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策略探究及有效性分析

2015-11-28 03:03沈欣忆胡雯璟DanielHickey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同伴背景

沈欣忆,胡雯璟,Daniel Hickey

(1.北京师范大学 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京 100875;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布鲁明顿校区教育学院,布鲁明顿 47408)

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策略探究及有效性分析

沈欣忆1,胡雯璟2,Daniel Hickey3

(1.北京师范大学 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京 100875;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布鲁明顿校区教育学院,布鲁明顿 47408)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显现出较大的便利性和优势,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策略来支持课程学习的学生参与并且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基于知识情境化(Situativity)理论和同伴评价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策略包括“认可作业”“同伴推荐”和“提出问题”,以支持在线学习讨论区的开展。希望通过这些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从而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通过对评论的编码,分析这三个策略的有效性,并开展深入讨论,以期为进一步的在线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策略探究提供有益参考。

参与度;学习效果;在线学习;策略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档案袋、合作学习等总是被认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能够让学生深入地参与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把个人的经历和背景与课程知识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接纳和储存。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建构主义式的学习方式,会需要大量的对学习者的支持和反馈,这对于教师来说存在非常大的负担,并且增加了工作量。此外,“不确定性”是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2],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走向并不明确,这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更难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就是因为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讲解性的教学方式,更倾向于事实教学和程序教学。讲授式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是有利的[3]。但是讲授式的教学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众所周知的。比如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这种情况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4]。传统课堂对学生来说认知负荷特别大,并且学生很难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和迁移[5]。

总的来说,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更倾向于建构主义式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而如何解决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带来的两大问题就成了关键:(1)如何减少学习的“不确定性”,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2)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生支持和学生反馈,同时减少教师的工作负荷?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知识情境化(Situativity)理论和同伴评价的方式,并且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设计了一系列策略以支持在线学习的开展,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策略来支持课程学习的学生参与、学生反馈并且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从而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知识情境化理论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锚定角色,让新知识和角色相溶,为角色而服务,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解决问题(1);同伴评价的方式,利用学生之间的评价和交流促进学习和学生支持,同时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解决问题(2)。

二、知识情境化(Situativity)

本文的教学策略是基于知识情境化(Situativity)教学理论而设计的,这跟所谓的建构主义、讲解式的教学、联通主义都有所不同。知识情境化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学习和应用的实际环境中,也就是说每个人需要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和自己的角色、背景和经历结合[6][7]。知识不是单纯存在在书本上的,只有被学生学习、被使用才会具有意义。知识情境化强调学习参与的重要性[8], 认为知识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结果,对社会或者学习活动的参与本身其实就是学习[9]。知识情境化的理论往往被应用在社区学习,或者是兴趣驱动的社会网络构建中。

在表面上看来,知识情境化跟建构主义教学非常相似。两者都是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背景,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或者顺应,对新知识真正的吸纳和掌握,而不是简单的背诵记忆。但是知识情境化更关注社会参与和社会活动,认为知识是社会活动的一个自然结果,知识情境化并没有把社会活动或者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达到知识学习目的的手段,而是作为知识学习本身,而建构主义更倾向于关注学生个体,学生在知识学习前后的变化[10]。

知识情境化与联通主义[11]似乎也有很多相同点,都关注学生之间的联结,学生之间的交互,都关注外部学习过程中外部社会和技术的环境对学习的影响[12]。但是其实两者也是有所区别:联通主义其实表达了适应当前社会结构的一种学习模式,联通主义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一个群体行为。个人的知识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个人的知识被编入各种不同的组织而形成各种知识网络,个人对知识网络做出贡献,而知识网络也会回馈个人知识,提供养分和能量共个人知识的继续成长。所以确切地说,联通主义中,学习者是知识的管道,知识通过一个一个个体流通,从而实现学习。而在知识情境化当中,充分重视学习者的个人学习和对知识的创造,更倾向于关注个人的学习,而社会交互和活动是知识个人知识创造和成长的途径。

三、同伴评价

学习评价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3],评价可以让学习者更深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习者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学习者。除了对学习者有利之外,学习评价对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获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可以以此去调整教学进度[14]。

