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石家庄050091)
李渡华 顾作林△ 袁同山△△ 刘东艳△ 李渡斌△△△ 刘 宇△△△△ 刘 龙△△△△△ 支 政 韩云鹏 李 芳△
分类是通过事物的异同将其划分类别的方法。而中药分类,是通过药物的相似性、不同性来认识和区分药物,从而更好的研究药物规律性的一种常用方法。传统中药分类方法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在《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药物365 种,将其按照上品、中品、下品分成了三类,上品120种为君,中品120 种为臣,下品125 种为佐使。归纳起来传统中药的分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药性分类是根据中药功效及药性将其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法则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将其分类。
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一些中药新学科的建立,使中药分类突破了传统的分类模式,一些现代的科学分类方法也被引入了中药分类。现代中药分类方法主要有中药用药部位分类、中药产地分类,中药炮制方法分类、中药制剂规格分类、中药化学成分分类、中药药理作用分类等,这些分类方法使中药分类更具多样化。[1-2]
1.1 中医药现代化 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始终担负着医疗保健的角色,给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民的需要,在理论的传承和与外界的交流方面尤为不畅。因此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众多设想和建议中,有一部分学者开始了中医药定量化的探索。实际问题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往往是统一、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基础,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作为中医现代化研究途径之一——中药分类量化研究,将中医科研从传统上的文献研究转化为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多学科参与的研究方式,将中医药科研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
中药分类方法及水平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中药科研水平。中药分类既是一个科研的起步,又是科研成果的归纳与结晶,一个好的中药分类可以加速中医药科研的步伐。在中医现代化乃至于中医定量化的研究大前提下,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分类已不能满足科研要求的发展,此时中药分类新方法的提出尤为重要。[3-4]
1.2 中药分类定量化 中医处方最终目的是疗效如何,而剂量是影响和制约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一味中药剂量不同,则药性和功效以及主治也不同。如何选择适当的剂量,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产生最小的不良反应,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定量化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每味中药都有其比较权威的规定剂量,即常用量的低量和高量,这个用量是中医方剂配方等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所谓剂量或称为用量是依据传统经验为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所用的药量,中药用量的多少决定了中药药力的大小。从直观的角度看,药典中常用量低量和高量及其范围是中医定量化研究的最佳出发点。因此,本文在传统分类和现代分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中药分类方法——量化分类。
选取临证常用203 味中药,在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发现:有些中药的常用量范围相同,如丁香、羚羊角、细辛用量均为1~3 g,黄连、芦荟、檀香均为2~5 g,香附、泽泻、栀子均为6~9 g;有些中药用量低量相同但高量却相差很大,如白豆蔻用量为3~6 g,附子为3~15 g,大黄为3~30 g。虽然其用量低量均为3 g,但其高量悬殊很大;而有些中药用量高量相同但低量却不同,如木香用量为1.5~6 g;白豆蔻为3~6 g;有些中药虽用量低量和高量均不同,但常用量范围(用量高量减去低量)却相同,如沉香用药量为1.5~4.5 g,黄连为2~5 g,白附子3~6 g,栀子6~9 g,赤石脂9~12 g,其常用量范围均为3。因此,以常用量低量、高量及其范围为核心,对203 味中药进行量化分类。[5-6]
