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汀结合中医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2015-11-29 03:43
关键词:乌司感染性休克

尉 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乌司他汀结合中医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尉 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汀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为(37.2±0.27)℃、心率(85.6±13.2)次/min、呼吸(16.7±3.07)次/min、白细胞计数(9.2±2.71)×109/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温为(37.9±0.64)℃、心率(104.3±11.7)次/min、呼吸(19.2±4.81)次/min、白细胞计数(12.46±3.55)×109/L,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改善时间(4.03±1.37)天、对照组(6.09±1.67)天,观察组住院时间(22.65±5.89)天、对照组(26.28±5.9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乌司他汀治疗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出现器质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效果。

乌司他汀;治疗;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危及生命重症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该病情在临床治疗中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对症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有关研究指出,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在30%以上[1-2]。此疾病是重症临床治疗中的巨大挑战,当前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局限性较大,疗效较差,所以对患者使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及时康复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乌司他汀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选取我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52.32±6.74)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52.04±6.77)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52.59±6.73)岁。疾病类型:胰腺炎14例、腹腔感染28例、肺部感染19例、伤口感染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临床治疗中有明确感染源的患者;存在全身炎症[3]。②收缩压≤90 mmHg,或者在原基础值上下降幅度≥40 mmHg至少持续时间60 min。③出现全身组织不良情况,比如神经障碍、少尿。④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方案均有较好依从性。

(2)排除标准

①无法救治的临终状态患者。②临床治疗中无法控制的疾病。③神经系统出现严重病变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性疾病使用有效抗生素药物、抗感染药物,对患者休克情况扩容纠正,维持体内液体平衡、水平衡以及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使用呼吸机等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等方面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乌司他汀20万U加入氯化钠20 mL)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5天。

1.4 观察指标[4]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次/min)、呼吸(次/min)、白细胞计数(×109/L)。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对患者体温、心率、呼吸以及白细胞计数进行观察。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对比(±s)

注:两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类 n 体温(℃) 心率(次/ min)呼吸(次/ min)白细胞计数(×109/L)观察组 40治疗前 38.5±0.44132.5±12.624.6±4.38 16.4±3.27治疗后 37.2±0.27 85.6±13.2 16.7±3.07 9.2±2.71对照组 40治疗前 38.4±0.57132.7±12.824.8±4.68 16.8±3.84治疗后 37.9±0.64104.3±11.719.2±4.8112.46±3.55 t 12.635 15.694 8.659 12.587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出院前对患者病情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感染性休克是指有重度脓毒症的患者在给予及时对症治疗后仍然存在低血压情况,同时还会因灌注不足最终导致器官功能出现障碍,此病是全身炎症感染中最特殊的一种疾病类型。祖国中医学认为,感染性休克属于“厥”、“脱”等范畴,均借助针灸、辨证疗法治疗,虽可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血液循环现状,控制血小板凝聚,彻底清除毒素。但由于少数患者不适应该疾病治疗方法,间接导致不良反应出现,降低疾病治愈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非常必要。

乌司他汀是从人体尿液中分离出的糖蛋白,在临床治疗中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以及白细胞计数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且病情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乌司他汀治疗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出现器质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效果。

[1] 徐东升,王发祥,卢 峰,等.乌司他汀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5):448-449.

[2] 杨利勇,杨玉梅.乌司他汀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和D-二骤体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1):60-62.

[3] 曲 丽,侯 鹏.乌司他汀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5):178.

[4] 陈晓兵,李小民,许 铁,等.乌司他汀对内毒素休克兔肿瘤坏死因子-a与白介素6及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971-975.

R969

B

ISSN.2095-6681.2015.07.093.02

猜你喜欢
乌司感染性休克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