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课堂阅读与欣赏的“二重奏”

2015-12-04 03:13李玉振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二重奏欣赏阅读

李玉振

【摘要】作者用文字制造一种氛围,读者对从文字中获得的东西进行预测,并满怀期待地进入阅读,找寻期待的东西,在找的过程中,不断品味、分析,对文字的空白进行美学填补,审美活动生成,不断获得出乎意料的东西,也不断推翻自己阅读之前的某些预测。最终抵达作品的艺术生活世界,获得深邃的主题思想,反思人生,警醒自己。

【关键词】语文;阅读;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和欣赏是光和影的关系,有光就会有影,影由光促成。但是,伴随阅读的欣赏要实现它的有效性,不能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只对字句进行美的考量,要深入作品的生活世界,到作者的感情和思想里去。可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受高考压力,节省时间,进行快餐阅读。一目十行,甚至只读梗概。品质阅读成为一项高级的奢侈活动。这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人格价值观的培养,损耗了语文自身存在的教化作用。因此,教师要将阅读与欣赏珠联璧合,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欣赏。

一、激发欣赏主体强烈的艺术感受力

人类总是在寻求事物的应用价值,而缺失强烈的艺术感受力,不能敏锐地捕捉事物一些除应用之外美的层面。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也是如此,尤其是承受高考诸多压力的高中学生,他们对待阅读走马观花,一带而过,欣赏状态显得消极和散漫,不能拥抱文学作品,无法与欣赏对象保持一致的情感状态,无法使自己的感情与欣赏对象所蕴含的情感志趣反复回流,也无法欣赏文学创造者对生活独到的认识和洞察。这常常使阅读欣赏无法进行,或进行但产生不了一定的成效。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艺术感受力,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入乎其内”,暂时潜入作品,与欣赏对象心境保持一致,与文学创造者心灵互通,惊讶于其创作的“先得我心”。在这里,教师可以建一个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的感情连接线,让这根线牵动,使读者觉得创作者所表现的正是自己所想的。

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感情真挚,字字如诉,展现了作者与坎坷命运纠缠、做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情和心理状态都一一呈现,辗转起伏,为人生哲思的出场热场。但学生在阅读时急迫感知文章内容的心理,压迫感受的能力,没有潜入作品,与欣赏对象的心境保持一致,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切身的感受字句带来的冲击力,无法获得对主题的深刻理解。欲速则不达。所以,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刺激学生释放自己的感受力,找一个感情连接线,让学生主动地进入阅读欣赏。如,在进行《我与地坛》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天地,我们会把高兴与不幸放置在这里。但有一天这个小天地的某个生命会启发我们,成为一个情绪或人生点的转折。史铁生找到了这个小天地,虽然下肢残废,但因为这个小天地,史铁生获得心灵上的自由。”这会勾起学生的回忆,使其更加期待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和欣赏,而且,与欣赏对象的情感处于一致,这会激发其强烈的感受力。

二、调整欣赏主体的文化结构,破除审美阅读的局限

鲁迅的《集外集拾遗》中谈到对红楼梦的阅读:“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谓的眼光便是读者自身的文化结构,而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包罗万象,呈现丰富的文化现象。文学欣赏者从哪个角度切入欣赏,欣赏到怎样的程度,受到怎样的启发都赖于欣赏者与欣赏对象文化结构是否具有统一性,或者说,欣赏者是否能破除由文化结构不同造成的审美阅读局限。但是,文化结构是长时间积淀而形成在读者思维中的,具有稳定性,很难撼动,这种文化结构造成读者阅读的偏食现象,尤其是思维、喜好趋于稳定的高中学生,文化结构更是一把锐利的残害阅读的双刃刀。所以,教师要看到这一点,不断引导学生调整文化格局,进行文化更新,使其储备文学所需的社会生活经验及体验。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写林黛玉初见贾府的一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会看见许多官宦人家的大门两边都有大石狮子,这涉及建筑方面的知识,谈及贾府不能避之。但学生受文化结构限制,知之又少,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或利用多媒体将石狮子的有关资料展现给学生,或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书本等进行有关资料的汇总。狮子形象开始于汉朝,由西域大月氏进贡过来。后来狮子随佛教传入,作为拥有神力的灵兽存在。再后来,狮子便成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它的所放位置、摆放规矩、不同朝代的造型特征都有说辞。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贾府的华丽色彩因这两个石狮子更增了一分。

三、启发欣赏主体填补审美空白,进入创造和想象活动

句与句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都存在某种空隙,这种空隙为我们制造了想象空间,我们凭借想象,对审美空白进行填补,弥补了视觉上造成的留白。这是由文学的性质决定的,正如伊瑟尔所说:“现代小说以空白为主是为了适应读者的创造”。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作者所制造的空隙,如同一个巨大的断层,学生无法进行填补、跨越,甚至无法完成阅读欣赏活动,这是由于其创造和想象力的缺失造成的。因此,教师最迫切的是启发学生填补审美空白,进行创造和想象,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此种能力,促进阅读欣赏活动展开。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这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结局是双双先后殉情,这期间有很多的情感空白,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男女主人公在看到对方死去时内心的挣扎。

观文者不自觉地将自己看作是审美主体,并赋予自己无上的权力选择审美客体。但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受审美客体驱动,穿过字词句所交织的表层之墙,进入作者作品所展现的艺术生活世界当中,进行深入文字骨髓的阅读。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二重奏欣赏阅读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钢琴二重奏音乐研究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虚假的话
——女高音与长笛二重奏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