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 波
论高等艺术教育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问题与共识
文‖董 波
世界一流人才培养问题是高等艺术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探索人才培养共识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探索了当前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着的问题,从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多元课程设置、启迪思维、实践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共识。
高等艺术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共识;通识教育
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才有国家的整个现代化”[1]。“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培养各个领域的世界拔尖人才都不能缺少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化。钱学森先生曾经对温家宝总理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2]243文化艺术修养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据报道,美国花费巨资的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研究课题曾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美国在文化艺术素质方面落后于前苏联是导致其国民的审美、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前苏联,乃至影响到美国航天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可见,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具有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意义。高等艺术院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和形成人才培养的观念共识。本文试图对国内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共识进行探讨和分析。
高等教育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曾说过,当今“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高等教育都处于危机之中”[3]。作为高等教育之一支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难题,而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等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当前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高职称教师比例低的不合理职称结构;教师学历层次低的不合理学历结构;专业教师青黄不接的不合理年龄结构;“近亲繁殖”的不合理学缘结构;缺乏创新的不合理科研结构;师资不稳的人才流动等。
高校艺术教育高级职称人数偏低是严重阻碍艺术人才培养的瓶颈。当然,高职称数量与不合理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学缘结构以及不合理的科研能力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同时,高校职称评定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也是影响高职称教师数量的重要因素。各艺术院校整体上高学历的艺术人才和师资数量偏少。据统计,目前国内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还不到总数的5%,不具备本科学历的只有5%左右,而个别专业如舞蹈本科学历者极少,80%左右仅具有专科学历。
国内艺术院校年轻教师中高职称人数较少,高职称教师年龄偏大,学术断层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高等艺术院校的优势学科正在渐渐失去优势。高校艺术院校师资“近亲繁殖”现象极为普遍,其不合理性在于容易形成小团体和学术霸权,对于高校学术研究多样性和活跃性形成巨大的挑战,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人事制度上的腐败问题。当然,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严重不足,通过直接留用优秀的毕业生不失为一种应急之举。近些年来,这一状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逐渐消灭大规模“近亲繁殖”的现象。
艺术院校教师存在文化基础底子相对较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上短板等现象。有些艺术院校已加大奖惩机制来提高教师通过继续学习改造知识结构的积极性。艺术院校师资队伍也流失严重。由于各院校亟需高层次人才来改善自身的学科和科研构
架,致使一些艺术院校通过各种手段相互挖人,有的则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使高层次人才流动频繁,严重影响高等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而还有一部分艺术院校教师将校外兼职与校内工作主次颠倒,将主要精力放在校外的兼职培训、办班创收上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创作和表演,这事实上是一种艺术院校师资的隐性流失。
另外,艺术院校教师中还存在着育人意识淡薄,艺术观念浮躁,不立志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神产品生产,盲目跟风,追逐金钱等问题。前耶鲁法学院院长、芝加哥大学校长、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在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1936年)中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高校中的拜金主义现象:“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同时也得不到金钱。这很可悲,但却是千真万确的。”[4]93
2.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问题
艺术院校人才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专精不博的教育理念;灌输死板的教学路数;业绩导向的功利教育;重点集中的举校体制;重专轻能的教学设计等。
由于中国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脱胎于前苏联的教育体制,课程体系设置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博雅教育;过于注重“专、窄、深”,忽视了“广、宽、博”;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重表演,轻科研等现象十分普遍。许多艺术院校艺术专业课知识面十分狭小,过于强调专业与技能,缺乏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浸染。艺术大学生更多接受的是技能培训而不是专业素养教育,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艺术类大学生知识面过窄、发展不全面、创新能力不够、就业面窄,这种僵化教条的专业课程设置阻碍着中国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几乎全都非常强调通识博雅教育,然而国内艺术院校却对此重视不够,新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踏入专业教育的门。这种过早分科的教育方式弊端是十分明显的,至今却少有修正。我国教育很早就进行了文理分科教学,而大学正是在这种大分科之后再层层细分出专业和方向。似乎学文科学艺术者不需要理工科知识,学理工科者也不必有文科艺术常识,这种专业化教育使人才扁平化,精而不博,专而不通。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也呈现出偏离导向,培养的偏才多而通才少,世界一流的拔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与其他学科门类的人才相比,艺术类人才培养存在着远远落后的现实。缺乏跨学科的创造性研究,使高等艺术院校的受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化,既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也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创新”为灵魂的艺术教育无异于一剂毒药。
过于强调教育业绩即中国教育急躁病在高校的反映,教育的行政化倾向使许多学者官员将个人“政绩”、“业绩”放在首位,总想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获得巨大的收益。业绩导向突出表现在艺术教育的功利性,片面强调形式而过度忽视内容,以面子工程代替教育实际,以获奖多少作为评价业绩的首要手段,使艺术类师生热衷于各种比赛项目。这种业绩导向使部分高校师生甚至不惜以不正当手段去获得各种奖项,其社会负面效应呈扩散之势。过分功利的艺术教育一方面过度突出个别人才,一方面过度忽视众多学子。
国内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着重专业轻能力的问题。大学应当是培养学生终身能力的地方,这些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发现的能力、探索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辨别分析的能力、推理的能力、解释的能力、质疑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多元视角的能力、观察社会的能力、体验时代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等等。不同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培养,然而国内艺术院校教师的职能仅限于课堂授课,对于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创新性等软性能力却较为忽视。学生与教师或者导师只有知识上的联结,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因材施教只流于口头。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只懂技术甚至连技术也是一知半解的“低能儿”。
