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10年中国人口迁移的时空动态分析

2015-11-20 05:06闫庆武黄园园蒋龙
西北人口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省际人口普查

闫庆武,黄园园,蒋龙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1985—2010年中国人口迁移的时空动态分析

闫庆武,黄园园,蒋龙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文章利用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全国七大地理区为研究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85—2010年间的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区际联系。研究发现,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不断增加,以省内迁移为主;人口迁移总数、省际与省内人口迁移的相对比例、人口净迁入及人口净迁出数量等均与区域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华东及华北地区对由港澳台及国外迁来的人口吸引力最大;中西部地区为人口主要流出区,东部地区为人口主要流入地区,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华中地区与西南地区是人口迁移的主要源地,人口流动主要方向为西→东、北→南,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人口迁移总量相对较少。

人口迁移;人口普查;地域结构;演化趋势;中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迁移流动日趋活跃。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居住位置发生了跨越某一地区界线的空间移动过程,具有3个属性,即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目的属性,其中空间属性是人口迁移的本质特征[1,2],地域结构是指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及有机联系,是一种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结构[3],人口迁移地域结构与模式变化研究是人口迁移研究主要内容之一[4-6]。王桂新等从长三角16个地级市人口迁移量的分布、区外省际迁入人口对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区内人口迁移流向选择等几个方面,系统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7];张苏北等引入迁移选择指数,建立了关于人口净迁移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安徽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8];朱杰等运用修正后的重力模型和城市之间最短通行时间的O-D矩阵,研究了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并划分人口迁移引力体系的等级结构[9]。

目前,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研究主要是从省际的角度、运用普查数据进行的:王桂新通过对2000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都市圈取代珠三角都市圈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10];魏星等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从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角度考察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数量与流向及分布,认为跨地带迁移是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11];刘望保等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主要辐散区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且规模不断增大[12];于文丽等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指向性明显[13];鲍曙明等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历次人口调查资料,研究了中国人口分布及各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14]。目前,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研究,大多数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2005年1%抽样数据进行,运用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人口迁移进行全面地对比研究的较少。本文基于第四、五、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全国七大地理区为研究单元,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空间联系线、人口综合迁移指数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1985年以来人口在地理大区间迁移的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华东地区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华中地区与西南地区是人口迁移的主要源地,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人口迁移量较小。

二、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处理

由于港澳台地区没有人口迁移调查数据,因此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研究区为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为了研究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布情况,将全国分为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七大经济地理区①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华中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统计数据是开展人口迁移研究的基础。1990年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第一次正式列入了人口迁移的统计项目,为开展人口迁移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源[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均进行了人口迁移的调查,只是增加了一些调查项目。为了数据的前后一致性,文章采用的人口迁移数据来源于人口普查长表中的“全国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表,其中第四次人口普查采用长表11—1全国按现住地和1985年7月1日常住地分性别的省内省际迁移人口数[15],其中,重庆和西藏无数据;“五普”采用长表7-4全国按现住地、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16],“六普”采用长表7-8全国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17]。由于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属于10%的抽样调查,抽样比为10%,因此人口迁移总量数据分别用相应的普查数据扩大10倍的方法得到。

三、人口迁移的总体特征

本文中的人口迁移是指普查标准时点五年前的常住地与现住地发生变化情况。五年前常住地在本省的为省内迁移,五年前的常住地在外省(不包括港澳台)的为省际迁移,五年前的常住地在港澳台及国外的称为研究区外迁移。省际迁移人口由地理区间迁移人口与地理区内迁移人口两部分组成,五年前的常住地与现住地均在同一地理区的称为区内迁移,五年前的常住地与现住地不在同一地理区的称为区间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规模不断增加,以省内迁移为主

1990—2010年间的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1)表明,中国人口迁移的总数在不断上升,研究期间由第四次普查的34127.6万人增加到第六次普查119893.2万人,增加了251.31%。其中,省内迁移占总迁移量的比重迅速增长,第四次普查该比重为67.47%,第五次普查增加到73.35%,第六次普查达95.39%,说明中国人口迁移主要为省内迁移,省内迁移所占的份额在不断提高,而省际迁移的比重则在不断降低,究其原因说明空间距离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阻挠因子,人口迁移主要以近距离为主。省际迁移由地理区内迁移和地理区间迁移两部分组成,二者在省际迁移总数中占的比例大体稳定,三个年份地理区内迁移的占省际迁移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7.67%、32.31%和32.46%,因此,跨地理区的人口迁移是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了不同地理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与区域经济的互补性是影响地理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空间距离不是地理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迁移的人口有一部分是来自港澳台及国外的(表中的研究区外那一列),发生这类迁移的总数在研究期间不断减少,其占全部迁移人口的比重也不断降低,说明由这些地区迁移到国内居住的人数在不断降低。

