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蕊,曹玉玲,冀 璐
(1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血管与风湿免疫科,山西 太原 030013,zyl3212@sina.com;2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1)
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对医务人员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亚蕊1,曹玉玲1,冀 璐2
(1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血管与风湿免疫科,山西 太原 030013,zyl3212@sina.com;2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探讨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对医务人员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选取在我校学习的200例医务人员,按照对医患沟通课程学习前后分为授课前组和授课后组,分别于学习前后对两组医务人员进行SAS评分及问卷调查。结果 与授课前组相比,授课后组医务人员认为通过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有益于培养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以及防范医患矛盾(P<0.05)。授课后组SAS评分为(34.50±6.88),明显低于授课前组SAS评分(45.51±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2,P<0.01)。结论
医患沟通课程;医务人员;焦虑自评量表;应用价值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避免医患冲突、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焦虑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焦虑自评量表(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人群的主观感受。本研究选取到山西医科大学(以下称我校)学习的200例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SAS探讨在医务人员中进行医患沟通课程学习的价值,对进一步开展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4年6月至7月来我校学习的医务人员200人。按照学习前后分为授课前组和授课后组。其中,男性109人,女性91人,平均年龄(31.29±5.7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选取在医疗工作中因医疗纠纷及医患矛盾而感到精神紧张及工作压力大的医务人员。排除标准:排除因自身身体因素、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工作负荷、晋升因素等所引起的精神紧张及焦虑情绪的医务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问卷设计。
依据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重要性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授课前及授课后集中发放,要求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本次问卷调查共4个条目,每个问题有2个备选答案,即同意、不同意,均为客观测试题,对授课前后各组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被试者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答案。问卷内容包括:是否适应医学教育,是否培养沟通意识,是否提高沟通技巧,是否防范医患矛盾。在学习医患沟通课程前,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96%。经过一个星期的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同样发出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97%。
1.2.2 SAS评分。
焦虑是指对没有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或对于将来未发生事件的内心不安和无根据的恐惧,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焦虑自评量表(SAS)是一个包括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可用于反映焦虑情感。每一量表有20道题,回答前要仔细阅读每一道题,把意思弄明白,在适当的方格里划“√”。[2]SAS-20个项目的各项得分相加,即得总粗分,经过换算成标准总分(粗分×1.25)。标准分小于40分为正常,40~60分为中等焦虑,大于60分为严重焦虑。[3]学习前后对两组学员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测定其标准分 ,SAS由学员自己填写,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学员学习前后对医患沟通课程认识比较
授课前77.6%的医务人员认为学习该课程可培养沟通意识;76.0%认为学习该课程可提高沟通技巧; 72.4%认为学习该课程可防范医患矛盾。授课后87.6%认为可培养沟通意识;80.9%认为可提高沟通技巧;85.0%认为该课程可防范医患矛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组医务人员认为通过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有益于培养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以及防范医患矛盾的发生。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学员对医患沟通课程学习前后认识的比较
2.2 学员学习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授课后组SAS评分(34.50±6.88),明显低于授课前组SAS评分为(45.51±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2,P<0.01)。见表2。
表2 学员学习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中国医师协会调查表明,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所致。[3]受到来自周围紧张医疗环境的影响,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担心、忧虑及紧张,不仅影响日常的工作,甚至进一步恶化紧张的医患关系,导致医患矛盾事件频发。
3.1 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目的
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之间在诊疗过程中的一种行为方式,目的是:第一,能够高效的询问病史,收集与疾病密切相关的信息,提供疾病的诊断依据;第二,医患沟通是先“沟”而后能“通”,使患者对医生增加信任度,有效配合医生,促进双方合作;第三,便于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与患者交流诊疗方案,满足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并维护好患者自身的知情同意权;第四,通过沟通可以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最终目的是使广大的医务人员重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医患沟通的原则及技巧,减少医患纠纷,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3.2 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学要求中指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加强沟通和交流;尊重生命,各自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加强道德修养并遵守医学道德规范。医生与患者之间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医患沟通的内涵主要是指医患双方为了缓解医患矛盾,双方进行交流沟通,重点内容是正确的实施知情同意和熟练的运用沟通技巧。对于医学学科而言,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能,也要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学习。
3.3 医患沟通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医患沟通课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医患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医患沟通的概念、医患沟通的人文法律基础、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医患沟通原则、人文关怀等。第二部分为医患沟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在实施诊疗活动中的沟通、对一般常见病患者的沟通、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沟通、对多发病、常见病的沟通等。第三部分为医患沟通技巧,是本次医患沟通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个方面的技巧。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通过对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在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3.4 结果
3.4.1 学员学习前后对医患沟通课程认识的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学习前后对医患沟通课程认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通过课程的学习医务人员端正了态度,强化了沟通意识,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相关调查也表明通过对医患沟通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沟通态度,强化医患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巧,防范医患矛盾的发生。[4]对于广大的医务人员来说,可以通过开展医患沟通专题讲座、临床医患沟通经验交流、角色互换模拟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水平,减少因医患沟通不畅或人文关怀缺失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及医患矛盾的产生。
