其置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层面进行传承与发展。如何通过太极拳的肢体活动来映射其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体文化符号和学理渊源,是当今乃至将来太极拳研究的重要方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院校在传承和发展太极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有助于从文化的角度更加合理的阐释太极拳拳理。因此,如何借助高等院校的优势,从文化本源的视角,对太极拳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索,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操作中,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的现实写照

1.1 重实践轻理论

作为中华武术典型拳种的太极拳是一个极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受西方体育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其普及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其外在的形体规范,而忽视了其特有的内在修炼方法[4]。高等院校的太极拳教学也成为了肢体上的简单模仿和口头上夸夸其谈的廉价赞赏,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仅有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把太极拳的简介、风格特点、代表性流派、技法要求等内容作为教学理论,虽然讲解得头头是道,但是却无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而导致理论脱离实践。比如:太极拳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可是为什么要求这样做?却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又如: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实腹”,那为什么在准备活动中采用体操式的“扩胸运动”、“振臂运动”呢?这种受到西方现代体育为主流教学方法影响的太极拳教学,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遗漏或疏忽。至于“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等技术技巧,更是难以在现实的实践教学中体现,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这其中也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很大关系)。另外,以太极拳技术评价为主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之忽略了对学生德育和礼仪的培养,忽视了更为深刻的教育价值。等等诸多此现象,反映了太极拳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各行其道,甚至自相矛盾。

1.2 教学内容单调

教材是体育教学的基础。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依据体育教材而进行的,随着我国三级课程(国家、地方、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对高校教材出版权限的放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出版迅速膨胀,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出版数量巨大,但千人一面,内容大同小异,多有重复之嫌[5]。教材中的太极拳内容多为1955年所创编的24式简化太极拳,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文字描述部分基本一致,仅仅采用了不同的插图或图片。也就是说24式简化太极拳在A教材和B教材中的区别仅仅是示范者不同而已,可见,所谓“百花齐放”、“各形各色”的教材内容其实是千篇一律,表面繁荣,实质上却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新意,上世纪50年代的教材内容与现代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似乎有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另外,作为推广普及的24式简化太极拳,其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教材中只讲肢体动作(调身),虽然明确了动作演练的具体过程,但忽略了呼吸(调息)与意念(调心)的习练,致使习练者将太极拳练成了“太极操”、“太极舞”,虽然起到了活动筋骨的效果,但与太极拳的养生、健身、保健效果有着很大的差距。又如:编排的重复问题,其中“单鞭”动作出现两次,中间用“云手”衔接,试问在教学中前一式的“单鞭”与后一式的“单鞭”有何异同?第2式“野马分鬃”和第4式“搂膝拗步”连续编排了三次(左、右、左),仅作为一式教学。为什么“揽雀尾”、“下势独立”却作为两个技术动作(分别为第7式“左揽雀尾”、第8式“右揽雀尾”和第17式“左下势独立”和第18式“右下势独立”),给人一种凑数之疑,注重易理术数的太极拳却难以解释为何选择24个动作?为何24式个动作中的计数方式却不同?再如:24式简化太极拳如何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据说24式简化太极拳的创编是参考了前苏联舞蹈专家和体育专家的意见,当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其传统文化底蕴[6]。也出现了“右蹬脚”、“转身左蹬脚”、“起势”、“收势”等西方体操式的动作名称(在编排上先转身直进,然后后退,再侧近,接着蹬脚——下势——独立等高低动作变化,随后复杂转折变换,也有着西方体操式的创编痕迹),使之与“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具有意象性文化意蕴的动作名称有些不协调,致使内涵丰富的太极拳流于一般的健身操。至于个别拳式动作不符合阴阳相济原则,整套演练时间达不到有氧运动标准等诸多问题也存有一定的争议。因此,借鉴西方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太极拳教材的编写,要突出太极拳其自身更为深刻的内容,不能简单地用西方体育的模式来规范,甚至改造或限制了太极拳的教学内容。

