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语感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何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培养语感?笔者认为,语感培养需在“读”字上下工夫。
一、采用朗读诵读来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文教材中的典范材料进行感受,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这些古训正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具体方法是:
1.教师范读
它重在读出情趣,以情感人,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教学《春》时,我先让学生边听我范读,边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画面在小组内互读。看见学生纷纷模仿我刚才的朗读,声情并茂,一副陶醉的模样时,我感到教师的范读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善用范读,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师在范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姿势正确、声音洪亮、字音准确,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这样才有利于语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
2.学生朗读
它重在体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切忌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物景观的排列,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所渲染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学生就能体会到“断肠人”因远离家乡而肝肠寸断的愁苦思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较浅显,学生完全能懂,况且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正如古话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段意、中心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重视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捕鱼”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丰富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采用品读研读来培养语感
语感的直觉性特征决定我们用朗读获得语言材料的直觉感受,语感还有会意性特征,这就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海明威说:“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大小,就是透过这“八分之一的冰山”能否迅速、准确地把握另外的八分之七是什么样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通过品读,增强语感的具体方法是:
1.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迁客骚人”“因物喜因己悲”感情,我让学生想象“感极而悲”和“喜洋洋”时的心理表情,再让他们感情朗诵,学生自然心领神会,读“淫雨霏霏”一段则缓慢忧伤,而“春和景明”时则轻快愉悦,“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则又慷慨激昂……所以只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进而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
2.调动经验,体验情感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那段,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感悟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也只有调动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失意、是如何处理的”类似的生活体验,才会更深切感受苏轼在政治失意、骨肉分离时发出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语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重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晶.初中生文言文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12(18).
[2]李雪梅.中学语文教学要在读字上下工夫[J].青海教育,2011(Z2).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