评价的目的是多元的,评价绝不仅仅是为了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评价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显得更有意义。在评价过程中,学习者不只是一个被评价者,而是一个评价参与者[15]。这些年来,同伴评价备受关注,并且成为评价领域的一个主流[16]。跟教师评价相比,同伴评价并不逊色,甚至带来更多的好处[17]。通过同伴评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吸取他人好的地方,避免他人出现的错误[18],学生在同伴评价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19],感受教师的角色[20]。在同伴评价这个活动中,学习者往往需要去沟通去交流,进行团队的协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同伴评价给予了学生锻炼这些能力的机会[21]。同伴评价让学生能够去了解自己是怎么被评估的,从而更加清晰明确地调整自己的行为[22]。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除了对学生有利之外,同伴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参与度的提升[23]。同伴评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课程的整个评价过程,包括前期的针对性评价、中期的形成性评价和后期的总结性评价。此外,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都可以采用同伴评价的方式,无论是常规的考试,还是探究式学习中的讨论和问题解决。同伴评价还可以作为常规教师评价的一种补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过程,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24],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但是,同伴评价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在理论上同伴评价好处多多,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难度。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同伴评价环境需要较多的时间组织、培训和监控[25]。同伴评价需要教师多次及时快速的反馈,并且反馈需要是建议性的、形成性的,而不是正确与否、教条性的、总结性的,这对教师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研究过程

(一)课程简介

本研究是基于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的一门研究生课程P507“学校评价”开展的,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是Daniel Hickey,课程共有3个模块11个单元,三个模块分别是评价实践、评价原则和评价政策。课程是基于Google Course Builder(1.4版本)的一个平台,平台功能较为简洁,学生可以在平台中创建自己的页面,可以在页面中编辑作业,同时每个创建的页面下方都会自动形成一个讨论区,学生可以在下方对该作业进行评价、提建议或问题。而这个讨论区也成了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和深度交互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依托。

(二)研究对象

课程共有学生20人,其中研究者9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教育工作者6人,他们对学校评估都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学生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所以课程采用在线的形式开展。

(三)研究方法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基于知识情境化(Situativity)理论和同伴评价的方式,针对讨论区学生深入讨论而设计了一系列策略,以支持学生的课程参与和深入学习,这些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在知识学习的时候融入他们个人的背景和经历,让学生在多个层面进行学习的互动[26]。这些策略包括:(1)作业认可(Endorsement),要求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评价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学生的作业,在被评价的学生作业讨论区,结合自己的背景和角色说明为什么认可这个作业,并以amp;为开头开始自己的评论;(2)同伴推荐(Promotion),要求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选出一个他认为最棒的作业,该作业能够给他很多启发,值得推荐,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背景和角色在被评价的学生作业讨论区说明为什么推荐这个作业,并以amp;amp;amp;为开头开始自己的评论;(3)提出问题(Question),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在讨论区提出一个问题,该问题应该和自己的背景和角色以及该单元内容相关,以吸引其他的学习者加入自己的问题探讨,帮助问题解决。

在整个讨论区的活动中,教师也会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或困惑,同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探讨,教师是学习引导者,课程参与者,而不是学习主导者。采用同伴评价的方式开展学习支持,促进同伴交互,打破了教学和评价相分离的常规思维[27][28]。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使得评价能够公正客观,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成果[29]。

整个讨论区有三大策略,并由此产生四种类型的讨论:(1)关于作业认可的评论和讨论;(2)关于优秀作业推荐的评论和讨论;(3)关于提出的问题的讨论;(4)其他的普通评论和讨论。笔者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和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这两个维度对四种类型讨论进行编码,对编码的结果用SPSS分析进行卡方检验,验证这三大策略支持下的评论和普通的评论是否存在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和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这两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从而试图验证这三个策略的有效性。

(四)编码原则

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从0-3打分。0分表示完全和课程内容无关,讨论生活上的一些内容或者是客套寒暄的话语;1分表示跟课程相关,但是跟课程内容无关,比如问一些作业是什么,什么时候提交作业之类的问题;2分跟课程内容相关,但是较为笼统;3分表示跟课程的某个内容或概念的详细探讨。

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从0-1打分。0分表示讨论内容跟学生的背景无关,1分表示讨论内容跟学生的背景相关。

(五)编码信度保证

编码工作由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共同完成。首先,由第一作者编码,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和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这两个角度对每一条评论进行编码,在这里我们把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简称为“内容”,把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简称为“背景”,所以由第一作者完成的第一次编码结果为“内容1”和“背景1”。为了确保编码的信度,在完成第一次编码的两周后,第一作者选取了其中一个单元的评论内容再次进行编码,编码结果为“内容2”和“背景2”,对两次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针对“内容”两次相关系数为0.893,针对“背景”两次相关系数为0.966,相关性系数较高。

