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山谈话”到“安倍谈话”:日本在历史认识上“失去的二十年”*

2015-11-28 22:01黄大慧
现代国际关系 2015年8期
关键词:村山谈话安倍

黄大慧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发展态势长期低迷,经历了经济上“失去的二十年”。实际上,日本在历史认识上同样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从战后50周年发表正视历史的“村山谈话”,到战后70周年发表缺乏诚意的“安倍谈话”,过去20年日本在历史认识上呈现出不断倒退的趋势。特别是第二届安倍政权成立以来,日本国内历史修正主义明显抬头,一系列模糊侵略历史性质、推卸战争责任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行,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究其原因,日本在错误历史认识的轨道上渐行渐远,主要源于其国内政治的日益右倾化。本文拟在回顾“村山谈话”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安倍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并从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视角阐释日本历史认识不断倒退的深层原因。

一、正视历史的“村山谈话”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的对抗淡化,随之原本受到掩盖或者压抑的各种矛盾开始迸发出来。对于日本而言,历史问题在其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何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成为日本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恰在此时,日本政坛经历了大变动,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失去政权,作为“国内冷战”格局的“55年体制”宣告终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发表了正视历史问题的“村山谈话”。“村山谈话”是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正式立场,为其后历届政府所继承,并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一)“河野谈话”与细川的“侵略战争”表态。在“村山谈话”之前,日本政府发表的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以及细川护熙首相承认侵略战争的表态,也是应予关注和肯定的。

1993年8月4日,时任宫泽内阁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对外发表了《内阁官方长官河野洋平关于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的谈话》(即“河野谈话”)①“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关于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的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1993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该谈话承认“慰安妇”的官方性质和强制性质,证实了被送往战场的慰安妇原籍(来自朝鲜半岛的女性占了很大比重)。日本政府表示要对此道歉和反省,并正视这一历史教训,“通过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将这一问题永远铭刻于心,并再一次表明我们绝不重复同样错误的坚定决心”。①“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关于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的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1993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河野谈话”是日本政府尊重历史、承认错误的进步行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就在“河野谈话”发表次日诞生了以细川护熙为首相的八党派联合内阁。细川就任首相后即表示,太平洋战争“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战争”。这是战后日本政府首次明确承认“侵略战争”。但细川迫于国内右翼势力的压力而最终将“侵略战争”改为“侵略性行为”。接下来,在“8·15”例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的讲话中,细川首次表示“对日亚洲近邻的牺牲者表示哀悼”。在施政演说中,细川对于“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等给众多的人们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悲哀”,表示“深刻的反省和道歉”。细川还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我希望再次说明,日本对过去的行动继续怀有悔恨感,它决心要在实现和平与安全的目标中进一步作出贡献”。细川护熙因此成为日本战后第一位诚挚对待历史问题的首相。

“河野谈话”和细川表态显示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积极姿态,并为其后“村山谈话”的发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挥了促进作用。

(二)“村山谈话”。1994年6月,以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为首相的社会党、自民党、先驱新党的联合政权成立。相较其他政党,日本社会党作为“革新阵营”的代表,在历史问题上向来持有积极的立场。因此,村山上台伊始即表示,希望能解决“自民党过去未能解决的战争历史认识等问题”,并将“出台反省过去战争的决议”列入三党联合政权的共同协议。然而,日本国内围绕“不战决议”却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不战决议”全称《以史为训重表和平决心的决议》,早于“村山谈话”两个月由日本国会众议院以不到半数通过,但终因参议院未能按惯例审议通过而导致该决议被搁置。事实上,“不战决议”只是一个模棱两可、泛泛而谈的“决议”。该决议有意回避以道歉、谢罪的形式承担日本所应履行的国家责任,而只是谈到“认识到我国过去进行过的这种行为及给予他国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对之表示深刻的反省”。这份缺少“侵略”、“殖民统治”、“道歉”的所谓“决议”,由于政治势力的纷争尤其是自民党的强烈反对而最终遭遇流产。因此,村山不仅要尽量避免过多地刺激右翼保守势力,还要对“不战决议”进行补救,缓和国内正义力量和邻国的质疑与不满,维持国内政治这架“天平”的平衡,而发表“村山谈话”就成为其合适的选择。

