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视角下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基础研究

2015-11-20 05:06张付娟王振江
西北人口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异地城市化

张付娟,王振江

(1.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00;2.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人口流动视角下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基础研究

张付娟1,王振江2

(1.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00;2.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本文基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熵值法等,以区域差异分析为基本导向,首先明晰包括异地城镇化和半城市化在内的城镇化发展区域特征、趋势、有效途径,然后以人口的完全城镇化为目标,以成本—收益模型为切入点,界定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内容,最后探讨经济基础的空间特征,并与城镇化区域特征叠加,分析其效应,最后提出推进完全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半城市化;异地城镇化;区域差异;经济基础

中国城镇化进入以城镇为主导的发展时期,但面临半城市化以及经济基础支撑不足的问题。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中包含了大量非城镇户籍人口,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城镇新增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研究指出: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的时间,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线,解决中国半城市化问题,完成半城市化向完全城市化的转变。而完全城市化的实现,需要地区经济提供基础性支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为8万元,这部分成本为公共成本,这无疑给地区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其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显现,针对不同区域分析城镇化的特征以及这种特征的深层次原因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已有的相关研究内容详实、角度多样,如对城镇化水平测度的研究[1-3]、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研究[4-6],其中,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两者作用关系[7][8]、作用机理[9][10]及影响城镇化的经济因素[11][12]等方面。综合来看,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这两大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的研究尚有不足,基于经济发展综合考量的城镇化研究欠缺。因此,本文将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分析相结合,以流动人口完全城镇化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影响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及其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对比分析。

一、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分析方法

1.人口集聚度分级评价方法

对人口集聚度进行适当的改进,来表示半城市化人口和异地城镇化人口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JJDb=(Pi/Pb)/(Ai/A),JJDb是半城市化人口的集聚度,Pi是i省(市)的半城市化人口数量,Pb是全国半城市化人口数量,Ai是i省(市)的土地面积,A是全国土地面积。

2.熵值法

采用熵值法计算经济基础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综合评价指数。熵值法能够高效地反映指标信息熵值对总体评价的效用价值,利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本步骤如下:①原始矩阵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m个样本、n个指标的原始数据矩阵X={Xij},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好)标准化处理公式为:Xij′=Xij/Xjmax,逆向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标准化处理公式为:Xij′=Xjmax/Xij,对标准化矩阵做比重化转化,得到矩阵Zij,Zij=Xjmax′/ΣXij′。②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公式为Ej=-kΣZijlnZij:(j= 1,2…,m),其中k=lnm。③第j项指标差异系数计算。Gj=1-Ej(j=1,2…,m),Gj越大差异度越大,权重越大。④第j项指标权重系数计算。wj=Gj/ΣGj(j=1,2…,m)。⑤样本评价。通过计算样本的综合指数来进行样本评价,第j项指标的评价值(Dij)用权重与标准化矩阵的乘积来表示,计算公式为:Dij=Wj·Xij′,样本综合指数(Di)计算公式为:Di=∑Dij,Di越大表明样本的值越优,效果越好,通过比较Di数值,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二)数据来源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用到以下数据:1980—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异地城镇化人口数量,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其中,城镇化率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2000与2010年异地城镇化人口与半城市化人口数量数据来源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并做了计算与调整,2004、2008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结合人口普查数据经计算得出。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及区域差异分析

(一)城镇化发展及区域差异特征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以及政策制度的限制,农村人口在大量流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出现城乡间的“两栖人口”,即在城镇就业,生活和精神上与城镇隔离的现象,是半城市化现象,尤其随着人口远距离流动导致异地城镇化的加剧,更加速了半城市化。因此,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区域特征的分析从城镇化总体、异地城镇化和半城市化三个角度展开。

1.城镇化发展总体特征

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省(市)际差异不断缩小。1980—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自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超过30%,即城镇人口进入快速增加阶段,对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进行数据分析显示,1980—1996年和1996—2012年两个阶段的城镇化率分别提高了11.09和22.0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69%和1.38%。其中,2000—2012年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49%,2012年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9%提升到52.6%,因此,1996年之后城镇化率提高速度加快,而2000年之后进入快速提高阶段。

对各省(市)城镇化率进行标准差系数和变异系数计算可知(表1),两个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标准差系数由2000年的16.63降为2012年的14.26,2000—2004年减小0.98,2004—2008年减小0.69,2008—2012年减小0.71;变异系数由2000年的0.42降为2012年的0.27,每个时间点间平均减小0.01。因此,省(市)际城镇化率的差异在不断缩小。