为了再次确保信度,第二作者选取其中一个单元对评论内容进行编码。其编码结果为“内容3”和“背景3”,与“内容1”和“背景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内容3”和“内容1”的相关性系数为0.741,“背景3”和“背景1”的相关性系数为0.913,相关性系数依然很高。由此,我们认为编码信度较高,数据具有进一步分析的意义。

五、数据分析和结论

(一)课程总体情况

1.课程整体讨论内容具有较高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如表1所示,整个课程共有896条评论,其中针对课程的某个内容或概念的详细探讨的评论有739条,跟课程内容相关但较为笼统的讨论为86条,两者合起来的评论数目占总评论数目的92%,也就是说整个课程的讨论内容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较高。

表1 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的各个层级评论数量

如下页表2所示,对于课程背景联系紧密度来说,涉及到学生的背景和角色的评论只占总评论数目的32.4%,学生还不习惯在讨论中涉及自己的背景和角色,但是在课后的学生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在讨论中涉及自己的背景可以让他们去较为深入的探讨问题,同时也能深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

表2 课程背景联系紧密度的各个层级评论数量

2.学生在“提出问题”中较为活跃

如表3所示,作业认可评论数为164,占18.3%,推荐优秀作业评论数为93,占10.4%。这跟我们最初的预计是一致的,因为我们要求学生在每周认可两个学生的作业,而选择一个优秀作业进行推荐,从比例上来讲,作业认可评论是推荐优秀作业评论数的两倍是合理的。而评论数量最多的是提出问题评论,共计402,占总评论数量的44.9%,占将近一半的数量,所以学生在“提出问题”部分相对活跃,“提出问题”策略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表3 四类评论的数量

(二)三种策略有效性分析

1.“作业认可”策略能够提升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度,但是不能提升学生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通过对“作业认可”和“普通评论”这两类评论的每个层次的内容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对比(如表4和表5所示),卡方检验结果为0.112>0.05,因此在0、1、2、3每个层次上都无显著差异,所以“作业认可”策略并没有提升学生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表4 卡方检验

表5 “作业认可”和“普通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交叉表

通过对“作业认可”和“普通评论”这两类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对比(如表6所示),在卡方检验结果为0.019<0.05,因此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表7可以看出,在“学生的评论涉及背景”即分数1的维度,“作业认可” 调整后的残差值(Adjusted Residual)为2.3,而“普通评论” 调整后的残差值为-2.3,说明“作业认可”评论中和学生背景相关的评论比率比“普通评论”中和学生背景相关的评论比率显著高,不难得出结论该策略提升了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度。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应用了自己的背景和角色,说明学生已经将知识和角色相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转化能力。

表6 卡方检验

表7 “作业认可”和“普通评论”的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交叉表

2.“同伴推荐”策略能够提升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度,但是不能提升学生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对“同伴推荐”和“普通评论”这两类评论的内容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对比(如表8和下页表9所示),其卡方检验结果为0.111>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0、1、2、3每个层次上都无显著差异,所以“同伴推荐”策略并没有提升学生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表8 卡方检验

表9 “同伴推荐”和“普通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交叉表

通过对“同伴推荐”和“普通评论”这两类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对比(如表10所示),在卡方检验结果为0.006<0.05,因此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表11可以看出,在“学生的评论涉及背景”即分数1的维度,“同伴推荐”调整后的残差值(Adjusted Residual)为2.7,而“普通评论”调整后的残差值为-2.7,所以“同伴推荐”中与学生背景相关的评论的比率比“普通评论”中语学生背景相关的评论的比率显著的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同伴推荐”策略提升了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转化能力。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和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来看,“作业认可”和“同伴推荐”两个策略的效果几乎是等同的。

表10 卡方检验

表11 “同伴推荐”和“普通评论”的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交叉表

3.“提出问题”策略能够提升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度和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对“提出问题”和“普通评论”这两类评论的内容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对比(如表12所示),卡方检验结果为0.000<0.05,因此存在显著差异。观察表13发现,“提出问题”策略支持下的评论,分数为3(针对具体的某个问题或者概念的讨论)和分数为2(跟课程内容相关,但较为笼统)的总和为383,而“普通评论”分数3和分数2的评论数总和是208,“提出问题”评论远远多于“普通评论”。在分数为3的层级,“提出问题”调整后的残差值(Adjusted Residual)是6.2,而“普通评论”调整后的残差值是-6.2,说明“提出问题”中学生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探讨的评论数显著多于“普通评论”,所以“提出问题”策略提升了学生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