经过日本国内政治以及国内外的复合博弈,在日本宣告投降50周年的1995年8月15日,村山首相终于正式发表了题为《战后五十周年之际》的谈话,即“村山谈话”。“村山谈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日本的战后建设;对历史事实的道歉和反省;村山本人的施政誓言。

第一,村山表示战后日本的建设历经艰辛,“战败后,日本从被战火烧光的情况开始,克服了许多困难,建立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②“村山富市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199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村山还指出,“今天,日本成为和平、富裕的国家,因此我们动辄忘掉这和平之尊贵与其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把战争的悲惨传给年轻一代,以免重演过去的错误。并且要同近邻各国人民携起手来,进一步巩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③“村山富市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199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

第二,村山直面历史事实,并作出道歉和反省。村山表示:“我国在不久前的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上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为了避免以后发生错误,毫无疑问,我们应谦虚地接受历史事实,并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其中,“国策有错误”、“殖民统治”、“侵略”等成为“村山谈话”直面历史的明证。村山对之再次表示了“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并向受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村山还表示,“我国应该立足于过去的深刻反省,排除自以为是的国家主义,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促进国际合作”。①“村山富市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199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第二部分反映了日本政府清算历史罪行和承担战争责任的较为明确的立场和坚定的自信,构成谈话的核心部分,也形成了“侵略”、“殖民统治”、“道歉”、“反省”等关键词语。

第三,村山引用“杖莫如信”这一古语表达其施政理念:“信义就是我施政的根本”。②“村山富市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199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村山决意用信义指导对政治道义的追求,并以行动来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

“村山谈话”是以内阁决议形式发布的正式文件③内阁决议形式,是由内阁决定整个政府意志的程序。在首相主持召开的内阁会议上,由全体阁僚一致决定是其原则。决定事项包括政府提出的法案、中央省厅干部人事安排等。“首相谈话”需要经由内阁会议决定,被定位为政府官方见解。不同于仅由首相决定的“首相的谈话”。,因而不仅仅是村山个人的谈话,也是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正式立场。“村山谈话”有两个著名的“第一次”:第一次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代表政府发表如此完整的文件;第一次认定过去实行了错误的国策并明言侵略。“村山谈话”的发表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最为深刻的反省,是战后日本政治走到十字路口时发表的一份关键谈话,④步平:“彻底反省侵略历史才有光明未来”,《人民日报》,2015年3月23日。也成为了日本21世纪亚洲外交的基本理念。⑤[日]村山富市、[日]佐高信著,陈应和译:《“村山谈话”到底是什么?》,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009页。对此,我们要予以肯定。

但是,“村山谈话”实际上是政治妥协乃至退让的产物,在历史认识上有着鲜明的“现实性”特点。一是村山曾一度考虑以“国会决议”的方式发表这一份谈话,但在内阁讨论中多数意见认为以“总理大臣”名义代表政府发表更为慎重和严肃,但这实际上是历史认识的一种倒退。二是由社会党、自民党和先驱新党三党成立的“50年问题工作委员会”在商议如何处理战后问题时,有人主张使用“侵略战争”,也有人主张使用“侵略行为”。最终,村山归纳为“侵略”两个字,有关“侵略”的性质认知和表述模糊化了。三是在“村山谈话”中,把“侵略”和“殖民统治”结合在一起,而拒绝使用“侵略战争”的说法,这种暧昧做法实质上是一种退让。⑥[日]浦野起央:“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几个层次分析”,《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7期,第86页。