1.3 教学形式枯燥

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学过程大致呈现三种现象:一是注重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先从手型、步型、步法、站桩等基本动作入手,然后从头至尾进行套路教学,在套路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动作的标准与规范,其结果枯燥乏味,教学课成了训练课,使学生对太极拳失去了兴趣;二是套路直接学习,先大致简介一下的习练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习练要求,然后开始套路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勉强学会,但动作的规范性明显不理想;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既兼顾了套路内容学习,又有取舍地讲解了动作的技击含义,但是由于课时不足难以满足整套的讲解与学习,其结果只是蜻蜓点水,一知半解。总之,学生在课堂上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动作的模仿上了,使之感到枯燥乏味,难学易忘。

1.4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目标模糊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分解与完整教学法、边示范边提示(语)教学法、口诀教学法、音乐提示教学法,等等,基本上属于按部就班的教学步骤,按照太极拳招式的前后顺序,先掌握动作的大致结构,再对动作的具体变化和路线进行教学,个别会结合动作讲解一下攻防含义,但也存在“慢拳快教”、“长拳慢练”的现象。

太极拳与其他学校体育项目(如田径、球类等)相比,在教学目标指向与达成等方面就会发现要难于其他体育项目。“太极十年不出门”这一谚语告诉了我们习练太极拳的过程艰辛与漫长,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并且付出一定的努力。这使得追求简单实效、方便快捷健身方式的学生望而生畏,看不到希望。特别是在教学中一些令人难以理解、难以捉摸的现象使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诸如:“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等等,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模糊性的意象思维特点与教学目标明确、逻辑严密、概念清晰等特点显得格格不入,形成了一种只能依靠感悟、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色彩。

2 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改革的走向

2.1 医武合一:在教学中探究太极拳健身价值与中医养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健康养生作为人类的价值追求具有普适性和共性规律,应将太极拳教学的初衷和落脚点集中在健身养生这一领域。“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句话明确指出太极拳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人们健康长寿,太极拳在初创时就考虑到与中国传统养生术、中医学的有机结合[7]。作为肢体活动的太极拳,不仅具有防身自卫、制人取胜的技击功能,同时还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医疗效果。俗语曰“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也说明了拳术与中医的密切关系。太极拳追求动静结合、练养互补,身、心、息协调一致,以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价值为突破口符合学校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在需求。因此,高校太极拳教学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侧重点,将健身体育功能向医疗体育过渡,强调习练太极拳应该把养生保健作为终极目的。生命是人类所以活动的本体,而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只是在生存竞争中的一个手段或是一种方法,应将太极拳的整个习练目的置于“尊重生命、贵在养生”的生命哲学之上。比如:在行拳走架时强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种通过有节奏的肢体运动和有意识的呼吸控制,使全身气血和脏腑得到有序的调整、按摩和锻炼,特别是根据中医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建立起来的练功方法,能够使人得以保存一定的生理适应和心理平衡。

2.2 体用兼备:在教学中通过拳脚的变化来寻求生存博弈的应对方式

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是一种技击技术,它属于“重意不重形”的“内家”拳术,其拳理应该表现出处理敌我关系的技击攻防规律。也就是说,对待太极拳的每一招式,都要问个为什么?在行拳走架时结合动作的技击用意,突出动作设计的攻防含义。正如陈鑫所指:“每一着,必思手从何处起,何处过,至何处止。……此着之下,与下着之上,夹缝中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必使血脉贯通”。可见,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要动作的前后衔接及用意进行合理的解释,由此达到“以武护身”。可以借鉴武术段位制教程中的太极拳技术内容,其内容可以单练套路,拆分后还可以对打,又能拆招实战。