2.1 常用量低量相同分类 根据用药量低量相同的方法,白豆蔻用量为3~6 g,附子为3~15 g,大黄为3~30 g。其用量低量均为3 g,可以归为一类,说明这一类药物出现有效作用或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即最小有效量相同;进一步按最低用量0.03、0.05、0.1 g……将药物进行依次分类,如此203 味中药分为17 类,详见表1。
常用量低量相同分类,不但有助于初学者对于药物最低用量的认识记忆(比如:最低用量低于1 g 的有麝香、雄黄、朱砂等,最低用量1 g 的有肉桂等5 种、最低用量1.5 g 的有甘草等5 种、最低用量2 g 的有黄连等5 种),而且有利于临床医师认识应用(比如:在临床常用药中,最低常用量3~5 g 的146 种,其中最低用量3 g 的有枳实等71种、最低用量4.5 g 的有竹茹等8 种、最低用量5 g的有蒲黄等14 种;最低常用量6~10 g 的82 种,其中最低用量6 g 的有泽泻等43 种、最低用量9 g的有茯苓等33 种、最低用量10 g 的有地黄等6 种)。如此进一步认识研究,将更有利于科学研究者探讨认识中药及其组方药效、方效、经效奥秘与最低用药量的关系,深入研究中医临床低量应用规律。
表1 中药常用量低量分类简表 (g)
2.2 常用量高量相同分类 根据用药量高量相同的方法,木香常用量为1.5~6 g、砂仁为3~6 g,甘草常用量为1.5~9 g、桔梗为3~9 g,大黄常用量为3~30 g、山药为15~30 g……,可以分别归为一类,说明这些类别药物的最大有效量相同;进一步按最高用量0.1、0.3、0.35 g,乃至最高用量20、30、60 g……,将药物进行依次分类,如此203 味中药分为18 类,详见表2。
根据中药常用量高量相同分类,可以使初学者认识记忆常用高量为0.1 g 有麝香等2 种、0.3 g的有珍珠、0.35 g 的有牛黄、0.5 g 的有朱砂、0.9 g 的有冰片等药物;而认识应用高量为3 g 的有细辛、紫河车、青黛等6 种中药,高量为4.5 g 的有吴茱萸、肉桂、沉香,高量为5 g 的有黄连、芦荟、檀香,特别是高量为6 g 的有蝉蜕、五味子、薄荷等20 种中药,高量为10 g 的有菊花、石菖蒲、地龙等11 种中药,高量为30 g 的有益母草、代赭石、磁石等13 种中药……,不但对初学者,对临床大夫临证应用认识中药更为有益;进一步分析,在203 味中药划分为18 类的高量量化分类中,常用高量9 g 的药物最多,有桂枝、甘草、麻黄等73 种;其次是常用高量15 g 的药物,有白芍、茵陈、丹参等36 种,再次是常用高量12 g 的药物,有枸杞子、钩藤、当归等26 种中药。如此深入认识应用研究,不但有益于初学者、临床医师,将更有利于科学研究者探讨认识中药及其组方药效、方效、经效奥秘与最高用药量的关系,深入研究中医临床高量应用规律。
表2 中药常用量高量分类简表 (g)
2.3 常用量范围相同分类 根据用常用量范围相同的方法,沉香常用量范围为1.5~4.5 g、黄连为2~5 g、白附子3~6 g、栀子6~9 g、赤石脂9~12 g,其常用药量范围均为3,将这些药物归为一类。这一类药物的范围越大,说明药效强度相对于单位克数的变化较小,反映该药物药效强度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反之,用药量范围越小,说明药效强度随着单位克数的变化相对也越大,反映该药物药效强度相对来说动荡比较大。进一步按常用量范围0.05、0.20、0.40 g,乃至范围10.00、20.00、30.00 g……,将药物进行依次分类,如此203 味中药分为了26 类,详见表3。
表3 中药常用量范围分类简表 (g)
根据中药常用量范围相同分类,可以使初学者认识记忆常用量范围为0.1~0.9 g 的有雄黄、麝香、珍珠、牛黄、朱砂、冰片等,常用量范围为1~3 g 的有紫河车、青黛、细辛、杜仲等40 余种常用药,常用量范围为4~10 g 的有菊花、竹茹、地黄、白术、枳壳、甘草、白芍、滑石等130 多种常用药,常用量范围为12~45 g 的仅有附子、山药、代赭石、黄芪、大黄、生铁落、石膏等10 多种常用药;而进一步认识应用常用量范围为3 g 的有杜仲等36 种,范围为6 g 的有白术等88 种常用药,范围为9 g 的有白芍等9 种,范围为15 g 的有山药等9 种,范围为21 g 的有黄芪等6 种……,不但对初学者而且对临床医师临证应用亦尤为有益;进一步分析,在203 味中药划分为26 类的常用量范围量化分类中,常用量范围为6 g 的药物最多88种,占到35%;其次为常用量范围为3 g 的药物36 种,近20%;再次是常用量范围为3.5~5.0 g的药物28 种,近30%。如此深入认识研究,将更有利于科学研究者探讨认识中药及其组方药效、方效、经效奥秘与常用量范围的关系,深入研究中医临床常用量范围应用规律。[9-18]
中医药现代化定量分析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其中中药量化分类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直接服务于方药定量分析,是中医药定量分析的工具,同时也是中医药定量科研成果的升华。当然这种量化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还有待于我们在中医药及经方量化分析的研究与应用中得以验证和总结。很明显,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数学化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基于中医临证剂量的中药量化分类及其低量、高量、范围内在关联是其关键问题之一。[19]
