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炉(福建省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363711)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朱荣炉(福建省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36371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激趣主动学习有效性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克服各种困难,自觉地积极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巧设悬念,以疑激趣。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同桌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请几个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马上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连续说了几个后,学生都感到惊奇,急于想了解教师怎么不用量就能正确说出答案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及阅读课本,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之后,再让学生说出刚才教师是如何判断的。此时,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
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设置困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迎接挑战,大胆尝试,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我为他们提供较灵活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在一次思维训练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本题直接通分显然计算量相当大,部分学生寄托于教师或同学直接告诉答案而懒于动脑思考,不敢尝试。此时教师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认真观察各加数的特征,从第二个加数起,后一个加数是前一个加数的一半,且有可逐项消去。解答如下:这样原来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轻轻松松地解决了。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知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可见画图策略有利于分析题意,拓宽思路,化繁为简。为此我引导学生用画图帮助理解,这样运用直观图示,即数形结合进行教学,便于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活跃中,从而迅速找到解题方法。当学生说出准确答案,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方法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将策略的选择权还给学生,特别是针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在倾听他人的见解中内化理解。又如,在教完“圆柱的体积”后,我设计一个问题:“老师有一个不规则铁块,你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帮我算出它的体积吗?”学生思索片刻便纷纷举手。有的说把它熔铸成长方体或圆柱体等规则形体,再根据规则图形体积公式计算;有的说把它浸入圆柱体容器的水中,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中的转化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诗人歌德说:“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教师应当学会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更充分地营造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如在做一道工程问题“从甲地到乙地,客车需小时,货车行完需小时。如果客货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我在巡视时发现学生解题主要有两种算式:
我分别指定一个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时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意见不统一。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让学生自己分辨对错。
听了甲同学的回答,第一种算式的学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紧接着问谁能说出他们错在哪里呢?
在学生意见统一后,我又抛出问题:如果要使第一种算式成立,题目应怎样改?
学生都举手赞成。
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当仅仅是否定和“告诉”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合适的方式认识学生出错的原因,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动”中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各种表象。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为了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我让学生同桌合作,每次从学具袋任意拿出3根小棒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有的围不成。我让学生换掉其中若干根小棒继续围,然后按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分类,并引导观察、交流:围不成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有什么特点?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交流讨论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比教师口若悬河地讲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引导学生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学过的图形,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发现虽然形状变了,但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做中思,思中做,从而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总而言之,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捕捉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主动学习,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