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平
【摘 要】充满情趣的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开放的思维创设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效果;情趣;情境创设
在现在的校园中不少学生对历史很感兴趣却不喜欢上历史课,这确实应让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好好反思。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教学至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历史知识。我们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近几年来,本人在历史课教学中十分重视情趣教学法,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认知与情感互相促进的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以下就我的经验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课要引人入胜
导课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音乐的前奏可以奠定整首乐曲的基调,新颖独特的导入可以在一节课的刚开始就打开学生思维的兴奋之门,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迫切了解本课知识的兴趣。在备课时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课方式。如在导入《解放战争》一课时,可以播放“胡连会”的视频,让学生用前面所学知识分析连战所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含义,通过此方式可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国共两党的斗争和合作,并有利于进一步设疑:在抗日战争中合作打败日本的侵略后,国共两党又经历了怎么样的恩仇呢?从而进入新课。
在导入《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时,可出示神农氏的图片,让同学们讲讲神农氏的传说,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下面农业真实发展历程的学习。导入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放音乐、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激发下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善于创设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他们智力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知、思考问题,并推进教学的深度和进度,如在讲授罗马习惯法时可以先讲故事:罗莫洛是一个仁慈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在他死后把自己的一半财产捐给那些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诺言,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提出疑问:大家认为当时罗马法官会怎么宣判?为什么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们会很轻松的掌握罗马习惯法的概况和缺陷,若再设疑:在习惯法下平民的利益总是受到损害,那么后来这种矛盾有没有得到缓解呢?则又轻松的把学生带入到了下一内容。当然,创设问题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尽量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创设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注意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艺术性的设疑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的过程实际是思维与思维交流的过程,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教师一人唱主角,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仅仅只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不利于调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特有条件。并且。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感受自身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尊重、信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创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并逐渐掌握、领悟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教授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时可提前布置学生围绕分封制巩固还是削弱了周王朝的统治准备一场辩论赛,学生必然充分准备、主动探究,并积极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对学习要比教师的讲述生动有趣得多,使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不过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像放风筝一样教师要牵住风筝的线,适时收放,引导教学过程逐步推进,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画龙点睛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说的是写文章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对于课堂教学同样适用,结语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结束,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索、继续深化、继续扩展的重要一步,好的结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对下一课知识的好奇心。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语可以这样设计: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这样的农民阶级的探索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意犹未尽、引人深思的作用。
历史是鲜活灵动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发掘晶莹剔透的活水,用千变万化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乐中解惑,不亦乐乎。只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借鉴,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一定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