表1 中国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迁入数量统计表单位:万人

(二)人口迁入总数与区域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

通过计算不同地理区人口迁入总数占全国人口迁移总数的比重(图1)后发现,研究期间华东地区人口迁入总量占全国的份额最大,三个年份均在25%以上,西北地区所占份额较小,说明我国人口迁入总量的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迁入量大,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迁入量较小;华北地区基本保持不变,西南地区、华中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则持续下降,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先升后降,由此可见,人口迁入的热点区域如华东地区与华南地区有变冷的趋势,而华中与西南地区人口迁入的总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与西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关系较大,但是这些地区的绝对量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距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图1 不同地理区人口迁入总数占全国的比重的变化(%)

(三)省际与省内人口迁移相对比例的区际差异大

人口迁移主要由省内迁移与省际迁移构成,以省内迁移为主,研究期间,各大地理区省内迁移占迁移总量的比重均不断增加(图2),但是各区又有所不同,第六次人口普查华南区、华东区与华北区的省内迁移人口总迁移人口的比重较低,说明这些地区的人口迁移中省际迁移占比较多,同时这些区域也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迁入地;特别地,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华南地区的该比重低至50%以下,为研究期间各地区的最低值,表明1995—2000年间,中国大量人口迁移至华南地区务工、经商等,华南地区是中国省际迁移人口的主要接纳地区,该地区的这一比值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有所增加,高达10.63%,仍为同期各地区的最高值。上述结果表明,省际人口迁入的数量和比例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省际人口迁入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省内人口迁移的比重大。

图2 不同地理区省内迁入与省际迁入占总迁入人口比重的变化(%)

(四)由港澳台及国外迁入的人口主要流向华东及华北地区

三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由港澳台及国外迁移到大陆居住的人口数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第五次普查的人数最少(图3左图)。七大地理区中,华东地区是港澳台及国外迁移到大陆人口的主要目的地,六普数据表明,由港澳台及国外迁移至华东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高达62.97%,三个普查年份均排在全国首位。此外,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也是主要目的地,西北地区及东北地区最少。通过分析各个地理区由港澳台及国外迁入的人口数占该年份由港澳台及国外迁入中国的人口总数的比重(以下简称T)(图3右图),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人口迁移的变化趋势。结合图3我们可以把七大地理区分为三种类型:持续增长型,包括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这两个地区T值持续升高,这两个地区对港澳台及国外人口迁移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以华东地区最为显著;基本稳定型,包括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T值基本不变或略有下降;持续降低型,包括华北地区与西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T值持续减小,其吸引港澳台及国外人口的相对能力不断减弱。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是吸引港澳台及国外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由于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港澳台及国外迁入的较多,由于近些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以及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吸纳港澳台及国外人口迁入的能力不断增强。

图3 港澳台及国际迁入人口总数(左,人)及所占比重(右,%)的地区分布

(五)中西部地区为人口主要流出区,东部地区为人口主要流入地区

通过统计各地理区人口迁入、迁出的数量,可以看出研究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入与流出地区的变化。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华北地区与华南地区是人口的主要净流入区,两个地区的净入人口占研究区域净迁入量的84.3%,西南地区是人口净流出最多的区域,占同一年份净流出量的71.8%;在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两个年份,华南地区为净迁入最多的地区,华中地区是人口净迁出最多的地区。人口净迁移的这一变化表明,中国人口净迁移的平均距离不断减小,人口的最大流出区由西南区变为华中区,而华中区与华东、华南、华北等人口净流入区距离近,距离因素正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更适合生活区域,找寻经济回报高的区域,因此西南区、华中区等人口密集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区,而华南、华东等地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表2 各地理区人口迁入、迁出、净迁入数量(万人)