3.4.2 学员学习前后焦虑评分的比较。
本项研究表明,授课后组的SAS的标准分低于授课前组SAS标准分,提示通过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医务人员焦虑与紧张的情绪有所下降,学习前后SAS值差异显著,表明通过对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务人员在长期医患关系紧张中所累积的不良情绪,可能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积极应对是解决心理应激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勇敢面对困难和压力、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寻求他人支持等。[5]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熟练掌握基本的医患沟通方法及技巧;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及时调整不良的心态;适时地缓解工作压力以及参加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等。
3.5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对策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共情)应当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医患之间充分、良好的沟通能够让医生获得更多有关疾病的信息,进而对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在医患沟通中,医务人员合理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及时的履行告知义务,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实现身体康复。
3.5.1 患者至上的原则。
患者享有人格权,所谓的人格权是指一个人生下来即享有并应该得到肯定及保护的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生命至上是一切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出发点,因此,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当真诚的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权,在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尊重患者的要求及想法,积极的与患者就诊疗方式进行沟通,使得医疗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并达到最好的医疗结果。
3.5.2 知情同意原则。
知情同意权是医患沟通中患者被授予的特殊权利,具体是医务人员告知患者,患者在充分掌握了自身的病情、诊疗方案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后给予回答,它包括三个过程:知情、理解、同意或否决,涉及患者的理解和行为能力,集中体现了患者的自主性。告知义务是医患沟通中医方的法定义务,在医疗活动中,医方必须与患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诊治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及疾病的预后等。
在沟通的过程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对于丧失选择能力和尚无选择能力的患者,应当尊重其家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在患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将患者的病情如实的告知患者本人,如若遇到特殊的情况,应当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将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措施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或是家属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采取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3.5.3 保密守信原则。
保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不得随意将其泄露。当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时,应充分利用谈话技巧、表达能力,尊重病人的隐私,同情病人的遭遇,关注情感差异。用个性化的谈话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少用医学术语,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活泼的、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与疾病相关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从而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
研究结果表明,医患沟通课程是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开设医患沟通课程不仅可以缓解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而且可以强化沟通意识,防范医患矛盾,实现医患关系和谐,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对进一步开展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韩天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咨询患者的心理分析[J].海南医学,2003,14 (7):59.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颜耀华,李力,郑英如,等.建立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9):30-31.
[4] 郭艳艳,迪丽拜尔·热西提,佟晓露.关于《医患沟通》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549-551.
[5]花蕾,王香平,白弘冬,等.医务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6):449-453.
〔修回日期 2015-08-04〕
〔编 辑 曹欢欢〕
Application Value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ourses to Medical Staff
LI Yarui1,CAO Yuling1,JI Lu2
(1 Department of Cardiovasular and Immune Diseases,Shanxi Children's Hospital,Taiyuan 030013,China,E-mail:zyl3212@sina.com;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ourses to medical staff.Methods: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d self-evaluation of anxiety scale(SAS),selection in our university study of 200 cases of medical personnel,in accordance with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classes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group,respectively o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learning the medical staff on the SAS score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Compared with group before teaching,teaching group after medical staff thought through the study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ourse,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communication consciousness,improv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s well as preventing the doctor-patient contradiction(P<0.05).After teaching group SAS score(34.50±6.88),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eaching group SAS score(45.51±6.97),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5.622,P<0.01).Conclusion: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ourses ar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to alleviate the anxiety of the medical staff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a certain valu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ourses;Medical Staff;Self-rating Anxiety Scale;Application Value
R-052
A
1001-8565(2015)05-0731-03
2015-04-28〕
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是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缓解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也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