表12 卡方检验

表13 “提出问题”和“普通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交叉表

通过对“提出问题”和“普通评论”这两类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对比(如表14所示),卡方检验结果为0.02<0.05,因此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下页表15可以看出,在“学生的评论涉及背景”维度,“提出问题”比“普通评论”显著的多,几乎是3倍,“提出问题”调整后的残差值(Adjusted Residual)为3.1,“普通评论”调整后的残差值为-3.1,说明在“提出问题”评论中跟学生背景相关的评论远远多于“普通评论”中跟学生背景相关的评论,所以“提出问题”策略提升了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度。

表14 卡方检验

表15 “提出问题”和“普通评论”的学生背景联系紧密度交叉表

六、讨论

(一)在讨论区部分,引入适当的策略引导学生讨论

在数据分析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三种策略“作业认可”“同伴推荐”和“提出问题”均提升了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程度,学生在策略的引导下,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加入了自己的背景和角色,用自己的经历去解释新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了知识的正迁移。而“提出问题”除了促使学生使用自己的背景去交流,并且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课程内容,而不是其他生活或者工作的闲杂聊天。由此看出,“提出问题”策略相对来说是最有效的,而“作业认可”和“同伴推荐”策略效果相当,都提升了学生评论的背景联系紧密程度而没有提升学生评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程度。

在现有的各种平台中,几乎都有讨论区功能。然而,在线学习平台中的讨论活动呈现出无序的紊乱状态。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主题的理解程度和表述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可能导致学习者对某个话题的展开散漫凌乱,有的言论模棱两可,有的表述含糊不清,学生难以有序地响应和延展问题,致使讨论效果下降[30]。学生个体得不到发展,在线平台的生长功能也会日益衰退。由此,在学习平台中,科学合理的策略引导可以帮助保持学生认知活动有序开展,保证讨论功能有序运行。

在本研究中,该课程平台不是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而是整合在学生自己创建的页面下方,讨论区是为每位学生每次作业的讨论而设置。尽管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平台稍稍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在讨论区的部分,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学生,保证其沿着学习和研讨的方向进展,而不能任其发挥,往往自生自灭的方式会让讨论区成为学生讨论家常的地方,从而让讨论区变成了平台可有可无的一个功能。

(二)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加入自己的角色和背景

通过编码,我们发现评论中如果涉及学生自身的背景和经历,其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往往很高,也就是说学生在讨论中引入自己的背景和角色可以增加讨论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度。根据知识情境化(Situativity)理论,学生在讨论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识,不是单纯地把知识放进自己的大脑知识库,并且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进行知识应用,让新知识为学生所用。除此之外,在讨论的时候用案例加以解释说明,可以使得探讨更具说服力和意义。所以,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加入自己的角色和背景,除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还能让整个讨论的课程内容相关度提高,提高探讨效率。

(三)同伴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通过统计,11个单元共有896条评论,人均每个单元的评论数为4.07,应该说学生的课程讨论参与度是非常高的。而三个策略引导下的评论数659远远超过普通评价数237,也就是说,学生在策略的引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同伴评价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在课后的学生调查当中,学生表示,他们很喜欢同伴评价这种方式,乐意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他人的作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促进个人的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评价参与者让他们很有归属感,并且他们认为同伴评价是一种较为公平和客观的方式。

七、总结与展望

在线学习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是通过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教室进行网络授课、学习的方式。它作为一种目前比较盛行的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从而引起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今信息时代衍生出的虚拟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也都依托于在线学习的不断发展与演变。首先,在线学习大大改善了我国学习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其次,在线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学习时间、地点都比较灵活,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安排学习[31]。

目前,在线课程正在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多种健康的发展形式,但是同时也暴露了新的弊端——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表现懒散,只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会使用讨论区;学生参与在线活动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动机的影响和支配而偏离学习目标。然而,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在线学习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在线教学效果以及学习结果[32]。因此,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是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知识情境化的视角来看,活动参与本身就是学习过程,如何提升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成为很多研究者的研究重点。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基于知识情境化和同伴评价的理论,设计了“作业认可”“同伴推荐”和“提出问题”等一系列策略。研究数据及结果表明,这三个策略切实提升了在线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从而深化了学生的知识学习。目前,我国的在线学习理论体系研究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取得的成果比较显著。研究者都已经意识到在线学习在减少教育投资、实现终身教育和个别化教育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也拥有庞大的教育市场。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在线学习的理论体系,关注其应用研究及市场价值,加强虚拟技术、移动技术等新技术的植入,重视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

[1][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3] 余文森. 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J]. 教育研究,2001,(5):50-52.