总体来看,“村山谈话”是日本政府就侵略殖民历史向亚洲受害国人民作出的郑重表态和承诺,⑦杨依军、徐栋诚:“外交部:‘村山谈话’是日本政府的承诺”,《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1月30日。反映了日本政府对政治道义的维护和追求,具有显著的历史性意义。该谈话也成为日本的国家方针——日本曾经侵略亚洲各国并实施殖民统治是不争的历史事实,⑧“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日本侵略亚洲各国是史实”,http://japan.people.com.cn/n/2015/0521/c35469-27037778.html.(上网时间:2015年8月1日)在日本国家政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村山谈话”使得历史问题有了比较好的结论,日本也因此得以翻开新的一页。⑨“村山富市:对安保法案有强烈危机感”,http://japan.people.com.cn/n/2015/0730/c35469-27383672.html.(上网时间:2015年7月30日)它奠定了日本此后各届政府承认战争事实和承担战争责任的立场基调,因而也获得了亚洲各国的尊重和赞同而成为日本历史观演变史中的里程碑式讲话之一。

二、缺乏诚意的“安倍谈话”

2012年12月,下台3年多的自民党重新夺回政权,安倍晋三再度登上首相宝座。安倍作为一个历史修正主义者,上台伊始就试图改变“村山谈话”等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正式见解。安倍不愿沿袭此前关于历史问题的一系列表述,并多次表示要发表自己的“面向未来”的“谈话”。

(一)“21世纪构想恳谈会”报告。2015年2月19日,为了制定战后70周年的“安倍谈话”,日本政府设立了由16名成员组成的首相私人咨询机构——“回首20世纪,构想21世纪世界秩序和日本作用有识者恳谈会”,简称“21世纪构想恳谈会”。该恳谈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定于8月份前拿出研讨结果,作为起草“安倍谈话”的的参考和“蓝本”。2月25日,第一次恳谈会会议在首相官邸召开,安倍首相也出席会议。安倍为恳谈会提出五个讨论要点:(1)应从20世纪历史中汲取的教训;(2)对战后日本和平主义、经济发展、国际贡献的评价;(3)战后70年与欧美、澳大利亚等国,特别是与中国、韩国为首的亚洲诸国的和解之路;(4)对21世纪亚洲和世界的远景畅想与日本的贡献;(5)举出战后70年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从这五点建议来看,安倍摆出了强调“面向未来”的姿态。于是,即将发表的“安倍谈话”将如何评价日本的战争历史,成为日本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

2015年8月6日,“21世纪构想恳谈会”经过7次会议认真讨论,最终形成报告并提交安倍首相。从报告的内容来看,显然是以安倍当初提出的“20世纪的教训”、“战后日本的历程”等论点构成全文。不过,该报告最突出的要点还是历史认识问题,其大部分篇幅也被历史认识有关内容占据。是否将“前次大战”视为“侵略”,贯穿整个恳谈会会议,并引发委员们尖锐对立。其争论的结果,一方面在报告中明确写入“侵略”,另一方面在脚注中写明部分委员对于使用“侵略”一词存在不同意见。①在脚注中提出的三个理由是:在国际法上,“侵略”的定义尚未确定;即使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将“九一八事变”之后的行动定义为“侵略”也存在不同意见;在其他国家也实施了同样行动的背景下,不同意仅仅将日本的行为定义为“侵略”。需要说明的是,该报告通篇只有这样一个脚注。

该报告首先指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惨战祸,国际舆论倾向于和平主义,主要国家签订了“不战条约”和“裁军条约”。在此基础上,该报告认为,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脱离了战争非法化的潮流”,是一种侵略,是破坏国际秩序的开端。报告明确指出,满洲事变以后的日本,“扩大了对大陆的侵略,误判了世界大势,轻率的战争给以亚洲国家为主的各国造成了诸多损害”。报告认为,殖民统治从193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益严酷,并称“不得不说(导致这些的)日本政府和军方领导人的责任确实很大”。由此可见,报告不仅明确承认“九一八事变”是“侵略”,而且将战后50年“村山谈话”等谈话中表述模糊的侵略时期等历史认识明确化。也就是说,与“村山谈话”中“我国在不久前的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相比,该报告更加明确地说出了日本应该反省的对象。

此外,该报告称“日本宣称为了解放亚洲而战的国家政策并不正确”,这排除了“圣战论”,还可以“起到约束政治家讲话不守规矩的效果”。②[日]“报告的历史观应反映在首相谈话中”,《日本经济新闻》,2015年8月13日。