3.人才培养评价问题
人才培养评价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评价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来制定具体标准。目前国内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不太明确。导向不明必然会走入歧途,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不清晰就会导致办学毫无特色,迷失前进方向,使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失衡。
艺术院校在高考招生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两方面的偏颇能部分说明这一问题。近年来高校扩招也是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困境的因素之一。扩招使艺术院校报名火爆,报考人数与年剧增;但是艺术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了瓶颈,突出表现在培养总量上升而拔尖人才数量下降的矛盾。这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声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毕业就失业”几乎成为大众流行语,它将大学人才培养标准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以至于大学不得不全力应对。
艺考招生中重专业课分数轻文化课成绩是当前艺术院校的普遍作法,这一指挥棒体现了一种对艺术人才评价标准的误导。当前报考中国各艺术院校的考生中,文化基础课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现象在某些综合大学内的艺术院校情况更为突出。这一现象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艺术人才不需要有太多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文化素养。各大艺术院校都片面强调艺术考生的艺考成绩,艺考成绩在总成绩的比例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一错误的导向使艺术院校普遍呈现出轻视文化基础课的倾向,它对于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一些艺术院校为了适应市场化需要而片面地扩张招生比例,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而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必然走向效益核心的人才培养思路而忘掉了教育的本质。
随着国家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步步推进,同时,社会上对大学生的成才标准有一个颇受欢迎的看法,即以就业
为标准,就业情况越好证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市场之需要,就业待遇越高则证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越高。这种社会世俗见解有其实效主义的根基,它对于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等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艺术院校作为大学教育不能一味以社会世俗标准为旨归而降低办学标准,变成直接输送技术产业工人的职业培训学校。为了顺应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成果的世俗标准,大学进行了不可谓不深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革新,国家也出台了相关制度法规对就业落后专业进行了办学控制。虽然近些年大学生就业略有好转,但是似乎成果并不明显。那么,影响大学人才培养标准的“就业”和“市场”导向是否还应当继续下去呢?
大学人才培养的标准能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市场具有某种不可完全捉摸与掌控的特性,商品制造者尚且不能完全把准市场之脉膊,常常出现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等等状况。如果将教育这样一个“百年树人”的远大事业变成追逐市场风潮、赚取市场利润的短视的投资与投机,那么必然造成教育失去自我,失去自己远大宏伟的目标,成为追赶时髦的商业贸易。我们应当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进行有机地区分和适度地联系,高等艺术院校应当以教育作为主体进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而不能本末倒置地以市场和就业这个社会性世俗标准来绑架大学自身的人才培养标准。
1.学科交叉培养创一流人才理念
国外有学者通过考察46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5]55-59中科院院士增选中,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40.53%上升到近年的48.01%,交叉学科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6]61-63拥有宽广的学术视角与创新的思维触角是高端人才被公认的共性特征,高尖艺术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当今世界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7]58-60。培养能够协同研究的混合型人才,通过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实现新知识的生产、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学术创新研究,推动高等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高等艺术教育要实现学科交叉就必须打破固有思维和教育体制,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鼓励对新学科建设的积极有益探索,打破学科局限,整合不同学科体系,开放学科资源,扩大学术胸襟,最终形成综合性学科体系,使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优化组合。既引进自然学科为艺术所用,又充分利用艺术思维的形象特征启发自然科学研究;既充满艺术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艺术的自由之境碰撞出创新的体验和思想的火花,又培养理性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掌握推理分析的方法在艺术创作中得以发挥。交叉学科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需要决策者革新思维观念,又需要艺术院校师生具备学科交叉的相关能力。
2.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1829年美国博德(Bowdoin)学院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的概念,最初是进行古典知识教育的含义,后来通识教育思想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学科方面得到必要的训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美国哈佛大学一直是通识教育的有利推动者。1943年哈佛委员会发表《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报告标志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报告主张:“通过对三种领域的知识的追求,即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培养某种心灵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效地思维、交流思想、作相应的判断和分辨价值的能力。”[8]2281951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规定大一大二学生只有完成选修6门通识课程学习才能进入大三大四年级的专业课学业,硕博研究生可以选修大三大四通识课程。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通识教育,现在各高校已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大力推进和探索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是对分类学科体制的必要矫正,使大学培养的人成为更加完整的个体和全面发展的人。它不以功利为目的,而是真正以人为目的,蕴含着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现代教育理念。闻名世界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视艺术教育为对一个人人生目的的锤炼、对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反省和对一个人思维与行为的教育。世界一流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本身,这所音乐学院对“世界一流”的看法是“世界一流的人才”而不是别的什么,他们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创造一切可能去培养人,创造一切有利的环境去发展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当前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应当秉承的宗旨,只有将“人”作为培养的中心,才能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现代化”。