图1 1980—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表1 省(市)际城镇化率的变异程度

2.异地城镇化特征

全国及各省(市)异地城镇化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人口异地城镇化趋势不断加强。以乡为行政区域来界定异地城镇化人口,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异地城镇化人口达25821.44万人,比2000年增加19111.14万人,就各省(市)来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四川异地城镇化人口增加数量最多,达1556.59万人,增加数量最少的西藏达7.24万,各省(市)增加数量的平均值为615.61万人,年均增加约60万人。

图2 不同形式异地城镇化人口集聚的空间演变特征

人口异地城镇化存在明显的人口输出中心,转移人口具有集中特征。分别计算人口异地城镇化输出人口的总量、省内数量和省外数量的集聚度,并利用Arcgis9.3自然断裂点方法绘制专题地图(图2)。首先,从总体来看,异地城镇化人口的集聚中心由2000年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京津、广东,演变为2010年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京津。其次,省内异地城镇化人口的集聚中心由2000年的上海、京津、广东演变为上海、京津,中西部省(市)的省内异地城镇化人口的集聚度明显提高。最后,跨省异地城镇化人口的集聚中心由2000年的上海、湖南-江西-江苏演变为2010年的河南—安徽,跨省异地城镇化人口的集聚度有所下降。

综合来看,东部的上海、京津异地城镇化人口集聚中心以省(市)内异地转移为主,中部省(市)异地城镇化人口集聚中心以人口的省内转移为主,而且省内转移趋势逐渐加强,跨省转移趋势逐渐弱化,而西部省(市)绝大多数属于异地城镇化人口的低输出区。

3.半城市化特征

半城市化现象愈加突出,省(市)际差异明显。用人户分离人口总数减去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来表示地区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就我国总体来看,截至2010年半城市化人口达22103.11万人,较2000年增加了11202.05万人,十年间增加了近1.03倍。就各省(市)来看,2000年和2010年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均是广东、浙江、江苏,居后三位的均是西藏、青海、宁夏,两个年份前者平均值约是后者平均值的33倍和27倍;2000至2010年十年间,新增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广东、浙江、江苏,居后三位的是西藏、青海、宁夏,前者平均值约是后者平均值的22倍。可见,半城市化人口无论在总量还是在增量上,两极分化特征显著。

图3 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呈现显著的空间马太效应。计算省(市)域的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指数,结合Arcgis9.3软件绘图分析(图3),2000年上海、北京、广东的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分别为63.00、14.25、11.27,是全国三大半城市化人口高度集聚地区。2010年,上海、北京、天津的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分别为66.35、20.08、13.23,成为三大半城市化人口高度集聚地区,而广东省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降低为8.29,居第四位。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度集聚区多为东、中部省(市),只有约65%的地区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有所提高,约提高0.3;低度集聚区多为西部省(市),约有60%的地区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有小幅度提高,约提高0.04。因此,半城市化人口高度集聚地区,其半城市化人口以较快的速度集聚,而半城市化人口集聚程度低的地区,其半城市化人口集聚程度提高的幅度很小甚至下降,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的马太效应显著。

(二)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有效途径

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导致半城市化,而半城市化人口是构成城镇新增人口的主体。因此,是否有效落实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能否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向完全城镇化的转变与过渡,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国总体及各省(市)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效地解决半城市化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以地区经济发展为基础。从系统的角度,将人口完全城镇化的内在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进行叠加分析,是确定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所需具体条件并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途径。

三、中国城镇化的经济基础界定

(一)成本收益模型

建立如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型:

其中,CNI=(CTI-CTC),RNI=(RTI-RTC)

因此,NI=(CTI-CTC)-(RTI-RTC)

图4 城镇化发展的城镇成本及影响因素

图5 城镇化发展的城镇收益及影响因素

式中,NI表示人口转移后的净收益,CNI是城镇净收益,RNI是农村净收益,CTI是城镇总收益,CTC是城镇总成本,RTI和RTC分别是农村总收益和总成本。对该模型做如下解释:成本和收益均是相对于人口自身利益的解释,成本指人口在城镇生活和就业所需要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收益指人口的个人收益,而非城镇的外部收益。总成本和总收益所包含的要素如图4、5所示。

(二)城镇化的经济基础界定及作用机理

机理是指为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一定的系统中所包含的各要素内在的运行方式,以及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理与规则。基于成本收益模型将城镇化经济基础界定为包括综合经济、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效益三个层面的综合概念,如图6所示。其中,综合经济包括经济量及其增长速度、财政收入总量;经济发展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经济发展效益包括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两个层面的含义。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一是通过提高经济量、增强财政支出能力降低城镇社会成本;二是通过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城镇容纳能力;三是通过实现微观和宏观效益提高人口在城镇的总收益。