该报告除了承认“侵略”,还纳入了“村山谈话”中的“痛切反省”表述。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道歉”这一关键词没有明确出现在这份报告中。实际上报告避谈“道歉”,并且认为谢罪不是“单方的努力”。它指出,日本“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与中国、韩国的和解,在强调“加害者秉持真诚的态度补偿受害者是大前提”的同时,也敦促受害者一方应抱有“宽容之心”。在恳谈会讨论中,大多数意见认为“无需谢罪”。

这份报告还对日本在战后70年的历程给予肯定评价: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在以和平、法治为前提的国际体系中,日本是“忠实地走过来的国家之一”。不过,报告要求日本在安保领域做出更多的国际贡献。

关于日本与世界各国和解的道路,该报告赞扬日美关系“是少有的获得成功的双边关系”。与此同时,报告称日中“双方的想法70年里没有充分达成一致”,日韩“和解至今未能实现”。其中还将未能很好地与中韩和解的责任,理解为中韩两国没有像美国等国家一样抱着合作和面向未来的态度;指责“中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朴槿惠政权没有看到与日本理性交往的意义”,导致中韩两国与日本的和解无法取得进展。而对于真正阻碍和解的“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等日方原因,该报告却几乎完全没有提及。它还联系中国的军费增加,要求重新研究日本防卫费被限制在“国民生产总值(GNP)1%以内”的规定。

(二)“安倍谈话”的内容及实质。“安倍谈话”最终于2015年8月14日正式公开发表。整个“安倍谈话”的篇幅超过三千字,囊括了对战争的回顾与反思、对日本未来国家走向的寄望以及施政方针等方面的内容。该谈话基本上遵循了“村山谈话”、“小泉谈话”的历史认识原则和精神,写入“侵略”、“殖民统治”、“道歉”、“反省”等关键词语,表面上正视了历史问题,但在实际上却离人们的普遍期望有很大的距离。

系统的涌现理论为企业跨越实体边界与价值共创者组成的价值共创体系的整体属性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本文从涌现理论出发,针对超竞争环境中企业价值共创体系的运行特点,以是否保持企业价值共创体系的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为评价标准,对企业的价值共创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建立企业价值共创体系的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当前复杂环境下的企业价值共创体系评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从内容上看,“安倍谈话”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战争的回顾。安倍先是指出日本实现近代化的背景和动力,即19世纪波及到亚洲的西方殖民统治及其给日本带来的危机感和实现近代化的动力,以及欧美各国推动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对日本经济乃至国策带来的沉重压力。可见,安倍一开始便试图将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置于全球历史的背景之下。由此,安倍故意忽视了当时国内右翼政治势力将日本带上军国主义统治和对外侵略殖民道路的事实,甚至表示“日本是被迫走上这一道路的,并为此受害深重”,这颠倒了受害和加害的关系。安倍还提到了“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处在殖民统治之下的亚洲和非洲的人们”,①“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不仅否认了日俄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对中国造成的深重伤害,还以“鼓舞亚非反殖民斗争”为名美化这场战争。安倍表示“人们渴望和平,创立国际联盟,创造出不战条约,诞生出使战争本身违法化的新的国际社会潮流。”②“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实际上,日本违背了此点: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退出国际联盟,并对中国进行武装入侵和殖民统治。作为对战争回顾的总结,安倍表示“日本战败了”。③“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安倍在此省略了日本进行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过程,并没有直观地认识这段历史。

其次是对战争的“反思”。在这一部分中,安倍对战争进行了反思,也是“安倍谈话”的核心内容。安倍表达了对死难者的痛惜和哀悼之意,“正当战后七十周年之际,我在国内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地鞠躬,并表示痛惜,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④“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 15日)安倍指出,“在如此重大损失之上,才有现在的和平。这就是战后日本的出发点。”⑤“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 15日)安倍表示今后将继续贯彻和平国家道路这一方针,坚持历代内阁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对此,我们也要看到安倍转移问题焦点、淡化战争责任的企图和行为。安倍还提到许多无辜平民的受苦和遇难是由于“战斗”和“粮食不足”,从而回避了日军进行大屠杀的事实,间接地否认了日军屠杀平民的残暴行径。该谈话也始终没有正视“慰安妇”问题,只是提到“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⑥“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 15日)。而且,在第三部分中,安倍也保持了类似的表述。⑦即“我们继续将在二十世纪的战争期间众多女性的尊严与名誉遭受严重伤害的过去铭刻在心。”