本文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重新审视中药分类方法,提出中药量化分类的必要性以及中药量化分类及其量化思路和方法。初步总结了中药量化分类的提出和依据,较系统分析了中医常用量低量、高量、范围量化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在中医药现代化、中药分类定量化阐述基础上,分别以常用量低量、高量、范围为核心,对203 味常用中药进行量化分类:常用量低量分为17 类、高量分为18类、范围分为26 类。如此量化分类,不但有利于学习者对于药物用量的拿捏量度,更有利于药量强度乃至归经强度的比较研究,为中药药性量化乃至经方量化研究奠定自主、创新基础。不但基本解决了中药药量强度比较的相对点确立,以及相对点量化的依据问题,为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的中药归经辨识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而且为研究基于中医临证剂量的中药归经辨识体系及其科学原理创造了条件。[20-21]
当然,中药量化分类研究有待继续深入,如常用量低量为基础的高量或范围相同分类,常用量高量为基础的低量或范围相同分类,常用量范围为基础的低量或高量相同分类等等,这些均须深入探讨。
[1]肖平.中药分类起源及其发展概况[J].中医药信息,1988(4):3-5
[2]李保杰,柴清军.中药的分类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 (4):9-10
[3]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7,48 (8):742-744
[4]李伟.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的几点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 (12):3 169-3 170
[5]盛志刚,白晶.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 (5):262-264
[6]任廷革,刘晓峰,高全泉,等.中医方剂功效定性和定量研究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 (6):100-102
[7]李峰,崔惠平.中药分类方法略述[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 (3):31-32
[8]胡志祥,蒋云凯,陈海洋.中药临床用量状况分析与剂量理论发展的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 (6):511-513
[9]顾作林,袁同山,李渡华,等.中医方药量化研究中“相对药量”的数学模型体系[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39 (9):154-157
[10]李芳,顾作林,李渡华,等.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41 (3):253-255
[11]李芳,顾作林,李渡华,等.中医方药量化研究中方剂“归经强度”层次分析法模型和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3 (9):134-139
[12]顾作林,李芳,李渡华,等.中医方药量化研究中“相对药量”数学模型体系再探[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3 (11):166-170
[13]顾作林,李芳,李渡华,等.基于突变理论的中药“相对峰值”概念的提出及其模型建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45 (5):102-106
[14]李芳,顾作林,李渡华,等.经方量化归经计算机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30 (1):56-59
[15]李渡华,支政,于丽,等.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 (22):1 895-1 897
[16]支政,徐树楠,李渡华,等.归经理论现代研究之不足与量化研究新思路探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 (8):860-864
[17]徐伟超,李佃贵,李渡华,等.中药归经传统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 (8):1 539-1 541
[18]李渡华,王洪博,徐树楠,等.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中医杂志,2011,52 (3):184-186
[19]于丽,李渡斌,李渡华,等.中药归经规律及其量化思想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 (12):991-994
[20]李芳,顾作林,李渡华,等.方剂归经量化研究方法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 (6):370-373
[21]李渡华,王进,李渡斌,等.近代中西汇通与中医科学化的现代启示[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 (2):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