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标分解的误区

2015-12-05 01:34孙文芹
文教资料 2015年10期
关键词:郑和西洋航海

孙文芹

(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 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1500)

例谈课标分解的误区

孙文芹

(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 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1500)

课标分解,主要是将抽象物(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变成具体物(学习目标),把上位的学习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习目标具体化。其主要依据是课标、教材、中考指导书、教材、学情。在课标分解中必须走出五大误区:对核心概念的扩展和剖析不全、对行为动词的扩展与剖析不准、行为条件不确定或表述不清、行为表现程度界定不具体、无视地方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课标分解 历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但其关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表述比较概括和笼统,没有细化到每课时,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理解、掌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内容,开展解读、细化分解课程标准工作,制定具体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既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又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但是,从目前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实际情况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对每课时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把课程目标当做课时目标;有的照抄课标内容,学习目标写得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模糊,无法进行教学评价;有的机械地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虽然近年来有些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老师开始了课题研究,尝试对课标进行分解,制定了每课时的学习目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二、案例及分析

最近,我区励志学校韦晓晨老师为配合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分解与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开了一节实验课,课题是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现摘取“郑和下西洋”子目中的课标分解与教学片断与同行分享。

本子目的课标要求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南京市中考指导书》要求是:郑和下西洋(理解)。课题组分析了教材、学情,将课标分解成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教材中的或补充的史料),学生准确无误地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时间、路线、次数、规模。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阅读史料,能够绘制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体验到郑和下西洋的艰辛,学习了郑和的开拓精神。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强化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归纳能力,树立了历史的时空概念。

3.通过对比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表格形式),学生增强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韦老师基于课题组分解后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现摘其片断:

片断一:韦老师设计了自主学习环节:快速阅读课本93-95页《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西洋是哪里?谁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和船队)、到达范围?

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分析:从韦老师设计的三个问题看,超出了课题组预设的学习目标。第2、3个问题是要完成学习任务1—3,而在学习目标中,并没有第1个问题指向的目标,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西洋的概念、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显然是课题组与设计者之间就核心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分歧。

片断二:学生自主学习后,韦老师补充材料:

材料一: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二: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让学生思考: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呢?

学生据材料回答后,韦老师归纳:主要目的是密切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分析:这个环节,韦老师补充了史料,目的是促使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老师给出的答案显然不够严谨,遗漏了材料二中的信息,不免给人以草率的感觉。依据材料回答也成为一纸空文,因为此答案从教材中仍能找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目标就没有实现。

片断三:对郑和下西洋盛况,韦老师列出了表格,然后请学生回答。

时间 1405—1433年。次数 先后7次。人数 每次出海二万七千多人。船队规模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分析:这是为实现目标1而设计的环节,材料来源于课本,从课堂学生的回答效果看,做到了准确无误。但从目标与教学的关系来看,还是未能做到一致,目标中并没有要求以绘制表格的形式完成,而教学中却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片断四:韦老师设计了探究活动———探寻郑和的足迹。

阅读《中国历史地图册》32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图略),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在图上圈出郑和船队的起点;

(2)在图上圈出亚洲、非洲、阿拉伯半岛、伊朗、印度;

(3)在图上圈出郑和船队途径的重要城市和地区,并找出最远达到哪里;

(4)同桌之间讲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要求讲述过程中包括出发地、途径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海湾,最远到达哪里。

想一想:(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在课件上呈现)

(1)在航海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郑和船队具有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2)郑和下西洋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①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根本原因;

②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

③郑和有丰富的航海知识经验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

分析:这个环节是为实现目标2而设计的。首先从韦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看,对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要求很细致,但学习目标中就比较笼统、宏观。在行为条件上,学习目标中没有说明“通过阅读《中国历史地图册》32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而在实际教学中,韦老师通过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线路图,让学生找出具体的国家、地区和线路。学习目标中明确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如何合作,没有具体说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未能体现出生生合作的场景。至于结果性目标——绘制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有什么要求,是否每个学生都会绘制,如何检测,目标中没有明确,即评价设计不到位。韦老师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了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地区和国家,如此就能体现出实现了目标?