关于“侵略”和“殖民统治”,安倍只是使用了“事变、侵略、战争”和“应该永远跟殖民统治告别”⑧“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这样的表述,对日本侵略和殖民行为的表述故意抽象化、模糊化,继续其一贯的“侵略未定”论调。关于“道歉”和“反省”,安倍表示“我国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⑨“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安倍所谈的是“我国”而非他自己和此届内阁。安倍以回顾历届日本历史认识立场的方式表达了“反省”和“道歉”,他也没有具体指出向谁道歉、为何道歉,“那场战争中的行为”亦不知所云。

值得注意的还有,安倍强调“我们将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韩国、中国等亚洲邻居人民走过的苦难历史铭刻在心”。[10]“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其中,安倍不仅将中国放在最后进行表述,更为重要的是将台湾与中国并列提出,这违背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承诺。

再次是日本未来的国家走向。安倍在这一部分中指出,“将历史的教训深深地铭刻在心,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而尽力”,①“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具体包括“以实力打开僵局”、“慰安妇”问题、“挑战国际秩序”等方面的内容。

安倍首先强调“值此战后七十年之际,我国向致力于和解的所有国家、所有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表示感谢的同时,代表战争施害者的安倍内阁添加了“感谢”条件——“致力于和解”,其意旨在对中韩等国进行差别化对待,借以逃避战争责任。安倍也企图摆脱战后体制,破除“自虐史观”,认为战后世代人数已经超过总人口的80%,日本不能陷入继续道歉的宿命。

安倍还在谈话中间接表达了牵制中国的意图,将中国视为“国际秩序挑战者”,②“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http://www.cn.emb-japan.go.jp/bilateral/bunken_2015danwa.htm.(上网时间:2015年 8月 15日)并予以不断地敲打。在争端解决方面,安倍认为应该尊重法治,使用和平与外交的方式而非实力。在经济方面,安倍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名,暗示对中国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施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担忧和质疑。③今年亚投行的成立,日本响应美国的号召质疑亚投行的透明问题,妄言其是中国为实现本国利益的一言堂;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也始终将其认定为是中国要控制地区经济的表现。参见周生升:“‘安倍谈话’暗暗敲打中国,实则一份精心制作的施政报告”,http://www.thepaper.cn/www/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364499_1.(上网时间:2015年8月16日)在“价值观外交”方面,安倍指出“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自由、民主主义、人权这些基本价值,与共享该价值的国家携手并进”,大力宣扬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政治价值观念,并以此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形成包围中国的“价值观同盟”。此外,安倍谈话最后落到了他竭力主张的“积极和平主义”上。安倍强调“我们将高举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帜,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多贡献”。这乍看上去寥寥数语,其实却颇具内涵和象征意义,是“安倍谈话”的核心之所在。如果说“村山谈话”旨在“以史为鉴”,那么“安倍谈话”则以“面向未来”为志向。安倍就是要藉发表“安倍谈话”之机,使日本明确“告别战后”,“堂堂正正”踏上“正常国家化”之路。

安倍此次发表谈话反映了日本传统的“亚洲中心观”。安倍无论是在谈话中对日俄战争的表述,还是在谈话发表后的记者会上,都强调对中国和韩国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⑧“日媒:安倍需正视历史 该道歉就道歉”,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5/0816/906541.shtml.(上网时间:2015年8月16日)均是用“从上往下的视线”对待东亚邻国,发起了在历史问题上的“逆袭”。