图6 城镇化经济基础的内容界定

(三)城镇化经济基础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目标导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从经济发展的总量、结构、效益三个方面来构建城镇化经济基础的指标体系,见表2。利用熵值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从各指标权重来看,社会保障支出占比和财政收入的权重分别为0.2402、0.1732,高于其他指标权重,反映社会保障支出占比和财政收入是城镇化经济基础的首要因素。财政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权重均在0.060以上,是影响城镇化经济基础的次要因素,说明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对城镇化经济基础的影响较大。综合各项指标来看,财政收支总量和财政支出结构的权重远远高于其它指标,证明了人口异地城镇化引发大量半城市化人口从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财政作为公共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发挥重要作用。

表2 城镇化经济基础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四、中国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效应评价

(一)省(市)半城市化人口数量推算

根据各省(市)2000和2010年的半城市化人口数量,结合城镇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利用综合增长率方法来推算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具体的推算过程和方法是:首先,依据综合增长率方法推算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率;然后利用机械增长率和年平均人口数量推算机械增加人口;最后,以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中的半城市化人口数量为基准推算其他年份的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做相应的调整。推算公式是:

式中,Pn是预测年份的地区城镇总人口,Pm是预测基期地区城镇总人口,a为地区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会高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将两者视为等同),b是地区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率。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逐年推导。

式中,Pi是预测年份的地区城镇机械增加人口,R是预测年份的地区年平均人口(年末与年初人口的算术平均值)。利用此式推算出历年地区城镇的机械增加人口即半城市化人口的增加数量。

式中,Pj是预测年份的地区城镇半城市化人口,Pj-1是预测年上一年的城镇半城市化人口。利用此式逐年推导地区城镇半城市化人口数量。各省(市)半城市化人口数量推导结果见表3。

表3 地区城镇半城市化人口数量推导结果单位:万人

(二)城镇化经济基础效应评价

对象限图分类方法做适当改进,从考虑半城市化人口在内的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两个维度进行城镇化经济基础效应评价。考虑半城市化人口在内的城镇化率(R1)指城镇常住人口减去城镇半城市化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R2)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经济基础效应的计算过程如图7所示,P1是城镇常住人口,P2是半城市化人口,P是地区总人口,E是经济基础综合指数。象限图模型如图8所示。

1.考虑半城市化人口的经济基础效应评价

利用象限图方法将2000、2004、2008和2012年31个省(市)的真实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基础支撑水平的协调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图9),来表示考虑半城市化人口的经济基础效应,结果表明,位于第三象限省(市)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第一象限,截至2012年,第二象限的省(市)数量超过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的省(市)数量较少。这说明,现有经济基础对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支撑效应集中表现为城镇化与经济基础双低状态的一种平衡,经济基础的支撑水平有待改善和提高,从而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图7 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基础计算过程

图8 城镇化经济基础支撑水平象限图

图9 考虑半城市化人口的经济基础效应

基于考虑半城市化人口的城镇化与经济基础支撑水平关系的类型来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图10),结果表明,2000至2012年间高水平支撑协调型的省(市)均位于东部地区,高水平支撑过度型的省(市)向中西部扩展,低水平支撑协调型的省(市)数量有所减少,考虑半城市化人口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效应不断优化。这主要归因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于城镇自然增加人口的城镇化速度。

2.常住人口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效应评价

图10 城镇化经济基础效应的空间格局

利用历年数据计算出不包括半城市化人口在内的城镇化率的单位值所对应的经济基础指数,基于城镇半城市化人口与户籍人口在就业、生活上等同的考虑,按照城镇户籍人口的经济基础标准来计算半城市化人口所需的经济基础指数,再用城镇化经济基础指数减去半城市化所需的经济基础指数即是符合目前城镇化发展实际的相对经济基础指数,绘制象限图来探讨其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关系(图11)。若以经济基础对城镇户籍人口单位城镇化率的支撑水平来计算,现有经济基础对城镇常住人口的支撑水平远远不足,集中表现为象限图中,位于第二象限的省(市)较多,而且与半城市化人口增加的趋势相同,具有逐年增加的特征,至2012年,约94%的省(市)位于第二象限,属于低水平支撑滞后型,说明经济基础支撑水平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

就常住人口城镇化与真实经济基础效应的空间格局特征来看(图12),2000至2012年缺少高水平支撑过度型的省(市),高水平支撑协调型的省(市)也很少,截至2012年只有山东省,低水平支撑滞后型省(市)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相应地低水平支撑协调型的省(市)数量不断减少,截至2012年只有西藏。这说明随着各省(市)半城市化人口的普遍增加,地区经济基础的支撑水平相对下降,表现为城镇化发展快于经济发展,大量半城市化人口的市民化滞后,导致了城镇与原住地(大多是农村)间的候鸟式迁移人口大量存在。

