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不但不能少,而且要做得好。高职院校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关键是受到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禁锢。本文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落后
我们从管理学这个方面来看,金字塔模式的带有命令的形势的管理显然是不合理的,相对而言是较传统的。这样子的管理模式大致来说都是规定的工作模式,上级向自己的下级下达命令以及工作指标,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自主性较低。但是,从高等职业学校建立以来,运用的都是这样子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管理。高等职业学校里面都有二级学院办公室,主要由學生来管理,往下还有团学会和班委、寝室长等,这一部分由学生组成的办公组织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在高等职业院校里面,金字塔模式各层级里面的主要职位有副校长、学生干部、团委会以及各个学院的团学会以及班委和寝室长。这样子的学生管理系统重点在于整体的管理,我们一般把寝室或者班级作为基本单位,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很好的提升同学们的活跃度。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学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我们不可以只是把他们看作我需要管理的客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和自己的思想,我们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聆听同学们的意见,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合理的建议予以采纳,不可以只是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以此完善我们的管理模式。因此,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的相关团体对于学生的约束力不是很大,达不到对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进行管理的目的。
二、育人职责分离
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我们都了解,在一般情况下,在课余之外我们见到老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在课后和老师进行交谈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老师上完自己的课就走了,很多专业的老师觉得自己的额主要工作就是给同学们上课,在课程结束之后,他们也就没有事情了,关于同学们思想的辅导工作他们觉得这是辅导员的事情,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辅导员的事情是很多的,最多一个班级一个辅导员,但是他们自己本身的工作也很多,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怎么能很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思想的管束呢?剩下的就只有后勤的工作人员了,而他们更加不会管学生的思想教育了,他们做的工作和教育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只是保证老师的授课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条件的问题。在这样子的情况下,没有人管理学生的思想教育的事情,这就导致了教育过程中这责任和职务相分离的情况。在一个学校内部,只有各个部门,或者说是各个层级的人相互合作,分工明确,才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我们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在高等职业院校里面也是有的。
三、对学生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足
学生的各方面的管理模式现在已经被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重视起来,在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主要关注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于加大力度扶持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不是很了解,对于它的理解比较片面,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以及学生把信息化管理的几个部分片面的理解为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部门在网上管理学生信息、把相关部门的工作信息化或者是在网上进行操作等等,还有一部分人员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单纯的把一部分信息导入电脑,到最后也只是可以让大家在网上查询学校的一些信息,并没有对这些信息数据有很客观理性的分析没有办法对一件事情进行假设和预定结果等,但是这部分知识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把学校里面管理学生的部门以及另外的部门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享有共同的资源,也可以随时调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执行、决定、控制信息资源,这样子能够让管理学生的相关部门在适合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很好的完成学生的事情,全面的利用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及时有效的功能,以此来完成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高校的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社会管理信息化系统而言,没有被人们放在同样的高度去对待。
四、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专业化人才
学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需要很硬的专业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有一个了解,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系统的设定、建设和维护等,它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建设工程,需要具有较大的容量,有较多服务器的内部互联网系统。我们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网络的顺畅,所以需要网络的速度较快,并且需要自身局域网的性能相对稳定自身的软件设备等没有很大的缺点,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专业的网络人员需要对有可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行平时的防护和管理。还有一点就是,在硬件条件完善的条件下,学校里面的每一个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都要会使用这个系统,和专业网络人员的水平不一样的是,管理者不需要很高的操作水平,但是要注意培养管理者对于系统开发的能力,依据学校之间的不同,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软件不足的地方,和学校的实际相结合,配备出最适合本学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最近一段时间,在信息化发挥的历史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具备了相当条件的网络系统,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模式上跨出的一大步,但是这个网络系统的技术水平较低,在信息的处理和利用上稍有不足,这方面的设计不是很完善。进行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对这个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对于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以及管理的能力有些不足,所以他们在一部分信息操作方面不是很熟练,导致工作的速度较慢,由于在一部分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纯手工的工作在网络上的操作不是很熟练,这导致了学生的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相对低一点,各个部门被分配去收集信息,较复杂的工作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进程,而且信息数据的精度不是很准确。
五、学生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规划
对学生信息化管理的统一规划要明确,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生化信息管理目标和宏观发展规划,缺乏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对学生信息化统一规范管理的认识,使各级管理部门的自主信息不能准确顺畅的自由沟通,形成了交流障碍,堵塞了信息传播共享的渠道,工作不统一协调,造成“闭门自用”的现象。因为缺少统一规范化的硬性标准,而且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各个部门的知识和信息无法系统化网络化的刻录,使得招生工作、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服务、党员发展、学生奖惩、就业指导、宿舍管理、贫困生资助及教学服务等教育管理综合结合性太差,内部资源得不到共享,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学生信息采集工作难度加大。
参考文献:
[1] 王良莹.基于B/S 架构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03),108-111[D].
[2]赵琴.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7).
[3]谢荣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J].經营管理者,2009,(15).]. 吉林大学 2008 .
[4] 徐丁玎. 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及实践创新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 谢忠新. 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IPO评价模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09(05).
[6] 李恩临,李笑鹿. 基于B/S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 信息技术. 2008(05).
[7] Efrem.G.Mallach.Decision Support And Data Warehouse Systems.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1. 26-36.
[8] Margaret H. Dunham. Data Mining Introductory and Advanced Topics.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0. 16-25.
作者简介:刁玉敏(1966-8),女,汉族,本科学历,安徽六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行政管理,政治面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