事实证明,安倍对于历史问题立场的意义认识已经大幅度衰减,历史问题成了日本政府拨弄是非、混淆视听的一个权宜工具。“安倍谈话”意在漂白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掩盖历史真相,逃避历史责任,进而从侧面为当前最为棘手的安保政策扫除障碍,以更快实现“摆脱战后体制”的目标定位。⑨张勇、吴怀中:“看清‘安倍谈话’的伏笔:‘金蝉脱壳’”,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816/c1002-27468932.html.(上网时间:2015年8月16日)由此也可看出实现日本与东亚邻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和解尚需时日。

三、历史认识倒退背后的政治右倾化

“村山谈话”发表以来的20年,日本在错误历史认识的轨道上渐行渐远,主要缘于其国内政治的日益右倾化。

右倾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日本社会由来已久,甚至可追溯至战后较早时期。①内田健三、「日本の右傾化状況を分析する用語集」、『現代用語の基礎知識』、自由国民社版、1983年、第1-7頁。上世纪80年代初期,已经成为超级经济大国的日本,提出要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并欲在国际社会争做“政治大国”,日本政治由此正式拉开了右倾化的帷幕。冷战结束后,随着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日本政治的右倾化趋势明显增强。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在日本政界开始占据上风并对日本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日本政治越发浓厚的右倾化现象,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甚至招致了盟友美国的批评和警觉。

谈及日本政治的右倾化,首先应当关注执政的自民党的右倾化问题。自民党作为保守政党,近60年来长期把持日本政权。自民党原本是一个派系联合体,党内各派林立。自民党内议员依其政治立场,可划分为“右派”(“鹰派”)和“自由派”(“鸽派”)。两者主要区别源于对待被称为“和平宪法”的《日本国宪法》的立场。“自由派”主张维护宪法所体现的战后价值,而“右派”则主张“修改宪法”或“制定自主宪法”。长期以来,自民党内部主要是“自由派”掌握主导权,尤其在宪法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上,“右派”基本上处于守势。

然而,进入21世纪后,日本社会和政党制度的变化,促使自民党本身也发生很大的变化。2001年,小泉纯一郎在自民党党首选举中战胜桥本龙太郎,标志着党内“右派”取代“自由派”,开始掌握主导权。同时,也预示着自民党激烈派系斗争和利益诱导型政治时代的终结。尔后,在新的“大众迎合主义”时代,自民党很快蜕变成了“选举专业政党”。②中北浩爾、『自民党政治の変容』、NHK出版、2014年、第208-226頁。小泉高举新自由主义改革大旗,在“剧场政治”的舞台上长袖善舞,赢得了较高的支持率,连续执政5年有余。而安倍晋三效仿小泉,打着强调民族主义的“美丽国家日本”的招牌,倡导修改宪法,动员“草根保守”阶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2006年,安倍初登相位后,不仅公开倡导修改宪法,而且启动了修宪程序,开了战后历任首相之先河。与此同时,还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修改了否定军国主义、确定战后教育根本理念的《教育基本法》等。可以说,安倍在其短暂的一年任期内,在“摆脱战后体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2009年,自民党的竞争对手、同为保守党的民主党,高举“改革”大旗,并赢得大选,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民主党对外主张“日美对等”、“东亚共同体”,尤其明确表示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一时大权旁落的自民党,为了标明与民主党的不同,转而更加凸显自身的保守色彩,以迎合日益保守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选民。冷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增长停滞、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焦虑不安,无形中为狭隘民族主义的迸发提供了温床。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在日本造成很大的震动,甚至有人惊呼“经济战败”。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是许多日本人不愿看到、更是难以接受的。无独有偶,恰在此时,中日钓鱼岛争端骤然升级。从钓鱼岛“撞船事件”,到“石原购岛”闹剧,再到钓鱼岛“国有化”,中日关系呈急剧恶化趋势。于是,日本右翼势力、自民党内的右派以及部分反华媒体,趁机抓住“中国因素”,大肆渲染“中国威胁”。他们将历史问题、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以及自身相对实力衰落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制造来自中国的所谓“外压”。就这样,在日本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愈演愈烈。一时间,日本社会沉渣泛起,各种政治势力竞相“争右”。一些极右政党的出现并受到追捧,客观上促使自民党越发向右倾斜,日本政坛出现了右翼势力集结倾向。

