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

2015-12-02 04:44:54李珊珊王天娥杨红伟
上海护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负性乳腺癌手术

于 晶,李珊珊,王天娥,杨红伟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佳木斯 154002)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1]。乳腺癌患者不仅要面对诊断为癌症的事实,同时还要面对失去乳房的残酷现实,这些因素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在女性、母性、夫妻感情等方面也出现不同于其他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聚焦解决模式是由Steve de Shazer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是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心理干预模式,该模式最初用于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其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作用为原则[2]。近年来已在国内临床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4]。2013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其中68例为Ⅰ期,62例为Ⅱ期。纳入标准:①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②对自己疾病知晓,愿意参加本研究;③年龄26~48岁。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有理解或阅读障碍者;③预期1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者;④乳腺癌为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而原发性癌;⑤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乳腺癌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乳腺癌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心理疏导及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包括5个步骤。①描述问题。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及预后,以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记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乳腺癌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后,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使患者认识到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以暗示的语气鼓励患者回忆曾为解决自身问题已做过的努力,还有哪些可以解决的办法,适时进行肯定,必要时进行指导。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进一步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康复的期望值,共同设定具有落实可行性的目标,并以患者描述的目标作为努力方向,鼓励患者由容易做到的小改变开始做起[5]。并且在患者每次治疗(化疗)后都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让患者感到自己的目标都能完成,对坚持全程治疗充满信心。③探查例外。根据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使患者难以坚持。引导患者回忆曾经解决困难的成功体验,并让患者思考如何让这种体验持续下去。或与患者一起探讨假设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患者可能获得的利益(疾病康复,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在患者住院期间就巩固增强其实现目标的决心。使患者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的相关知识,积极应对,减轻不良反应,克服困难,完成治疗。④给予反馈。研究成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对实现的目标进行反馈,对患者的坚持和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期完成最终目标。若是成效不明显,则需对设立的目标、护理干预内容及时调整和纠正。⑤评价进步。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情况进行评价。要从患者的情绪状态、活动、化疗后不适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通过目标的细分,能直观地反映出患者取得的进步并给予鼓励。明确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达到彻底康复的最终目标。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于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①焦虑: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按照中国常模结果[6],焦虑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2~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结果用±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分,±s)

表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分,±s)

SAS SDS组别 n 评分 评分入组时 出院时观察组 67 59.80 ±7.68 48.36 ±6.30 61.35 ±4.26 50.06 ±4入组时 出院时.10对照组 63 57.89 ±7.60 55.20 ±6.80 61.40 ±4.32 58.52 ±4.62 t值0.963 7.632 0.569 6.67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 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易发生负性情绪 乳腺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与放化疗,手术切除后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多次进行放化疗[7]。乳腺癌治疗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导致了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改变。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8-9]。患者除了对乳腺癌危及生命担忧以外,还担心手术治疗破坏了女性第二性征器官的完整性,“我最不敢面对的就是乳房全切除了,体形发生了变化,自己还算是个女人么?至少不是个完整的女人。”“以前我身材很好的,现在我最怕听到的就是“身材”二字,我总觉得这是别人在讽刺我,现在我不会再穿任何紧身的衣服。”“我还没有结婚,乳房切除了,体形发生了变化,以后还会有人愿意娶我吗?”。乳腺癌患者产生上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患者对乳腺癌术后造成的乳房缺损尤为敏感,对乳房缺损后胸部形态的改变甚为担忧[10];另一方面,患者长期接受化疗,使得绝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出现脱发、全身乏力、身体形象紊乱,这些情况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患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且由于多数患者对乳腺癌本身的认知障碍,不能正确看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不良反应[11]。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以及对治疗的不信任。同时,乳腺癌发生后,患者的夫妻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更加重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对治疗的抵抗程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因为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调整而放弃治疗。本组研究患者入组时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高,因此,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聚焦解决模式是必要的。

3.2 聚焦解决模式的临床实践意义 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强调把我们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正向方面,并且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2]。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使得护理过程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更容易激发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我们通过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具体实践,认为该模式有以下临床实践意义:①容易与患者沟通,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患者愿意向研究人员倾诉。②帮助患者树立责任感,患者在关注自身感受的同时意识到了家人也和她一样承受着痛苦。家庭成员间需要相互帮助,一起面对这一事实。③患者的自我概念感减轻,很多患者她们对自己身体外形、身体功能、健康状况的感受下降;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性情等方面的感受和判断下降,甚至处于长期自我贬低状态中。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通过鼓励她们对自己的身体重新认识,对别人的反应重新评价,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④通过研究人员的启发引导,原来不可自拔的痛苦事件有了另外的意义,如发现了自己对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和亲友间的帮助等。⑤帮助患者寻找生活的新目标,通过让患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重塑生活信心。

3.3 聚焦解决模式能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表1显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参与了患者治疗的全程,关注乳腺癌患者特有的心理问题,重视其心理问题,该模式把解决问题作为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强调解决问题和培养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帮助患者感知到可预见的期望,通过治疗,使其感到可以达到期望的目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改善。

4 小结

为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进行聚焦解决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聚焦解决模式是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正向方面,着力于患者潜力的挖掘和培养,有效地增强患者积极的健康行为,从而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1]陈玲,佟宛芸,李涌涛,等.团体咨询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婚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4,14(3):16-18.

[2]骆宏,叶志弘,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68-569.

[3]卞伟峰.聚焦解决模式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依从性影响[J].上海护理,2012,12(5):15-17.

[4]赵明明,赵国军,李宁,等.术前访视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全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6):4470-4472.

[5]沈敏,李琼颖,周烨,等.聚焦解决模式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耐力[J].上海护理,2013,13(3):30-32.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5,235.

[7]万德森 .临床肿瘤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00.

[8]赵文卿,卢淑华,陈丽珍,等.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原因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86-888.

[9]蒋维连,李月玲,文国英.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18-20,48.

[10]蔡雁,施晓群,金艳.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05-108.

[11]邵伟,周迅,潘丽菲,等.乳腺癌患者家庭照护者相关疾病知识的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2013,13(4):30-32.

猜你喜欢
负性乳腺癌手术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手术之后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0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