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毅
摘 要:在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与国家教育方针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教材的改变。相比其他学科,语文对于教材的依赖最大,日常教学全部是建立在新课标和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初中语文教材,随着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越发契合初中语文教学。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简要地谈谈如何有效地利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材 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54-01
在传统的教育认知中,将教育的有效性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语文能力、对学生的把握以及对课堂节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除这两方面外还有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隐性因素,那就是教师对于语文教材的运用。毕竟语文课本是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教师的语文素养再高,倘若没有结合好教材,依旧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利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一、善于发现教材中贴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因此,在进行教材编纂时,要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学生对于机械重复的事物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学生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将其利用好了,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取向,收录了诸如《古代寓言二则》《皇帝的新装》之类别具趣味的文章,除此之外,其他一些文章暗含童趣,教师只要将其捕捉到,自然能够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笔者就在课堂教学开始给出这么几个问题:“我”在百草园中有哪些乐趣?仔细阅读有关“我”的乐趣的描写,与自己的童趣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读全文,谈一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我”更喜欢哪一种。这几个问题并没有着重针对文章内容,而是更贴近学生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学生兴趣爱好较为广泛,对于一些新鲜事物的兴趣极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对他们来说就是“宝藏”。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听一下《命运交响曲》和《百鸟朝凤》这两首曲子,感受东西方音乐的不同魅力,然后让学生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欣赏安塞腰鼓宏大壮阔的表演场面。学生大多没有见过这种具有民俗风采的表演,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在笔者看来,这远比苍白的语言介绍有效果,对于教材的利用率更高。
二、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将过去无法呈现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利用教材
不可否认,2000年以前的教材利用率没有现在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的信息技术发展不到位,语文教材受到教学手段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现在不同了,有了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比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时,笔者就给学生播放了一些有关济南冬季的视频,其中也包含老舍先生在济南写作时的故居,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学生见过东北的雪景,也见过南方微冷的冬季,对于这个处于华北地区城市的冬季没有清晰的认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学生更能体会教材要呈现的景色。
三、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有效利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在笔者看来,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课后作业也是对于课堂教学的延续,不能过分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进行呈现。一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上的知识,教师无法一一兼顾,为了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教材,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比如,在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课时,教师在课上带着学生学习一些修辞手法,欣赏西双版纳的美景,至于文章中一些细节问题,教师没有时间一一解答,但是学生能从中获取一些知识,为了充分利用教材,笔者布置了一篇游记《西双版纳一日游》,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讲述西双版纳的美景,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找寻文章的细节,从而提高了课本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课后作业不能局限在纸面上,要将听、说、读、写、思全面结合,对于书本上的名著导读也不要放过,对于一些外国名著,可以让学生课后看一看国外名著翻拍的电影,然后随便写写自己的感受,同时摘抄自己认为较好的人物对话,在课堂上朗读给大家听,这也是对于课本的有效利用。
最后,想要有效地利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师还可以跟学生多交流,聆听学生关于教材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向。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默契,也能有效地利用课本内容。
综上所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地利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发展入手,结合新型授课手段,把重点知识融入其中,更为有效地利用语文课本,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徐宗文,任范洪,洪宗礼.初中语文教材研究荟萃[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