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力
【摘 要】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小组课教学形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也是近年来迫于招生人数剧增后的教改应对方案,声乐小组课改变了传统一对一授课的模式,把声乐教学从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交流。合唱是声乐演唱形式之一,合唱的特点就是存在多声部多角色,需要多位演唱者的协调统一,把合唱形式纳入声乐小组课教学,能够很好地避免生师比矛盾,也能改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达到提高声乐小组课教学质量的目地。
【关键词】小组课教学;融入;合唱
一、声乐小组课的意义
所谓声乐小组课,就是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教授一组学生的声乐形式,属于声乐基础课的范畴,是在个别课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主要是针对声乐共性的训练和歌曲的处理,小组课不但保留了专业声乐教学的专业性特点,又体现了音乐学的师范性特征,也是培养学生声乐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组课形式最突出就是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避免了个别课上讲授的声乐理论重复而浪费资源,在小组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贴近声乐教师,教师的范唱、演示、指导能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可以互相听、互相看。
二、合唱与声乐及联系
合唱是音乐学科的一门独立课程,在这里提到合唱似乎和声乐课不能直接挂钩。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有伴奏或是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正是有了合唱这一优点,就可以在小组课上把合唱声部运用到声乐教学中。
合唱是集体课,人数大概是一个班的人数约45人,声乐小组课人数一般也就是8到15个人,所以可以组成一个小的合唱组,这里提到了很多关于合唱的要求,而其实音乐都是相通的,合唱课和声乐课一样都是练习唱歌,只是训练的方式不同,所代表的个体不一样,而把多声部运用到声乐的小组课教学中,是一种比较稳定却带有自然属性意义上的声音造型所进行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声乐教学指导。所以同为声音和谐,歌声优美,给人以享受。但合唱是集体统一为一体,达到的要求就更难,更为复杂,我们在小组课里安排了以小合唱的形式歌唱,使声乐小组课更加多元化、自由化。
三、把合唱融入声乐小组课的优点
(一)及时发现歌唱方法的错误
在课堂上,通过多声部的演唱,演唱的歌声传到老师与每位学生,老师与学生马上就可以辨认出声音存在问题,呼吸也能马上一目了然的表现出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能很快听出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声音的差别,并且会有意识的让自己的声音往和谐的声音方向靠近,同时去除了糟糠,声音本身的美秒便是自然和谐,例如在平常的声乐训练中,学生对自己本人的发声听觉经常会出现误差。自己觉得很圆润、明亮的声音却总是被教师指为是很刺耳、暗闷的声音。但是我们通过这种声部之间的训练,让学生自己来发现自己声音的缺陷,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老师同学的指导下改正过来,所以这种声部之间的和谐传达出来的才是最自然的,学生则更容易体会。
(二)老师可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课堂实践
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接受能力及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必须要让每位同学都能够纠正自己的缺点,可以通过声部就可明了,并且让学生自己来评定每位学生的声音,哪里好哪里不好,就像前面提到的高音差的学生,可以通过高音好的学生示范来学习,并且让其学生自己来讲授,因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教学语义的不确定性,声乐技巧教学的知识没有很规范化或标准语言来表述,所以有的时候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和要求感到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就更容易接受了,而这种气氛的学习更便于学生轻松上课,也不用担心出错,或者怕出错而不敢唱。
(三)同学之间可利用时间共同学习,取长补短
这种多声部类似合唱形式的课程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音乐的共鸣最能唤起他们对歌唱的欲望,当处于情绪饱满和情感充沛的状态下,并激起歌唱的发声器官,呼吸肌肉和身体动作产生内部和外部积极的运动,不同的学生之间产生的对于音乐的激情相碰撞,将不知不觉影响着学生自己,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突破,在这样的“乐场”里,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波.合唱艺术概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
[2]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3.
[3]马梅.大学生声乐基础与合唱训练[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