其间,韦老师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

(1)在航海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这本是为实现目标2中“学生体验到郑和下西洋的艰辛,学习郑和的开拓精神”而设计的,属于体验性和创新性结果。这一目标实现的条件是什么,目标中没有考虑,而教学中韦老师设计的是让学生想象,想象能代替真实情境?想象能让学生实现体验?结论显然是绑架学生。至于该如何学习其精神,更是无从谈起,也就没有实现知识的内化。

(2)郑和下西洋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这一问题的设计在学习目标中完全没有依据。所以,这要从核心概念的扩展说起,从课标和《南京市中考指导书》分析,尤其是《南京市中考指导书》对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的要求是理解层面,那么,就必须对这一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进行深入剖析,由此,探究其成功的因素应该作为学习目标也在情理之中。

片断五:韦老师设计了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迦马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次数 7次 4次 1次人数 每次约2.7万人 1000到1500 160人船数 大小船只共200多艘 17艘 4艘船只 大小 长151.8米;宽61.8米长24.5米宽6米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绕过好望角达印度

比较结果:时间最早、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数最多、船只最大、路线最远。历史地位: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分析:这一环节是为实现目标3设计的。表格设计与比较结果是匹配的,但遗憾的是,学习目标中并没有叙述行为表现和表现程度,即通过比较得出什么认识,这是教学与目标的脱节。还有目标中叙述“通过对比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表格形式),学生形成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这里的目标要求具体是指什么呢?指从哪些角度?分析哪些问题?从教学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一目标没有实施教学设计,更谈不上完成。

片断六:韦老师补充史料,请思考: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材料一: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的金银、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回赠本国的珍贵特产。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派人甚至亲自跟随船队回访明朝;仅1423年,就有16个国家的使节,率1200人,随郑和来华。

材料三: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

教师归纳整理:

①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②建立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郑和下西洋,“厚往薄来”,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

分析: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在目标中没有单独呈现,只能牵强地说是为实现目标3中“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而设计的。材料补充,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共同探究,论从史出,看起来挺完美,但真正实现了目标?其实不然。首先,目标很空泛,就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来说,对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知道从哪些角度评价缺乏明确的表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展示材料,让学生回答后整理出答案,学生理解了吗?学生掌握方法了吗?学生实现知识内化了吗?

三、反思

以上案例说明现在的课标分解存在如下误区:

1.对核心概念的扩展和剖析不全

课标分解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核心概念的扩展和剖析,采用理论意义展开或概念认知展开等方式,将课程标准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名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如本案例中的课标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核心概念是“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从历史学科的理论出发,涉及为什么要航海、何时航海、如何航海、到了哪里、结果怎样、有何意义。这一核心关键词以理论意义展开的方式,可拓展为航海的原因、目的、时间、线路、规模、结果、影响。很显然,课题组对这一核心概念没有完全拓展,遗漏了必要的学习目标。如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目的和影响在目标中就没有呈现,如此这般,必然使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大打折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对行为动词的扩展与剖析不准

必须采用词汇意义展开、学科逻辑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将课程标准中涉及的行为动词予以扩展或剖析,使得目标定位更准确。“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的行为动词是“了解”,从词义上说,“了解”有“知道得清楚”、“知道”、“调查”等含义,可将它拓展为“知道”、“说出”、“讲述”等。而在课题组制定的学习目标中,明确使用这样的行为动词很少,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定位不准的后果。

3.行为条件不确定或表述不清

对分解而来的具体学习行为,没有结合学情、校情和其他课程资源,进一步明确内容标准中涉及的行为条件,或补足内容标准中缺少的行为条件,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缺少行为条件,需要补足。关于航海的原因、目的、线路、影响等,由于学生无前备经验,可以采用“通过阅读课本、图册、补充材料”和“通过倾听”来“简述”。在课题组分解的学习目标中,没有说明“通过阅读《中国历史地图册》32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目标中明确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如何合作,不得而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未能体现出生生合作的场景,这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影响目标实现。

4.行为表现程度界定不具体

针对前面界定的具体学习结果,还须结合本校学情、南京市中考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内容标准中已有的或补足内容标准中缺少的行为表现程度,作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低质量要求,为教学与评价提供依据。在课题组呈现的目标中,“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体验到郑和下西洋的艰辛,学习郑和的开拓精神。”、“通过对比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表格形式),学生形成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这些行为表现程度的叙述无一不空泛,含糊其辞,不具有可操作性,给评价带来困难。

5.无视地方教学资源

在分解课标时,课题组成员未能充分考虑当地教学资源,把教材、史料作为常用的教学资源。在目标叙述中,未能呈现“利用南京地区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遗迹”这样的行为条件,这使得课堂教学未能贴近生活,失去了乡土气息,不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

通过对课标分解有关理论的学习,我们深知课标细化分解的宗旨,即三个负责:一是目标对课标负责,要基于课标制定学习目标;二是教学对目标负责,要基于目标设置教学活动;三是评价对教学负责,要基于教学进行课堂评价。贯彻课标分解的宗旨,方能真正实现基于课标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由此观察以上课例,我们还存在较多问题,不走出这些误区,解决这些问题,将难以实现这三个负责。如何走出误区,我们仍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究。

[1]石颐园.分解课程标准追求有效教学.

[2]朱伟强.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取向.

猜你喜欢
郑和西洋航海
大航海争霸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古代航海有多牛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航海博物馆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