图11 城镇人口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效应

图12 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基础效应空间格局

五、促进人口完全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城镇化推进措施

1.分区域城镇化措施

依据各省(市)城镇化区域差异现状,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等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应着重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区域内大城市社会和经济功能向周边地区的扩散与辐射来缓解自身的人口负担,分解城镇功能;城镇化发展水平一般,人口外流特征明显的省(市),如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通过打造就业平台、疏导就业渠道,引导外流人口的正规就业,保障务工经济的顺利发展,同时加快本地非农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流动性较差的省(市),如贵州、西藏、宁夏、甘肃等,城镇化的推进应立足地区优势条件,以自然资源、区位、社会历史资源等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引导人口向非农业的就地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2.加强跨区域城镇群建设,打破行政壁垒

立足城镇化的省(市)际差异,根据人口异地转移方向,在充分分析地区主导功能的基础上,打造跨区域城镇群,具体的可以以半城市化人口集聚度较高的省(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追溯半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来源省(市),如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分别向周边追溯,可形成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江西—广西、上海—江苏—安徽三大关联地区,根据各省(市)之间的产业功能、经济分工,打造区域城镇群,加强合作,以经济上的协作引导公共资源等在区域间的平等分配。

(二)基于完全城镇化的政策制度改革

1.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将城乡一体、以居住地为依据的人口登记制度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在户籍制度未能完全放开之前将居住证制度作为人口管理的有效手段,规范居住证制度,允许城镇外来人口根据居住年限换取居住证,逐步实现户籍与公共服务、社会福利脱钩,分类制定城镇落户政策,对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放开落户限制,优先解决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在城镇有稳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的落户问题。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办法,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培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作用,因地制宜,明确征地补偿标准,优化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正当收益的合理分配;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通过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的确权办法的实施,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已经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

3.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减少资源分配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要以市场为主行政为辅,放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强相邻地区基础设施等的共享,促进投资的多元化,逐步缩小相邻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并促进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周边的欠发达地区延伸,争取区域间的共享与公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主要是通过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促进这些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的提高。

(三)以经济结构优化为重点的经济全面发展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强就业结构转变的协调性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农业技术进步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结构的多元化、高级化;加强新技术与工业发展的衔接,提高工业质量,增强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地区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工业的集中发展,发挥工业的规模经济效益;规范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能够提升城镇功能和质量的生产性、生活型服务业,增强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通过财政保障策、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就业扶持等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一系列保障政策的实行,引导和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和产业间的转移。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投资保障

遵循财政公共性原则的基础上,分步骤有次序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公共事业和城镇经济管理支出,重点是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进城农民公共服务的享有权,首先做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子女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内容,然后逐步扩大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福利内容,在加快问题解决的同时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加强对人口高流入地的中央财政支付转移,减轻相关地区的财政负担,推动人口的完全城镇化。✿

[1]姜爱林.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76-80.

[2]赵玉碧,汤茂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人文地理,2013(3):101-106.

[3]马晓冬,沈正平.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07,27(5):783-786+795.

[4]刘雪萍.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2.

[5]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67(8):1011-1020.

[6]欧向军,甄峰,叶磊,杨恒,顾秋芸.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的区域差异时空分析[J].人文地理,2012,27(5):76-82.

[7]陈明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8):16-22.

[8]陈明星,陆大道,刘慧.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65(12):1443-1453.

[9]Anderson,V.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So-What Ques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3(8):47-71.

[10]施建刚,王哲.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2(2):36-46+111.

[11]刘婧,赵民.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和谐发展的考量[J].城市规划,2008,32(05):9-19.

[12]李琪.城市化质量研究: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D].西北大学,2012.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hina and Its Economic Found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Flowing

ZHANG Fu-juan,WANG Zhen-jiang
(1.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ion,Beijing 100000,China;2.Suntop Iustitution,Beijing 100000,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urbanization as well as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utilize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variation coefficient,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so on to product the research.Firstly,the paper clear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endency,effective ways of urbanization including remote urbanization and semi-urbanization.And then it defines the factors of economic found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st-revenue model taking completely urbanization as the target.Finally,it discuss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Urbanization;Semi-urbanization;Remote urbanization;regional difference;economic foundation

F299.21

A

1007-0672(2015)05-0013-07

2014-12-16

张付娟,女,河北唐山人,人文地理学硕士,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王振江(通讯作者),男,河北邯郸人,理学学士,研究方向:土地规划与利用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异地城市化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