结合三次人口普查结果,依据人口迁出、迁入与净迁入量,我们可以把七大地理区分为三种类型:人口净迁入区,如华南区、华东区与华北区;人口净迁出区,如华中区、东北区与西南区;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区,如西北区。对比三次普查结果,华北地区人口净迁入量占同一年份净迁入总量的比重不断降低,而华南地区的这一比重却大幅增加,说明研究期间我国人口迁入的热点地区由华北地区向华南地区转移,人口迁出的热点地区由西南地区向华中地区转移。

四、人口迁移流的区际联系

空间性是人口迁移的本质特征,为了直观地表达各地理区之间人口迁移联系,引入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指标。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用两个地理区之间双向迁移人口总数表示:

式中,Tij与Tji均为地理区i与地理区j之间的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Pi→j为由地理区j迁移至地理区i的人口数,Pj→i为由地理区i迁移至地理区j的人口数。在ArcGIS 10.0中建立中国七大地理区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数据库,以各大地理区的图形中心为联结点绘制两两地理区之间的联系线,共计21条。用线宽表示强度的大小,为了便于三个普查年份的比较,采用四分位法(Quantile)将21条联系线分为一、二、三级,分别用线的粗细表示强度的大小,每类均七条联系线构成,结果如图4所示。

分别统计以每个地理区为结点的各级联结线的条数,结果如表3所示。

图4 七大地理区人口迁移联系强度

表3 以各地理区为节点的各级联系线条数一览表

结果表明,一级联系线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极化格局,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华中区与华南区,1990年每个地理区均有一级联系线,2010年东北区及西北区均没有一级联系线;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的一级联系线的条数在研究期间均有所增加,显示出这三个地理区人口迁移联系强度具有不断增强的特点;华东区的一级联系线由1990年的5条减少到2010年的4条,说明该区与其他区的人口联系强度有减弱的趋势。二级联系线的分布变化不是很大,研究期内华南区的二级联系线减少的较多,由1990年的2条减少到2010年的0条,说明该区与其他区的联系极化比较严重,华中区二级联系线的条数有所减少,华东区、东北区、西北略有增加。三级联系线联结着为区间联系强度较弱的地区,该类线的地区分布基本上没有变化,西南区增加1条,华北区减少1条,华东区在三个年份均没有三级联系线。纵向对比三个研究年份,发现东北区与西北区属于联系较弱型,弱联系线占的比重大;华东区与华中区属于强联系型,一级与二级联系线占的比重大;华南区属于联系极化型;华北与西南区属于联系均衡型。

五、人口综合迁移指数的变化

引入人口迁移选择指数(Migrant Preference Index)测定我国各大地理区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以色列学者罗伯托·巴奇于1956年提出的,计算公式为如下[18-20]:

式中:Iij为迁移选择指数,Mij为由地理区i迁往地理区j的人口数,Pi为迁出地i人口总数,Pj为迁入地j人口数,Pt为全国区域总人口,K为常数设为100。Iij>100表示迁出地i选择迁入地j的趋势强于全国平均水平,Iij越大,表示地区i居民选择迁向地区j迁移选择强度越大,该指数反映了在全国迁出、迁入地人口规模平均影响水平下,由迁出地i迁移至迁入地j的实际人口数与期望数之比[20,21]。

由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可得到一个区域的综合迁出/迁入选择指数[18-21]:

表4 全国七大地理区人口综合迁移指数

其中:Iig表示地区i综合迁出选择指数,Ijg表示地区j综合迁入选择指数。Mig为地区i迁出总人口,Mgj为地区j迁入人口。Iig越大,说明地区i居民选择迁出的强度越大;Ijg越大,说明地区j吸引人口入迁本地的强度越大。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我国七大地理区的人口综合迁出与迁入选择指数(表4所示)。

我们将综合迁出选择指数小于100、综合迁入选择指数大于100的地区定义为人口迁入地区;综合迁出选择指数大于100、综合迁入选择指数小于100的地区定义为人口迁出地区;综合迁出选择指数小于100、综合迁入选择指数小于100的地区定义为迁移稳定地区;综合迁出选择指数大于100、综合迁入选择指数大于100的地区定义为迁移活跃地区。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七大地理区的人口综合迁移类型

