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甘颗粒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5-12-02 02:59戈海青任文肖张红姗孟琳贺王晓军
河北中医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生津流率唾液

戈海青 任文肖 徐 强 张红姗 孟琳贺 王晓军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风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rimary Sjögren 's syndrome,p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泪腺的受损为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阴道等外分泌腺亦有累及,还可出现腺体外的病变[1]。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近年来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改善pSS的干燥症状和调节异常的免疫紊乱方面有一定的优势[2]。2012-03—2014-03,我们采用酸甘颗粒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8例,并与白芍总苷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确诊[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4],辨证为气阴两虚,证见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口渴欲饮,饮后反干,声音嘶哑,乏力自汗,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红而瘦干,脉细数。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年龄20~59岁。

1.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肺、肾病变;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能严格遵守本试验要求及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96例均为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43例)及门诊(53例)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年龄21~57岁,平均(35±12)岁;病程13~50个月,平均(21.3±12.5)个月;有干燥性角膜炎43例,口干燥症46例,二者均有43例,反复腮腺肿12例,猖獗齿18例,关节炎19例。对照组48例,年龄20~56岁,平均(36±13)岁;病程12~45个月,平均(20.6±14.6)个月;有干燥性角膜炎41例,口干燥症45例,二者均有41例,反复腮腺肿11例,猖獗齿16例,关节炎2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白芍总苷胶囊(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058)0.6 g,每日3次口服。疗程2个月。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酸甘颗粒联合针刺治疗。酸甘颗粒(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2014L0001,药物组成:乌梅、党参、桑椹、金银花、木瓜、芦根、石斛、白茅根。取处方8味药,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置烘箱内干燥。干膏粉碎后加糊精、甜菊素适量用乙醇制粒。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用复合膜包装为每袋5 g,每袋相当于生药材9 g)2袋,每日3次口服;针刺:取双侧地仓、颊车、太溪,毫针常规刺入,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8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总疗程2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口燥咽干、两眼干涩、皮肤干燥、阴道干涩等中医症状积分[4]及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红细胞沉降率(ESR)、滤纸实验(Schirmer test)及唾液流率的变化。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4]。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有效: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化验检查结果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48例,显效11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48例,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8.3%。2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x±s

由表1可见,治疗组口燥咽干、两眼干涩、皮肤干燥、阴道干涩的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口燥咽干、两眼干涩的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但皮肤干燥、阴道干涩的症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口燥咽干、两眼干涩、皮肤干燥、阴道干涩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2 组治疗前后 CRP、IgG、ESR、Schirmer test及唾液流率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CRP、IgG、ESR、Schirmer test及唾液流率变化比较¯x±s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CRP、IgG及ESR较前下降(P <0.05),Schirmer test、唾液流率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较治疗前下降(P<0.05),Schirmer test、唾液流率升高(P <0.05),但ESR、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 CRP、IgG、ESR下降,Schirmer test、唾液流率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pSS发病率为0.5% ~5%,多见于中年女性,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和儿童[5]。pSS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是在遗传易患因素、病毒感染和性激素异常的多因素作用下,机体T细胞和B细胞功能失调,淋巴细胞活化,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出现异常反应,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和多种细胞因子,导致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发生炎症和破坏性病变,导致pSS的发生[5]。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没有根治方法,眼干燥的患者点人工泪液;口干者多饮水、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皮肤干燥可涂保湿剂;阴道干涩可以使用阴道润滑剂,关节肌肉疼痛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出现系统损害、重要脏器受累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5]。中医药在改善pSS的口、眼、皮肤、阴道干涩症状和降低ESR、CRP等指标方面疗效明显,较西医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pSS属中医学燥痹、燥证范畴,基本病机以阴津亏虚为主[6],主要是肝、肾、脾、肺四脏的阴虚,其中以脾胃阴虚为主。脾胃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失健运,气化失常,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障碍,津液滋润、濡润的作用失常,使皮毛、孔窍、关节肌肉、脏腑失濡养而致燥[7]。

酸甘化阴法首创于张仲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评述芍药甘草汤时提出“甘酸化阴”,“酸以收之,甘以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中医治疗根据此理论组方选药,即用酸味药与甘味药相配伍,能产生和增强生津补液、养血滋阴的功效[8]。酸甘颗粒中乌梅味酸、涩,性平,具有敛肺除热、生津止渴之功;党参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气、生津养血之功,《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上二药共为君药,甘以益气,酸能生津,酸甘相合,共奏滋阴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桑椹味甘、酸,性寒,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的作用;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祛邪之效,二者共为臣药,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润燥。木瓜味酸,性温,入肝、脾经,具有化湿和胃、消食生津之功,又可防止上述滋阴之品滋腻生湿之弊;石斛味甘,性微寒,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作用;芦根味甘、性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除烦之功;白茅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效;上四药合用为使药,共奏清热生津之功效。诸药合用,甘以补中益气养阴,酸能敛阴生津润燥,酸甘配伍,一敛一滋,两济其阴,可以加强养阴的作用,并能化阴生津,共奏滋阴生津、解毒润燥之功[9-10]。

地仓穴位于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针刺地仓穴可以分流胃经地部经水。颊车穴也属于足阳明胃经,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颊,指穴所在的部位为面颊;车,运载工具也,颊车名意指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五谷精微气血循经上头。太溪穴位于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为肾经原穴。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 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经水循肾经而传,气化之气吸热后上行天部。针刺上述三穴可起到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口燥咽干、两眼干涩、皮肤干燥、阴道干涩等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 CRP、IgG、ESR 下降,Schirmer test及唾液流率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酸甘颗粒联合针刺治疗pSS,针药共用,气血通,津液生,燥毒除。在改善中医症状及CRP、IgG、ESR、Schirmer test及唾液流率指标方面效果较好,疗效明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1] 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3-154.

[2] 宣磊,董振华,梁晓春,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1):975-977,989.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4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8-191.

[5] 刘维.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21-242.

[6] 马武开.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医药研究,2000,16(4):2-3.

[7]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98.

[8] 姚建平,马书娟.“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阴阳属性解析[J].光明中医,2010,25(1):100-101.

[9] 韩聚方,钮含春,霍泉金,等.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2):118-119.

[10] 陈浩,陈湘君.酸甘化阴法治疗干燥综合征[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22-23.

猜你喜欢
生津流率唾液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96例北方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点及方案汤剂治疗效果观察
带交换和跳跃的一维双向自驱动系统的仿真研究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第二法向应力差与气辅共挤出胀大的关系
多束光在皮肤组织中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清热小验方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润肠生津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