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悦玲,姚 娜,孙艳红,赵文化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西 长治 046000)
藻酸双酯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00例临床观察
郑悦玲,姚 娜,孙艳红,赵文化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 观察藻酸双酯钠(PSS)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治疗组(静脉点滴藻酸双酯钠联合口服苯扎贝特组)和对照组(口服苯扎贝特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7±9.2)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6±8.3)岁。治疗组给予藻酸双酯钠注射液100 mL(0.1 g),1次/d,联合苯扎贝特分散片0.2 g/次,2次/d;对照组给予苯扎贝特分散片0.2 g/次,2次/d,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藻酸双脂钠联合苯扎贝特可以明显改善TG、TC、LDL-C、HDL- 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藻酸双酯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藻酸双酯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中心环节是糖代谢紊乱,同时脂肪代谢也出现异常。本文观察藻酸双脂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对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将藻酸双脂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组与苯扎贝特治疗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7.6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4.6年。入组标准:化验空腹血脂TG≥2.26 mmol/L,TC ≥6.22 mmol/L,LDL-C≥4.14 mmol/L和/或HDL-C<1.04 mmol/L[1],所有患者T2DM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及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藻酸双酯钠及苯扎贝特过敏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近3个月内有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1.2 药物
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由牡丹江灵泰药业生产,规格100 mL(0.1 g);苯扎贝特分散片由江苏万高药业生产,规格0.2×24片。
1.3 用药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保留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用药前未使用其他调脂药物及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组给予静脉点滴藻酸双酯钠注射液100 mL(0.1 g),1次/d(滴速≤0.75 mg/kg/h),联合苯扎贝特分散片0.2 g/次,2次/d,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苯扎贝特分散片0.2 g/次,2次/d,14天为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及HDL-C等血脂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恶心、腹痛、胃胀等不良反应发生。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用药14天患者血清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HDL-C较前上升,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s,mmol/L)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01)
组别 时间 TC TG HDL-C LDL-C治疗组治疗前 6.28±0.86 3.78±0.78 1.15±0.41 4.35±0.56治疗后 5.64±0.65▲**1.51±0.27▲▲**1.33±0.38*4.01±0.44**对照组治疗前 6.23±0.73 3.77±0.98 1.14±0.36 4.31±0.57治疗后 5.91±0.66* 2.80±0.78**1.26±0.314.10±0.46*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头痛1例,出现胃部不适1例,均较轻微,给予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有轻度恶心、腹胀2例,给予调整给药时间后症状缓解。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及早发现血脂异常并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及其他危症的发生率。苯扎贝特调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因为激活了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苯扎贝特是PPAR的非选择性的配基,可以激活若干的PPAR亚型。苯扎贝特通过对PPAR的一个亚型PPAR α的激活,从而调控一系列的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产生调脂作用。新近研究发现[2],苯扎贝特可能通过抑制11β-HSD1酶活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治疗代谢综合征,延缓心血管疾病(CVD)的进展。这可能使苯扎贝特在改善糖代谢异常方面,较其同类非诺贝特更具优势,故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其他各型高脂蛋白血症。
藻酸双脂钠是以海藻提取物为基础原料,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团后合成的一种天然制剂,具有强分散乳化性能,属多糖硫酸酯类,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经临床试验,静脉输入藻酸双酯钠降TG效果确切,疗效明显,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临床上对于高TG血症为主的患者,往往采用贝特类调脂药,但起效慢、疗程长。本文入选患者给予藻酸双脂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可在短期内迅速使TG及TC、LDL-C下降,有利于脂毒性的快速解除。藻酸双酯钠的不良反应较少,藻酸双脂钠剂量超过150 mg/d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我们采用藻酸双脂钠注射液100 mg/d联合苯扎贝特分散片组与苯扎贝特分散片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降低TG、TC、LDL-C及升高HDL-C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陆再英.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内科学,2008:799-806.
[2] HiugeA,Tenenbaum A,Maeda N,et al.Effects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ligands,bezafibrate and fenofibrate,on adiponectin level[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7,27(3):635-641.
[3] 任贻军,张宏琳,李建英.藻酸双脂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27-1329.
[4] 戴逢伟,胡 洪,雷光远.藻酸双脂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35例文献分析.中国药师,2009,12(12):1826-1828.
R576
B
ISSN.2095-6681.2015.07.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