需要特别指出的,由一些文化人和专家学者所构成的“文化右翼”,在日本政治右倾化过程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化右翼由右翼的文化人和专家学者构成,他们组织各种右翼学术团体,利用大众传媒等多种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右翼政治主张,极具欺骗性和煽动力,成为日本社会的最大毒瘤。在历史问题上,甚至叫嚣要打“历史战”,说什么“主战场”在美国,“主敌”是中国。①産経新聞社編、『歴史戦』、産経新聞出版、1994年、第193-219頁。在当今日本社会,政坛、文化和民间三个层次的右翼势力正在形成一种共生与呼应关系,并且右翼的许多政治主张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日本政府的政策。

正是在此情况下,日本国内批评和反对皇国史观的人越来越少、伸张正义的势力越来越弱,对向战争责任谢罪感到厌倦的人越来越多。概而言之,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国内舆论已由以往分裂状态逐步趋向统一,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开始认同右翼政客的历史主张。②这仅从日本民众对战后70年"安倍谈话"的反应便可窥一斑--多家媒体调查显示,日本多数民众表示赞成。例如,根据日本共同社于2015年8月14、15日实施的舆论调查,对于安倍谈话表示肯定的受访者为44.2%,不予肯定的为37.0%。同时,安倍内阁支持率也上升了5.5个百分点。“44.2%的日本人对安倍战后70周年谈话表示肯定”,共同网,2015年8月15日,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5/08/103462.html(上网时间:2015年8月15日)。那种认为右翼政客在日本不受欢迎的言论,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今日本社会的误读。

安倍现政权吸收多位思想上右倾色彩浓重的人士入阁,说安倍政权是日本最右翼的政权一点也不为过。保守意识浓厚的安倍再度执政以来,日本的右翼势力空前活跃,气焰更加嚣张。在历史问题上,安倍大搞历史修正主义,一系列模糊侵略历史性质,淡化历史问题的言行,令国际社会颇为震惊。事实上,安倍在历史问题上向来缺乏反省之意。早在第一届安倍内阁时期,他就抛出“侵略定义未定论”。此后,他一再对此进行辩解,称学术界对侵略定义存在各种讨论,政治家不应介入。安倍还公然质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竭力为甲级战犯辩解。他多次声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不是罪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的审判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单方面定罪。对铁证如山的慰安妇问题,安倍政权屡屡表示存疑,甚至图谋推翻。当然,安倍更是积极主张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认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当然的,这是首相的责任。”

可以说,安倍晋三两次问鼎相位,标志着新生代保守派政治家群体开始执掌新世纪的日本。以安倍为代表的这群日本政要,不愿探讨和反思日本对亚洲邻国犯下的滔天大罪,而是反对“自虐史观”,强调所谓的民族精神和自豪感。当他们崛起成为日本政界的中流砥柱之时,整个政坛的右倾也就难以避免了。

安倍政权不仅在历史问题上严重倒退,更有甚者,还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的幌子,致力于“摆脱战后体制”,试图做出更大的“国际贡献”。2014年7月1日,安倍政府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这意味着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安倍政权还试图在国会通过一系列相关“安保法案”。由此,日本的国家形态将发生巨大变化,亦即日本将由“和平国家”转为“战争国家”。因此,人们有理由对日本是否偏离战后和平发展轨道抱有疑虑和警惕。

冷战结束后的20年,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同时,日本在历史认识上同样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我们看到,从“村山谈话”到“安倍谈话”,日本在历史认识上不断倒退。日本与中韩等东亚邻国之间的历史隔阂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弭,反倒由于日本方面的历史修正主义日盛而不断加深。历史问题已经成为日本发展与邻国关系的严重障碍和沉重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的当务之急是要弥补“失去的二十年”,与其说是经济上的,不如说更是历史上的。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对于日本来说,这是实现历史和解、卸下历史包袱的关键节点和宝贵机遇。日本只有正视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战争,真诚对待历史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才能同亚洲邻国实现真正和解,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

猜你喜欢
村山谈话安倍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
中日専門家が見た「習——安倍会談」
拜访日本前首相
拜访日本前首相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村山的理想
村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