[5] 宋秋前. 课堂教学问题问诊与矫治[J]. 教育研究,2001,(4):47-51.

[6] Greeno, J. G. The situativity of know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1): 5-26.

[7] Brown, J. S., amp; Adler, J. Minds on fire: Open education, the long tail,and learning 2.0[J]. Educause Review, 2008, 43(1):16-32.

[8] Jenkins, H.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M]. Cambridge,MA: MIT Press, 2009.

[9] Greeno, J. G. The situativity of know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1): 5-26.

[10] Hickey, D. T., Rehak, A. Wikifolios and 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for engagement, 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ment in online cours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Hypermedia, 2013, 22 (4):229-263.

[11] Siemens, G.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5, 2(1): 3-10.

[12] Brown, J. S., amp; Adler, J. Minds on fire: Open education, the long tail,and learning 2.0[J]. Educause Review, 2008, 43(1):16-32.

[13][14] Morris, P. The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issues, and policie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5.

[15] Biggs, J. Assessing learning quality: Reconciling institutional, staff,andeducational demands[J].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1996, (21):5-15.

[16] Brown, S., amp; Dove, P. Self and peer assessment. Birmingham[M].England:Standing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991.

[17] Topping, K.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8, 68(3):249-276.

[18] Lai, Y. C. amp; Ng, E. M. W. Using wikis to develop student teachers’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capabilities[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14(1):15-26.

[19] Marcoulides, G., amp; Simkin, M. G. Evaluating student papers: The case for peer review[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1991, (67): 80-83.

[20] Sluijsmans, D. M. A., Brand-Gruwel, S., amp; Van Merrienboer, J. Peer assessment trai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J].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27(5):443-454.

[21] Riley, S. M. Peer responses in an ESL writing class: 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ubsequent draft revision[J].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995, (56):30-31.

[22] Fry, S. A.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eer ma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90,(15):177-189.

[23] Topping, K.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8, 68(3):249-276.

[24] Kulik, J. A., amp; Kulik, C. L. C. Timing of feedback and verbal learning[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8, (58):79-97.

[25] Falchikov, N. Product comparisons and process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peer group and self assessments[J].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86, (11):146-166.

[26] Engle, R. A., amp; Conant, F. R. Guiding principles for fostering productive disciplinary engagement: Explaining an emergent argument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classroom[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2002, 20(4):399-483.

[27] Gee, J. P. Situated language and learning: A critique of traditional schooling[M]. New York: Routledge,2004.

[28] Greeno, J. G., amp; Gresalfi, M. S. Opportunities to learn in practice and identity[A]. Moss, P. , Pullin, D.C. , Gee, J.P. , Haertel, E.H.and Young, L.J., Assessment, equity, and opportunity to learn[C].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170-199.

[29] Cho, M. -H., amp; Jonassen, 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interaction dimension of th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Questionnaire in asynchronous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9, (29):117-138.

[30] 张立新,姚磊.论在线学习论坛的生态治理[J].电化教育研究,2013,(7):22-26.

[31] 章元媛. 在线学习优劣分析及设计选择建议[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2):183-184.

[32] 张蔷. 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沈欣忆: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sxy0710@foxmail.com)。

胡雯璟: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wenjhu@umail.iu.edu)。

Daniel Hickey: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在线教育(dthickey@indiana.edu)。

2014年9月30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Online Context

Shen Xinyi1, Hu Wenjing2, Daniel Hickey3
(1.Research Center of Distanc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 Col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3. School of Educ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Bloomington USA,4740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eb-based instruction has showed its great convenience and advantage. How to use the advantage of web to provide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to support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tudy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Based on the situativity and theory of peer assessment, this research has designe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such as “endorsement”, “promotion”, and “question”,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learning forum. Hope that through thes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enthusiasm, so as to deepe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learning. Through coding the review, this research has also analyzed the validity of these three strategies, and carried out in-depth discussions. Thus, hope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of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Engagement; Learning Performance; Online Learning; Strategy

G434

A

1006—9860(2015)02—0021—08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同伴背景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寻找失散的同伴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