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华
摘要:学院在打造专业化辅导员过程中不但提供了机遇,更提供了思路和平台。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打造思路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班级目标化管理、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和辅导员日常事务量化考核,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二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项目化教学、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化设计提高辅导员人生导航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开展德育项目开发、辅导项目开发,提高辅导员德育研究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23-02
2006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教育部令第24号),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真正迎来了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政策和举措,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环境和保障。
笔者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就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路:一是开展班级目标化管理、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和辅导员日常事务量化考核,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二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项目化教学、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化设计提高辅导员人生导航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开展德育项目开发、辅导项目开发,提高辅导员德育研究能力。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满足管理、服务和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的辅导员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随着学院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院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辅导员队伍由专兼结合发展为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这给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且受到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态度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挑战。
1.观念的挑战。由于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因此,专职辅导员自信心不足、归属感不强。
2.教育对象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其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成长需求、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找到思政教育和学生自身需求的契合点尤显重要。
3.辅导员自身的挑战。据对我院专职辅导员队伍进行调研,其年龄在26~40岁之间的比例达到90%。年轻的辅导员队伍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但知识化不等于专业化,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其自身的生活阅历决定了在担负“人生导航”职责时表现出局限性,甚至存在“辅而不导”的现象。因此,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势在必行。
二、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学院通过实施“星级辅导员”工程,培育优秀辅导员,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施“星级辅导员”工程,打造优质辅导员队伍项目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班级目标化管理、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和辅导员日常事务量化考核,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二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项目化教学、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化设计提高辅导员人生导航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开展德育项目开发、辅导项目开发,提高辅导员德育研究能力,从而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1.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能够很好地把主流意识形态和学生的价值需求结合起来,把德育社会规范功能向价值引领功能进行必要的价值转换,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讲得通、说得通、搞得定”,能够驾驭教育全过程。
2.人生导航服务能力。是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具体的应用能力,首先,辅导员要热爱育人的工作,把爱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学生就会因为感受到爱而打开心扉,接收教育,凸显服务的效果。其次,辅导员需要灵活掌握适用于不同场合的语言系统。正确的语言能提高服务能力,最后,人生导航服务能力的奠定需要对问题一贯公平公正地评价和处理。
3.德育研究能力。是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要能够开展一定的理论研究,并开发和应用一些德育项目和辅导项目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服务的能力。
因此,根据学生“四成”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辅导员队伍的现实情况,笔者建议在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过程中,从制度上实施“星级辅导员”培育工程,选拔培养一批“星级辅导员”,探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培养途径,充分挖掘和运用身边的优秀典型,结合工作实际,树立榜样,强化示范,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育人的质量。
三、目前取得的成效
“星级辅导员”工程在学院专职辅导员中组织开展,初步提炼成《星级辅导员培养方案》,经过培养、考察,全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辅导员的各项能力逐步提高。
1.党团组织建设品牌化。学院学生党总支积极创新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以学院易班为平台,初步建立网络思想工作室,以强化学生党建工作育人功能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党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实现以点带面的教育引导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党员教育活动。(1)公开承诺,党员亮牌示范。通过党员承诺上墙、班级名册标注学生党员、党员宿舍挂牌等展示活动,亮明党员身份,让党员同学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勇于承担党员责任,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党员同学的先进性。(2)提升能力,模范作用体现。要求党员同学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以身作则,遵守校纪校规;学以致用,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职业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工作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争当学习、实践、创新和诚信(“四个一”)四个方面的模范。(3)联系群众,服务意识养成。以良好的口碑、坚实的群众基础为目标,党员同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承担一份工作、带动一个宿舍、帮助一名同学,认真践行“三个一”活动,增强党员同学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4)监督考核,创先效果强化。通过填写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考核记录册,学生党员汇报并评价自身实践、预备党员转正答辩等;通过定期召开支部大会专题组织生活、毕业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跟踪党员创先争优情况;通过提供当面谈心、电话、电邮,设立党员监督意见箱、填写任课教师意见反馈单,及时关注党员动向及表现;通过学生工作表彰大会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保障党员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性。endprint
2.班级体系建设目标化。目标管理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管理模式。班级实施目标管理是形势的需要,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1)一年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必须经历从“习”到“惯”的过程。例如:2014级新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适应环境,认知学校的规章制度,使“规范”深入人心,据统计,大一年级各班日常规范平均得分达到93.1分,最高分96.4分,这充分说明了规范的养成教育。(2)二年成示范。学生班团干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围绕系部和班级工作要求制订经常化、系列化、规范化的子目标,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增长才干。例如:2013—2014学年,在“三好”、“优干”、“经典晨读青年”、“阳光晨锻青年”评选中,大二学生获得的比例达50.5%,充分展示了示范的作用。(3)三年当模范。全体学生树立“勤学、慎思、务实、志远”的班风,自觉地完成班级的常规工作,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例如:2013—2014学年,在各项奖学金评选中,大三学生获得的比例达到33.3%。在2014年学生党员发展中,发展大三学生党员比例达到60%,充分彰显了模范的效应。
3.劳模精神育人深入化。以劳模育人基地为载体,以“爱岗敬业”为核心,构建“劳模精神养成、职业素质培养、职业人文素养熏陶、职业综合能力提升”等“四轴联动”下的“三年三阶段”职业素质教育新模式。实现了学生每人至少在劳模岗位上实践1周的目标,拓宽了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内容,通过开展主题为“爱岗敬业,像劳模那样”演讲比赛,“劳模微博”、加“微in地铁之熊熊3D服务工作室”、全体辅导员老师学劳模、牵手指导自闭症儿童在劳模基地做志愿服务等活动,把劳模精神育人紧紧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把劳模精神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彰显了劳模精神育人的效应。
4.队伍建设成果化。通过配合学院“星级辅导员评定”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月”两条主线建设,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说课上课交流比赛、易班思政教育工作比赛、系初级党校课程创新等,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能力。近年来,辅导员能力提高很快,多名辅导员在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中,先后获得国家认证的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学校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发表多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完成多项085建设项目。
四、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应注意的问题
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打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因此,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院的平台注重自己导航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德育研究能力的提升,要正确把握发展机遇,坚持不懈地提升综合素养和工作水平,并在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进程中,积极担负起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公共责任,影响和带动更多有志于从事辅导员职业的同志们共同成长为国家、社会和大学生所期待的专家型辅导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