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伟 金蓬勃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特别保护和照顾;另外,这一时期是个体心理行为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儿科护士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于工作过程中的形势也越来越迫切。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 儿科护理 应用
人文关怀,发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最早研究关怀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学家莱宁格(Madeleine Leininger)。莱宁格指出,以文化为基础的护理关怀是有效地促进和维持健康,从疾病和残疾中康复的关键因素。护理作为一个跨文化关怀专业,能够为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提供护理关怀。此外,曾经做过护士的吉恩·华森(Jean Watson)认为护理的中心思想是关怀。华森的理论以人本主义价值体系为基础,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导引出的关怀因素为核心。她认为人本主义哲学和其价值体系是护士科学照顾的基础,为此护士需要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儿童的身心发育是个体心理行为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人文关怀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更为重要。
1 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儿科护理的必要性
儿科护理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是儿童。儿童时期的心理发育对于个体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点变化比较大,例如同样一个护理操作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患儿的配合理解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患儿都为独生子女,是全家的焦点;一人生病全家担心。
因此,儿科护理不仅要面对患兒的身心需求,还要兼顾家长的心理疏导。由此可见,儿科护士除了掌握相关疾病的护理,还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始终:掌握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发育特点,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和保障护理人员护理操作顺利进行。
2 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患儿家长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当儿童患病时,家长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心神不宁。因此,对于家长应用人文关怀提供一定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与家长沟通时应考虑到家长的社会背景和接受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说话的速度要缓慢,吐字要清晰;对于一些关键的内容,必要时要复述以了解家长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同时,护士应掌握并应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减轻其焦虑情绪的同时促进了家长对护士的信任和依赖。
3 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儿童
3.1 新生儿期的患儿对母亲或照顾者的依赖性特别强。除了满足患儿的生理需求外,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触摸、说话、怀抱等对于新生儿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刺激。尽可能由一个护士提供持续性护理,有可能的话,可提供父母与孩子的接触。婴儿期的患儿已经熟悉了母亲的面孔,尤其是6个月以后的婴儿,能认识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依恋性很强。此期应尽可能让母亲照护婴儿,以减少彼此分离,以免婴儿产生分离性焦虑。护士在做护理操作时,应尽快完成,操作结束后给予安抚。如果母亲不在患儿身边,护士要提供适当的感官刺激,协助动作训练,维持患儿正常的发育。
3.2 幼儿期的儿童已经有自我概念和反抗意识。护士要理解儿童的一些退化行为并向父母解释,例如已能控制大小便的儿童重新出现尿床。与儿童父母沟通以理解一些非言语行为的意义并尽可能保持儿童在家中的一些习惯。鼓励父母留下一些玩具或儿童喜欢的一些心理安慰性的物品,例如安抚奶嘴、布娃娃等。
学龄前期的儿童最害怕身体完整性受损,疼痛和流血往往是他们最恐惧的。鼓励患儿配合护理操作,要及时表扬并可作为其他患儿的正面典型,以增强自信心;维持患儿的身体完整性安全感,如拔出静脉针后要立即粘贴好胶布以避免穿刺口暴露;若需要手术要告诉患儿准确的部位,并向其保证不会损伤其他部分和手术过程中不会剧烈疼痛,以减少其不必要的害怕,维持其安全感。
3.3学龄期的儿童因为住院,最容易产生孤独的情绪和担心影响学习的心理。此期要在适当的时机鼓励患儿同学探访,并引导患儿坚持学习。所有的护理活动都应对患儿解释操作的意义、过程和结果,并鼓励患儿参与其中,使其接受护理操作并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青少年期的患儿往往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外在形象甚至超过疾病本身,离开了熟悉的同伴也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对于这个年龄段的患儿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以成人的身份对待他们;多与患儿沟通和交流并取得其信任,耐心倾听并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做任何护理操作前给予充分的解释,取得患儿的理解和配合。
总之,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变化比较多,更需要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因此,在工作中处处体现以儿童心理发育和心理需求为前提的人文关怀理念,提供以不同社会背景儿童家长的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护理措施,必将对儿科护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ininger.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Cultural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lity [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1984,1(4):175-181.
[2] Watson J.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 [M].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9:254.
[3]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43(6):540.
[4]沈晓明, 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3-37.
[5]崔淼.儿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