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忍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大良炒牛奶”又名“四宝炒牛奶”,是广东一道家喻户晓的汉族传统名菜,因该菜源于广东顺德大良镇,故命名为“大良炒牛奶”[1]。该菜色泽洁白,鲜明油亮,口感嫩滑,老少咸宜。清代《羊城竹枝词》云:“鲜酪炒来味倍香,大良巧手早名扬,尝来一篮鲜留颊,软滑鲜甜见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此菜颇为流行,并传至港澳及华南各地,均受好评。散文大师秦牧盛赞此菜“风格独特,莫测高深”。作家端木蕻良则形容它“如同白玉一般”。《中国名食百科》赞扬其“形状美观,犹如小山,色泽白嫩,香滑可口,营养丰富”。此菜被奉为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2]。此菜非常讲究配方及技法,因为牛奶是液体,不易凝固,因此,在一般人看来,“炒牛奶”有点不可思议。制作时如果掌握不好配方,控制不好火候,炒制手法不当,那必败无疑,一则会出现无法凝固(或成豆腐花状),二则会出现焦糊。
主料:鲜牛奶500g(三花牌淡牛奶)
配料:腌好的虾仁50g、蟹肉40g、鸡肝50g、炸榄仁50g、火腿茸2g、鸡蛋白200g
调辅料:鹰粟粉20g、精盐8g、味精5g、色拉油20g
原材料的准备(牛奶、虾仁、蟹肉、鸡肝、炸榄仁、火腿茸、鸡蛋白、精盐、味精、色拉油、鹰粟粉)→准确称取各种原材料→原材料的初加工→菜品的调味→菜肴的炒制→菜肴装碟
首先,取少许牛奶放在大碗内,加入鹰粟粉、精盐、味精,调匀。余下牛奶放在锅中加热至微沸,亦倒入此碗内,搅匀。
其次,用慢火将鸡肝煮熟,切成截面为0.6cm的粒,泡油;把腌制好的虾仁泡油至熟,然后连熟蟹肉一起放入牛奶内,加入鸡蛋白,略搅匀。
最后,洗干净炒锅,烧热后用冷油滑过,将牛奶全部倒进锅内,用中火均匀翻炒至整体刚熟(边炒可边下油),撒上炸榄仁,然后上碟,堆成山形,最后在牛奶面上撒上火腿茸即可。
牛奶的浓度对于菜品的品质影响很大。牛奶的含水量是89.8%,所以鲜奶的浓度并不高。在家庭或者酒楼制作此菜,很多都是采用奶粉或者炼奶兑水来制作,只要知晓了它的成菜浓度,对于此菜的制作就事半功倍了。本实验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牛奶的浓度,各制作一道菜品,以成品的成型度、口感和香气为指标进行对比实验,从而选择一种最适合成菜品质要求的浓度。牛奶浓度对菜肴的成型度、口感和香气影响较大,牛奶浓度达到30%,成菜的质量就高,不会出现豆腐花状或者泻水的情况。牛奶的香味也与浓度有关,浓度高相对水分就少,香气就足,口感也较为细腻。炒制”大良炒牛奶”这道菜时最优的牛奶浓度在30%(结果见表1)。
表1 牛奶浓度对品质的影响
不同的火候对菜肴的成菜品质影响明显[3]。根据表2的对比实验结果,旺火操作虽然成菜的速度最快,但往往会焦,表面有黑点,有焦苦味,口感也较差,不够嫩滑。小火制作时间过长,而且又较难凝固,成型度很差,很难做到堆积如山,往往还会出现泻水泻油的情况,牛奶的香气出不来。中火的操作效果是最为理想的,菜肴成型好,堆积如山,颜色洁白如玉,口感嫩滑细腻,制作时间不长,很好地体现了此菜的灵魂(结果见表2)。
表2 火候对菜品品质的影响
“大良炒牛奶”的主要用料是牛奶、鸡蛋白、用油量(炒制时的用量)、鹰粟粉,如果它们之间的比例不适当,将会影响菜品质量,甚至会导致失败。
经过预实验确定了四因素三水平L9(34)实验,正交实验设计见表3。对多个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包括香气、成型品质、口感组织、味道四个方面。香气指通过人体嗅觉器官感受到的菜肴香气[4],主要突出牛奶香气;成型品质指成菜的凝固状态,颜色洁白,表面光滑亮丽,不出现泻水、泻油,棉絮状;品感组织指软滑程度,无粗糙感,口感细腻;味道指滋味甘香鲜美,尝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评分由10名成员组成,采用10分制,好为8分以上,较好为6~8分,较差为5~6分,差为5分以下。指标以得分越高越好(实验结果见表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为获得最佳菜品感官质量,“大良炒牛奶”的最佳配方为A3B2C1D1,即牛奶浓度在30%、牛奶用量为500g、鸡蛋白用量为200g、鹰粟粉用量为20g、用油量为20g,中火时制作出来的“大良炒牛奶”工艺最佳(结果见表4)。
表3 正交因素水平表
表4 L9(34)正交实验结果表
表4的设置号与表3的相对应,如实验号5的牛奶量为400g,鸡蛋白量为200g,用油量为40g,鹰粟粉量为20g。
通过优化实验配方的研究,由表4可知,根据极差大小排出因素的主要影响顺序为:A>B>D>C,牛奶的添加量对菜品的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鸡蛋白、鹰粟粉的添加量,而在实验设计范围内,用油量对菜品的影响最小。
第一,牛奶要新鲜,以当天没有经过加工的淡奶为佳,如经过加工的饮用奶已被加糖是不能用来炒制的,加糖的奶既影响调味,又容易焦边。
第二,锅、油均要干净。锅、油不干净炒出来的菜品颜色不够洁白,有时还会有黑点。锅、油均要干净,才能做出好的“大良炒牛奶”。
第三,牛奶加热后炒制较好。因为鲜牛奶含水量较多,加热能去除一定的水份,提高了牛奶的浓度。
第四,手法要灵活有序,不要太频繁,否则容易炒碎了,要顺着一个方向推,并掌握好成熟度,表面干身,成型就要及时出锅。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牛奶浓度在30%以上,火候运用中火,牛奶用量为500g,鸡蛋白用量为200g,鹰粟粉用量为20g,用油量为20g时制作出来的“大良炒牛奶”工艺最佳。
经过上述配方研制出来的菜品,很好地突出了牛奶的香气,奶香浓郁,使人尝后齿颊留香。造型美观大方,如同一座白玉小山,口感嫩滑如膏,滋味甘香鲜美。
制作此道菜一定要用无色(或浅色)植物油,如果使用有色油,就无法体现菜肴洁白如雪的特点。尽管猪油也无色,但由于其含饱和脂肪酸太多,对人体健康无益,且也不符合荤素搭配的科学道理。
在制作此菜的过程中,温度都在100℃左右,所以菜肴中大多数的营养成份都没有受到破坏,得到了保持。
“大良炒牛奶”是一道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的菜肴,而且其营养成份极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合老人、小孩、病人等群体食用。可按此方法制作雪蛤(燕窝)炒牛奶、虾仁炒蛋白、蟹肉炒牛奶等菜肴,迎合当下食客的需求。此次的研究,不但为人们制作“大良炒牛奶”提供一个较为标准的用料配方及制作方法,而且对传统菜肴的继承及开发做出了尝试,为传统菜的改良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思路。
[1]谢定源.中国名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1.
[2]廖锡祥.炒牛奶—炸牛奶—锅贴牛奶[J].烹饪知识,2003(1):22.
[3]黄明超.粤菜烹饪教程[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245.
[4]闫肖卿.营养与膳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