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琦
(台州初级中学,浙江 临海 317000)
初中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王晓琦
(台州初级中学,浙江 临海 317000)
反思性教学实践被认为是加强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在大量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基础上,依据反思性教学的特点,探讨分析初中英语课堂特点,提出培养初中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反思性教学 初中英语 教师能力培养
反思已经深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教学。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已由原来的注重教师的理论构建和教学技能训练转向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教学能力习得的研究。从世界教师发展的趋势来看,实践反思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但仔细分析各种教学案例后不难发现,许多反思属形式化模式化的反思,问题重重。
首先,有效的教学反思为教师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提供新视角,反思型教师会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事物和新思想,重新思考既定的教学决策的结论,进行积极的反思,进而丰富课堂实践方式。其次,反思性教学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发展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样,教师如果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他的发展将是一种可终身持续的发展过程。
1.反思教学目标和教材选用。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在备课阶段,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再次进行查漏补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反思阅读教学。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反思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注意:设计“语言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点的展现,浅而易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设计“整体理解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3)设计“趣味思考性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了解作者观点、态度,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
例如:Go For It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Section A 3a的阅读是关于一群外国学生看电视剧西游记的有趣故事,既涉及语言问题,又涉及文化背景。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语言点问题:(1)Where are these pupils from?(2)When were they able to watch the TV program?(3)Did the western pupils hear the story before?(4)When did the TV program come out?
接下来是“整体理解性问题”。
What the Monkey King can do What he cannot do He can make 72 changes to his shape and size. He can turn himself into different animals and objects. He cannot turn himself into a person unless he can hide his tail. He can make the stick big and long. He can make the stick so small that he can keep it in his ear.
最后设计 “趣味思考性问题”:Why did they become interested in this story?对文中主人公美猴王的精神进行概括和提升:They became interested in the story because the clever monkey King keeps fighting to help the weak and never gives up.The monkey King is a hero in our heart!He is clever and brave.
3.反思课堂活动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生成性。某位教育专家曾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注重任务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还有任务的递进。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然后逐步减少支持,让学生逐步承担起学习的任务,进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关注预设的同时必须关注生成,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活动,从中获得深刻的感受,使新经验生成。
我们可以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活泼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学效果在有限时间达到最优化。例如:Go For It教材七年级英语上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于是笔者设置了“That’s me.”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当学生A阐述自己的喜恶 “I like apples.I like bananas.I don’t?like bananas.I like oranges.I don’t like pears.”等句子时,其他学生注意听,如果情况一样,就马上站起来,大声说“That’s me.”,学生兴致大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轻松实现。
4.反思教学效果。《新目标英语》中听说读写各种课型相互关联。每堂课之后,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是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入深度;反思是否实现预期目标,是否使学生真正“学会”,是否要调整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等,一些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反思后发现可以编一些便于记忆的语法口诀,让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意义。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基数词和序数词变化法是一大难点,我们可以利用儿歌来帮助记忆:
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1,2,3特殊记,词尾加上t,d,d。
8少t,9去e,f来把ve替。整十变y为ie,后跟th莫迟疑。
若想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5.反思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为己用,同时获得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任务型教学中,英语课堂可设计成自主学习立体模式:Pre-task:引入话题,激活学生知识网络,明确学习任务和步骤,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Taskcycle:任务的完成过程。学生在做中学,运用体验、参与、实践、交流和探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发展语言综合技能,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Post-task: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的过程,学生体验成功,教师是评价者。
1.写反思日志。所谓反思日志,就是指教师在课后及时把自己教学实践的某个方面,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满意与否的环节和片段,成功的感悟和失败的体会记录下来,做初步的思考和简要的分析,通过这一工具,不断地回顾、分析、辨别、研究,从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放在网络上,让它成为教师集体反思的对象,进而拓展反思空间和挖掘反思深度。这种波浪式前进的反思过程是教师反思的精华。
2.及时记录课堂生成。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3.观摩他人教学。由于教学有相对的独立性,很多教师容易走入自我封闭的圈子。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经常开展听课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观摩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提供学习比较,通过与其他英语教师交流研讨,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
4.进行二次备课。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写出二次备课教案。这样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5.时时充电,提高自身素养。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时时充电,更新教学理念,拓展知识层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经验+反思型”的新型教师。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新课程改革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肖川博士说: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门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反思性教学能为我们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捷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者”。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