华南区在三个普查年份均为人口迁入地区,而且迁入的强度不断增大,2000年人口综合迁入指数高达337,说明该地区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西南区与华中区为我国人口迁出的主要地区,而且人口迁出强度也在不断增大,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综合迁出指数均大于130,说明这两个地区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源地;华北区与华东区在三个普查年份的人口迁入指数均接近或大于100,表明该地区人口迁入量均接近或大于全国平均值,华北区的人口迁入综合指数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华北区对全国人口迁移的吸引强度在不断减小,华东区的人口迁入指数却大幅增长,说明华东地区在吸引全国人迁移人口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加强,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西北区与东北区在第四人口普查时为人口迁移活跃地区,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为人口迁移的稳定地区,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在1990年前后为人口迁移的大进大出型,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这两个地区人口迁出的意愿降低,但是由于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因此不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人口综合迁入指数均小于100。

六、结论

(一)人口迁移以省内迁移为主,省际迁移主要表现为跨地理区的迁移。中国人口迁移的总数在不断上升,省内迁移占总迁移量的比重迅速增加,省际迁移的比重则不断降低。省际迁移由地理区内迁移和地理区间迁移两部分组成,二者的比例基本稳定,跨地理区的人口迁移是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人口迁移活跃程度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大北小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迁移量大,发展水平低的中西部地区迁移量偏小;华东地区人口迁入占全国的份额最大,三个普查年份的数据表明,华北地区人口迁入量基本保持不变,西南地区、华中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则持续下降,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先升后降,表明人口迁入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口迁移的热点区域如华东地区与华南地区有变冷的趋势,而华中与西南地区人口迁移的总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主要以省际迁移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省内迁移为主。

(三)人口迁移流的区际联系强度表现为极化分布的格局。华东区、华中区与华南区的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较大,西北区、东北区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较小,人口迁移流联系强度分布呈现极化分布的格局。

(四)中西部地区为人口主要流出区,东部地区为人口主要流入地区。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华中地区与西南地区是人口迁移的主要源地,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人口迁移总量相对较少。✿

[1]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扬,刘慧.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10):1162-1170.

[3]刘启明.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及其迁移场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2(6):13-18.

[4]Shen,J.Increasing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from 1985 to 2005:institutional versus economic drivers[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3,39(1),1-7.

[5]Fan C C.Modeli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1985-2000[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5,46(3):165-184.

[6]Sandra P.Provincial migration dynamics in China:Borders,costs and economic motivations[J].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6,36:386-398.

[7]王桂新,董春.中国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3):55-60.

[8]张苏北,朱宇,晋秀龙,田盼盼.安徽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3(5):24-30+23.

[9]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9(3):353-361.

[10]王桂新,潘泽瀚,陆燕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5):2-13+111.

[11]魏星,王桂新.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13-22.

[12]刘望保,汪丽娜,陈忠暖.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12(2):8-13.

[13]于文丽,蒲英霞,陈刚,王结臣.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与机制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44-49.

[14]鲍曙明,时安卿,侯维忠.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05:28-36+95.

[1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四册)[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16]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8]于潇,李袁园,雷峻一.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五普”和“六普”的比较[J].人口学刊,2013(3):5-14.

[19]李晓明,祝君良.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吸引地区研究——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10%数据的分析[J].中国外资,2013(14):244.

[20]李薇.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J].人口研究,2008(4):86-96.

[21]张羚广,蒋正华,林宝.人口信息分析技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2-209.

Analysis on the Changing Spatial Patterns of China's Migration in 1985-2010

YAN Qing-wu,HUANG Yuan-yuan,JIANG Lo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Informa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Jiangsu,221008,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s fourth,fifth and sixth population census,taking the seven geographical zones as research units,the Changing Spatial Patterns of China's Migration in 1985-2010 are studied by the means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The migration population in China was increasing a lot in 1985-2010,and the main part of it is Provincial Migration.The total number of migration,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inter provincial and provincial migration have been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he emigrations from Hong Kong,Macao,Taiwan and overseas mainly moved to East and North China.Central and west of China are the main area where people outflowed from,and most migration population moved to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 migration in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of China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The main direction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flows are from west to east and from north to south.

Population Migration;Population Census;Spatial Patterns;Evolutionary Trend;China

P208;C922

A

1007-0672(2015)05-0007-06

2015-02-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4YJC840037);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LY1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11QNB15)。

闫庆武(1975-),男,山东邹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口地理学、人口数据空间化。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省际人口普查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学问多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