此外,就知识特点来讲,太极拳与其他体育一样,是一种与“认知性知识”不同的“操作性知识”,是一种身体运动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想达到它所期望的高妙境界就必须经过一个漫长且清苦的习练过程,这一过程是生成、养成与化成,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速成”[8]。在当前追求“多快好省”节奏的现代社会,“十年不出门”的太极拳如何能在一学年甚至一学期中体现它的奥妙与实效。其传统的技术传授方式确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武术谚语曰“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其招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诸多武林前辈与名家也正是由于其一两个招式的精妙而成为成名绝技(如:“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而太极拳技术不外乎十三种技法,即八门五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手法和相应的劲法以及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和身法)。八门五步是太极拳动作结构的基本内容,高校太极拳教学中不应刻意的追求学习内容的多寡,对于初学者仅仅将定步的四正手(掤、捋、挤、按)学练好即可,这既是太极拳套路中的“揽雀尾”招式,又是太极推手中的“定步四正推手”。通过对招式的学习和实践练习,可以迫使对方处于背势或身体移动或推倒,也可以通过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技法,化解对方的进攻,在连绵不断的运动中留有余地的变劲换招。初学时动作放慢,通过双方互相搭手在相沾粘的情况下进行,采用借力打力的形式来破坏对方的平衡同时保持自身平衡为目的,相互感知对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从而进行合理的应对,不断的调整自身平衡。这种以德服人、点到即止、崇尚四两拨千斤的较技方式,既确保了教学安全,又锻炼了招式的实战应用能力。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特有的训练方法,以及在身体实践中体验太极拳所蕴含的“令人眩目”的哲学思想,即通过肢体动作阐述太极拳背后的文化含义,否则就成了学生所说的“浑水摸鱼”、“跟空气作战”。这种具有竞技比试的实践活动,具有可测性,胜负关系明确,易于激发学生的习练动机,提高学生的习练兴趣,加深学生身心体验的持久动力。如一味单纯的进行套路教学,会给学生留下一种故弄玄虚,乃至不切实际、过于理想的印象。所以,通过“少而精”的套路招式来实现真正意义的“打练结合”,才是高校太极拳教学发展困境中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2.3 以技载道:在教学中通过太极拳的拳理来阐释中国古典哲理

太极拳是一个理论色彩特别浓厚的拳种,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的每一理论都需要身体操作来实证,都应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脱离技术的研究是空洞的,片面的。所以,在太极拳教学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如何使太极拳的所有拳论通过实践来解读,在一定条件下选择赋予某种文化内涵的意义,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手段,使之能够更加直观地体悟中国文化。特别是太极拳跟其他体育项目乃至武术拳种相比,它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符合是现代太极拳教学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以站桩为例,在教学时对动作的要求要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一一对应,动作要求:“向上虚领顶劲、向下气沉丹田”,这种保持身体上的“上虚下实”与禾苗的“根往下扎、叶向上长”的植物生长形势相符,也折射了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恋土归根”、“重本抑末”的文化形态[9],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了爱国爱乡传统文化情结。这种用科学思考去破除各种神秘主义,比单纯的采用“背诵式”理论教学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也赋予了太极拳其文化传承载体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或是体育课程内容。从而做到太极拳基本技能学习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兼得,彰显了太极拳运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体育背后的文化意蕴,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体育、发展体育。太极拳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强制性色彩,统一安排的教学内容,统一规范的教学形式,甚至连教学考试、成绩评定都是统一标准。给体育教学打上了浓厚的“流水线作业”的烙印。如果仅仅从单纯技术层面去传承太极拳,就很难在诸多体育运动项目在脱颖而出,只有在保留其拳种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太极拳所蕴含的养生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将太极拳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才能为未来太极拳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1]王林.武术养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9:135

[2][8]李富刚,涂琳琳,季浏.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反思[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616-617

[3]阮纪正.拳以合道——太极拳的道家文化探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493 -494

[4]李圣,杨建营,杨建英.太极拳心法探骊[J].体育文化导刊,2015,2:79 -82

[5]金光辉.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9:83

[6]蓝晟.国学与太极拳——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1:17

[7]杨祥全.太极拳:表面兴盛下的生存危机[J].搏击·体育论坛,2011,09:2

[9]郑健.扬弃与超越:对武术神秘色彩回潮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2):42-46

猜你喜欢
习练太极拳动作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动作描写要具体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42式太极拳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