3.多元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念
传统课程设置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学科的单一化,强调普适性学习,而现代大学教育理念逐渐走向大众化、终身化、素质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夯实基础、多样多层、优化整合、管理灵活、重视实践等方面。在艺术院校大学生牢固掌握专业、通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需求开设花样繁多而又独立互补的各类选修课程;将内容不同但互可借鉴的学科进行合理重组优化融合;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学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充分主体化,由学生自己掌
握学习的方向,在严格教学制度的基础上不统一一律,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课程设置中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艺术实践能力列入学分,将艺术实践训练日常化。
为了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艺术院校可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核心课程设置:建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新的思维;通过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使他们领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对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的了解,以健全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以综合、视觉、音乐、新媒体进行分类设置;健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拓宽思路。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以严格规定学分和学科,要求学生在不同年级分别完成规定的核心课程学分后,才能进入高年级的专业方向学习。
4.启迪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理念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愈来愈明显作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关键因素的创新人才培育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快创新人才的培育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价值。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措施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比如,日本以“培养世界通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口号号召日本人适应国际社会日益凸显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美国以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的人才计划;韩国则更加明确地提出“头脑强国”,以创意创新产业来强国;欧盟要求“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地位”,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创新,只能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知识向经济的转化,只有不断创新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创新创意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艺术院校要为之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艺术院校要加快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艺术人才培育观念。要从过去单纯知识传授中摆脱出来,采取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要从过去的理论说教中摆脱出来,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摆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要从过去知识性考核中摆脱出来,鼓励学生的个性创造。艺术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鼓励学生从科学思维中找艺术灵感。比如从TRIZ理论和创造学理论中学习创造方法,了解创新规律进行有目的的艺术创新。培养创造型艺术人才,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分析、深入研究的科学精神,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吃苦、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还要重视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逆向性思维、拓展思维和开放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5.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合作型人才理念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9]106。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有许多专业具有天然的实践特征,如何充分利用艺术教学与实践来提高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效显得至为重要。近年来有些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对跨专业和综合艺术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了尝试,中国艺术院校要充分利用和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成果进行更深入的艺术实践教育研究。
艺术教育实践既包括单科教育实践,又包括交叉学科甚至多学科综合艺术教育实践,它对于培养应用合作型艺术人才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综合艺术教育实践需要师生能融会贯通地创造性运用各类艺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结合人文、社科等综合知识去解决现场面临的复杂问题,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艺术教育实践具有先天的实践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可以与社会建立立体性、多样性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多元实践活动,以满足艺术大学生的个性化实践需求。通过各种有益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还可以反馈社会信息,对人才培养进行制度革新与调整。艺术教育实践可以考虑整合校内外两种资源,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为艺术院校高端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
总之,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在充分理解中国高等艺术人才培养内涵的前提下,以“二为”、“双百”为指导方针,立足国情,立足实际,不断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要,办出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院校,为实现世界一流艺术人才培养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抓住机遇 加快创新发展 努力开创艺术教育新局面——学校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DB/OL].http://www.sccm.cn/news/ read.asp?id=2757.
[2]黄顺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UNESCO,Higher Education in Twenty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Paris,October 1995.
[4]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G]//孙志宜,等.人文艺术名著导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5]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
[6]刘昱,刘仲林.学科交叉中的科研创新契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
[7]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学报,2005(1).
[8]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聂阳阳.青少年发展政策选编及评析(下)[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G64
A
董波,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博士、四川音乐学院社科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