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兰
现代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谈论到写作的一般心理过程主要分三大步:一是积累材料;二是产生动机,选材、组材;三是运用语句表达内容。大量的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都可以证明:习作需要灵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习作的灵感由习作兴趣和习作欲望组成。作文训练时,老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积蓄和潜在的知识储备,用老师的真情拨动孩子们的情感的心弦,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作情感的冲动。积蓄了足够的情感,便会萌发灵感,便有了“一吐为快”抒发、表达的意愿,即有了写作的动机。对于小学生而言,强迫学生写缺乏灵感的习作,那只是一种为了应付、交差的无病呻吟,它缺乏习作要求中最基本的真情实感和生命的活力。这样的习作让人感觉乏味,也失去了习作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的论断虽然不失它的偏颇之处,但细细琢磨,也还是可以发现它注重写作过程中灵感重要性的合理之处。“妙手偶得”的说法,指的就是习作过程中灵感产生的重要性。当然,“文章天成”的说法是应该摒弃的,因为习作的灵感也是建立在积累、观察与感悟的基础上。上乘的习作,除了需要习作时的灵感,还离不开人们对语言文字的大量积累和对生活长时间的仔细观察与感悟,正如古人所说写作要“厚积薄发”。
学生课堂习作灵感的激发,是小学语文习作指导过程中最不应该忽视的方面。它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设身处地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用自己与学生的真情交流,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习作灵感,“情动而辞发”写出上乘的作品。
对于《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样一个许多人写过千百遍的主题进行习作指导,我是在学生学完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后进行的。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高效的习作状态,我首先设置了“母亲节为妈妈赠言”的环节。
“老师,假如母亲节到了,你会为你的母亲写一些什么话呢?”
学生这句石破天惊的问话,让我心头为之一震。刹那间,多年来埋藏的自己心中对母亲的千言万语一齐涌向心头。我稍微思索一下,理清自己的思绪,在所有孩子期待的眼神中,转过身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缓缓地写下了这样两句话:
斑斑的银丝是女儿心头最沉重的牵挂;
点点的星光是远方游子最真诚的祝福!
此时,我知道是学生无意的一句问话激起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尽管这思念与灵感中也包含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同时,我也深深地明白,学生此时的习作也需要灵感,而这份可贵的灵感正等待着我去激发。
我还发现,学生这句无意的问话是把自己放在和老师平等的位置上有感而问的。在他们的眼睛里,老师和他们一样,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一定要给自己的母亲捎去自己最深情的祝福。
因势利导,把握学情,是激发学生灵感过程中必须把握的火候。灵感激发的过程中,我把自己常年漂泊在外无法照料自己年迈母亲的愧疚如实地对孩子们说了出来,特别提到了每次回家、离家时,母亲在寒风之中接送我时的情景。
学生灵感的激发离不开教师真情的表述。寒风中,母亲那随风飘舞的白发;田地里,母亲那矮小瘦弱的身影;耳边回荡的母亲那声声叮咛,还有无数次母亲上下打量我时,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庞,以及无数次母亲那翘首盼儿归的焦急情形,都深深打动了孩子们。我是红着眼睛向孩子们叙述自己的切身感受,孩子们也是含着眼泪听完我的叙述的。
用孩子的灵感激发孩子的灵感,也是习作过程中对学生灵感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真情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也极大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灵感。习作中,为了让孩子把自己这份珍贵的灵感忠实、有效地记录下来,我先让孩子们把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内容,浓缩为一两句话写下来,然后在全班读一读。接着,把自己回想到母亲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说给同学听,以此来实现学生灵感由“点”到“面”的结合。趁着灵感,尽快进入写作,也是学生灵感被激发以后,习作成败的关键。在《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中,我用自己切实的感受,把学生的灵感激发出来以后,让学生马上进入写作状态,并留给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忠实地把自己想到的记录下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习作效果。
情感的调动与灵感的激发,不仅是学生习作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性感染和熏陶的需要。空洞的说教,是写不出上乘之作的,除了能够养成学生虚伪的劣根之外再无其他。文章的真情实感,是习作的灵魂之所在,也是习作教学所赋予的神圣职责。
文章的真情实感需要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而习作的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习作灵感。在习作指导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习作灵感,把对学生习作灵感的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就会少一些空洞的说教,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如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斑斓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