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例题教学的4个层次
——从一道联赛试题到高考试题

2015-12-05 09:33施哲明嵊州市教研室浙江嵊州312400
中学教研(数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切点切线斜率

●施哲明(嵊州市教研室浙江嵊州312400)

解析几何例题教学的4个层次
——从一道联赛试题到高考试题

●施哲明(嵊州市教研室浙江嵊州312400)

解析几何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对解析几何例题教学的重视更不容忽视.很多学生能听懂老师的讲解,而一旦自己解题,则往往得不到最后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原因值得我们关注.数学内容、知识、方法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教学来呈现,但是教师在呈现的过程中,有时不得法,从而导致学生看得懂但做不了.本文通过一个例题,呈现解析几何例题教学的4个层次,期望能有助于教师对解析几何例题教学更本质的认识.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P是不在轴上的一个动点,满足条件:过点P可作抛物线y2= 4x的2条切线,2个切点连线lP与PO垂直.设直线lP与直线PO,x轴的交点分别为Q,R.

1)证明:R是一个定点;

(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1 第一层次:摸清题情,挖掘背景

首先阅读题目,找到关键词,然后搜索这个关键词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本题中,最显眼的是“切线”,然后是“垂直”.而对于垂直而言,学生基本上能明确垂直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因此,对本题来说,需要寻求更多的是与“切线”有关的背景.

问题1如何求经过抛物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例2求经过抛物线y2=2px(其中p>0)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

解设切线方程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

联立y2=2px,得

由相切可知Δ=0,即

于是切线方程为y0y=p(x+x0).

尽管这是一个抛物线切线方程的基本结论,但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知其所以然”的原则,让学生有一个体会实践和深刻理解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的直接应用,这在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当学生得到了这个结论之后,教师可以从求解方法上、结论形式上给予指导,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问题2过抛物线外一点作切线,如何求切线的方程呢?

例3过抛物线y2=2px(其中p>0)外一点P(x0,y0)作切线,求切线方程.

分析一般地,我们不考虑特殊情况,即x0≠0,y0≠0,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

联立y2=2px,得

由相切可知Δ=0,得

此为关于斜率k的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情况下,可以求得2个k的值,从而得到2条切线方程.

2 第二层次:顺藤摸瓜,“边走边看”

当头脑中已有关于切线的一些信息后,再回头看题目,并根据题意要求,顺藤摸瓜.“过点P可作抛物线y2=4x的2条切线,2个切点连线为lP”,显然,目标为直线lP的求解.

问题3过抛物线外一点作抛物线的2条切线,如何求2个切点所在的直线方程呢?

例4过抛物线y2=2px(其中p>0)外一点P(x0,y0)(其中P(x0,y0)不在坐标轴上)作切线,切点分别为A,B,求切点所在弦AB的直线方程.

分析显然切点所在弦AB的直线方程必与切点有关,若设切点分别为A(x1,y1),B(x2,y2),则由例2可得相应的切线方程,但切线是从点P(x0,y0)出发的,因此点P(x0,y0)的坐标满足切线方程.这样“边走边看”,得到的又将会是怎样的式子呢.

例1的解1)设切点分别为A(x1,y1),B(x2,y2),则由例2的结论可得过点A,B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因为切线都经过点P(x0,y0),所以

又因为经过点A(x1,y1),B(x2,y2)的直线方程是唯一的,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接着就是顺水而下,由“lp与PO垂直”可得

即x0=-2.此时直线lp的方程为

直线lP与x轴的交点R为定点(2,0).

在很大一个层面上看解析几何题的求解,基本上可以根据题意的要求“顺水而下”,或者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虽然有时会出现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但这往往不是关键之点.

3 第三层次:总结方法,拓展结论

从方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体现解析几何的常规解法,欲求什么就设什么,如例2、例3,欲求切线方程,先设斜率k,再求出k的值.另一方面,设而不求的方法运用,恰好体现出解析几何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如例4,设出切点A(x1,y1),B(x2,y2),但并没有真正去求x1,y1,x2,y2.

从结论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到:

结论1抛物线y2=2px(其中p>0)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为y0y=2p(x+x0).

仔细观察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可以先把y2看成y·y,把x看成,然后把其中的一个y记为y0,把其中的一个x记为x0,这样就得到y0y= p(x+x0).当然,这样的一种方式无非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已,但确实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都有这样的结论.

结论2过抛物线y2=2px(其中p>0)外一点P(x0,y0)(其中P(x0,y0)不在坐标轴上)作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切点所在弦AB的直线方程为y0y=p(x+x0).

同样,对于圆、椭圆、双曲线都有类似的结论:

从特殊的抛物线得到的结论,拓展到一般的抛物线所具有的结论,再从抛物线的结论拓展到更一般的圆锥曲线所具有的特征,这样既从曲线类型上进行拓展,又从方式上进行发散,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圆锥曲线中与切线有关的知识,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解析几何问题的思考方向.数学教学永远离不开例题,但是就题论题的例题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能解此题而已,如何从所选的例题中尽量多地反映出数学的知识性和方法性呢?显然,方法的总结、结论的拓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4 第四层次:延伸应用,相得益彰

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以及方法的应用,练习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如此,通过练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数学思维能力.当然,对于练习题需要作精心选择,既要能紧紧围绕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

图1

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用a,b,k表示点P的坐标;

2)若过原点O的直线l1与l垂直,证明:点P到直线l1距离的最大值为a-b.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

解1)设P(x0,y0),则由结论3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故直线l的斜率为

2)因为直线l1与l垂直,而由第1)小题可知直线l的斜率为,又直线l1经过原点,所以直线l1的方程为

故P(x0,y0)到直线l1的距离为

选择最接地气的2014年数学高考题,既体现了时代性,又体现新颖性,特别是与命题组提供的解法不同的求解过程,确实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必要性,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切点切线斜率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抛物线的切点弦方程的求法及性质应用
椭圆中关联斜率的一个优美性质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22(Ⅰ)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