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波
摘 要:化学作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具有自主性的作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具有整合性的作业,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层次性;整合性
化学作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在认识上存有偏差,多数教师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在“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上,完成作业的目的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些教师布置的化学作业内容过于简单,重复性强,形式较机械呆板,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作业设计的优化显得极其重要。
一、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玩电子游戏从来不感觉累,更不会感觉负担过重,这是因为电子游戏有趣。我们的化学作业不可能达到电子游戏般的有趣,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给孩子们的作业增添一点趣味。作业的趣味性可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作业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图片的、模型的、言语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操作的、观察的和体验的。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情况,尽可能增加学生作业的趣味性。
二、设计具有自主性的作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式。新型化学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化学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化学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书面作业”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有时一节新课上完,常会留下一些疑问,这不一定是考试重点,课堂上也不宜深化,但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提供拓展的资料或线索就非常重要。为此,我在作业中经常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或参考书目,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帮助学生去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例如,“原电池”单元教学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建议上网查询:
(1)了解最新原电池的类型。
(2)观察最新原电池的构成图。
(3)了解至少一种新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动脑”和“动手”的结合,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化学知识海洋,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如:自制褪色灵、叶脉书签等。(学生家庭小实验)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最能体现知识的实用和价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体会到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洞察力,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归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同样,化学作业的设计也要依据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情况,体现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
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有不同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对学生进行分层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情况,切忌因为分层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其次,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
2.对作业量及难度进行分层
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定义后,我设计了三层作业:
A.基础题:判断一些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略)。
B.巩固题:在H+、Fe、Fe3+、S2-、Cl2几种粒子中,只作氧化剂的是 ,只作还原剂的是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
C.提高题:A、B、C、D、E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A→B+NaCl;②B+H2O→C+H2;③D+NaOH→A+B+H2O;④E+NaOH→B+C+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3.对作业的完成时间进行分层
4.对作业评价进行分层
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五、设计具有整合性的作业,注重学生的知识网络建构
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知识整合性作业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知识整合性作业主要是在学完一单元或一专题或一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对本单元或本专题或本阶段涉及的知识进行连贯性的整理。学生可以采用树状的形式或分类组合的形式。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学生提出对知识的疑问和困惑,理清解题策略,归纳知识要点,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实践证明,设计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层次性、整合性的作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化学的空间,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得到更好的解放,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李佳.化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
[2]夏新华.布置怎样的作业最能打动学生的心?[J].化学教学,2004(0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