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环
在本文中,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进行思考,从其趣味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出发,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借助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生活化的教学,来实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学活动的开展目标需要就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新课改的开展需求,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方法、教学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共同发展。就教学方式而言,其开展的前提需要满足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下,实现自身的语文学习目的。就如何在新课改的需求下完成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笔者看法如下:
一、加强趣味性,提高积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作业作为课堂的补充部分,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作业的设计仅仅是对课堂内容的满足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其实践性不足,对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就无法有效满足。如果作业的内容大多是对课表上生字、词句的机械化抄写,这也就使得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兴趣与积极性无法有效地提高,显得敷衍了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针对这样的发展困境,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即加强语文作业自身的生活性、实践性以及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做到积极参与,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语文作业的形式需要做到多样化,通过丰富多样的参与形式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在对古诗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学需要做到对学生诗意鉴赏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准确地对诗歌意蕴与内容的理解和表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提高对古诗本身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增加趣味小游戏,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程度得到充分发展。
二、重视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内容中,课后的复习题与考试练习题占到了绝大多数,使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表现也大相径庭。这主要是因为: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认为作业内容简单枯燥、乏味,缺乏意义,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认为难度较大,使其不能很好地参与。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就不断地降低,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语文教学需要根据这样的发展需求,实现对学生的作业内容的分层设计,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就其开展具体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了对其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多样化,使学生可以实现对作业参与适应性的加强。比如,在对《卜算子?咏梅》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课后教学作业中的要求,实现对其作业开展形式的创新,即可以通过摄影、绘画或者写作的形式来表现对梅花的赞美,注重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以此实现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时候,语文教学需要加强语文作业的参与价值,即通过多样化的参与形式,使学生可以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来实现对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这将使学生不仅仅实现对语文作业的完成,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内容的开展形式主要包括:
1.加强对课文内容的验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重现,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对实践性文章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开展与之相关的模拟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在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学可以借助于地图、沙盘等辅助工具,实现对铁路建设难度的明确,以此来突出强调詹天佑的卓越建造能力与非凡的创造能力。
2.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对生活性较为明显的文章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直接参与,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总的来说,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注重与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同时,还能加强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实用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做到对语文知识点的有效巩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实际的参与价值,突破书本的束缚。在新课改的教学需求下,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颠覆,又面临着相应的发展机遇。就语文作业来说,其设计的需求,需要满足多样化与开放化,也要实现其实际的参与价值,提高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进而真正意义上地发挥语文作业的开展价值。
【作者单位:沭阳县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