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2015-12-04 00:36邱桂平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摘要】一切阅读行为都是具体的。离开具体文本,抽象地讨论阅读毫无意义,因为所有的阅读都是针对特定文本的阅读。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背离这一方式,将对读者的正确理解造成极大的障碍。本文试图从文本体式角度入手,探讨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体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文本体式和学生学情。下面就高一一节文言文本《过秦论》的阅读教学实验课为例,谈谈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贾谊的代表作《过秦论》,是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政论作品之一,是史论中的珠玑。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把它用作权衡文章高下的标准,“卓荦观穷书,著论准《过秦》。”(晋左思《咏史》)“笔外纵横,实天下之奇作”(宋范晔《狱中与诸外甥书》)由此可见,《过秦论》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杰作。

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把它当作一篇文言文本来教。文言文本的教学内容不外乎三个维度:文字、文章、文化。从我近日所听的文言文本教学课例看,我们平时更多关注的是文字的教学(这对应付当下的考试短期内确实有效),而对文章、文化的元素普遍关注不够。

且不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仅就对付三年后的高考来说,这种取向也值得商榷。第一,目前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篇目,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篇目增加了,所以,这些文言文本不仅肩负着高考文言文考试的使命,还应承担起阅读和写作教学范本的重任(不然仅靠有限的几篇现代文完成不了阅读和写作的任务),像苏洵的《六国论》,本身就是很好的议论文本阅读和写作的范例。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言文本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文章和文化的教学。通过文言文本的文章教学,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重点),积累整合写作素材;通过古代文化知识的渗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占得先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和写作奠基。

即便是文字教学,也应放在文章(写作思路)和具体语境中来落实,这也是近几年广东语文高考考纲对文言文翻译的新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高考阅卷赋分也由原来的仅靠踩字句点赋分,增加了语句通顺;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角度,让文言词句在具体语境中落实,更容易理解掌握,形成阅读能力。

所以,仅就文言文本的文字教学而言,我们应该首先要大致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为落实具体词句定向),在此基础上落实词句。如:在落实“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一句翻译时,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段文字是写秦人的奢侈,“不爱珍器重宝”,有了这个定向,就不至于把“鼎”“玉”“金”“珠”这几个名词理解为意动用法,把它翻译成“以铛为鼎”,以至于把意思说反了(这一句的翻译历来有争议,但对我们教者而言,应择善而从。有人认为这几个字是名词作状语,对此我认为理解为名词活用为动词似乎更好些。因为如果理解为作状语,那么后面的“铛”“石”等就要活用为动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麻烦。而理解为名词作动词“把鼎当作”,不仅符合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规律,而且使翻译显得简洁易懂)。

其次,要把它当作一篇论说文本来教。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从叙事层面来说,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在叙事中采用了赋的手法。如文章大量使用对仗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音乐感。此外,作者还善于使用大量的铺排,大量的夸张渲染。“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气势何等壮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精神多么振奋!整篇文章如同惊涛飞瀑,一倾而出,不可阻挡。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考虑这一体式特点。

一要加强诵读指导:比如:“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一句,好多学生在诵读时没有注意“内”这领字(姑且这么说吧),读成“内立/法度”而把句子读破,失去原句的气势和韵味。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二要利用骈文铺陈排比多用偶句的特点,指导学生翻译。比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铺陈排比,运用互文手法,在理解上其实就是“有统一天下的雄心”,但在具体翻译时还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可译为“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制服四海,吞并各国的雄心。”再比如“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这样的结构上对称的语句,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种结构上的对称关系来相互参证,如本句中的“度”和“絜”、“比”和“量”等。

从论证手法这一层面看,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在论证上的一大特点。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从“文章”这一角度,我引导学生借鉴这一手法。

抓住了文本的体式特点,笔者就容易找到解读文本的突破口,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附注: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YQJK218。

作者简介:邱桂平,男,1962年生,广东省茂名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