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2015-11-17 01:03宋功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个别指导分层教学

宋功业

摘 要 “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有着不同社会需求的学生的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类,对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进行教学,这些学生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指导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高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分层教学 能力组合 普遍要求 个别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08-02

一、概述

“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模式又称需求分类、能力分组教学模式,是将相同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和不同能力需求的学生进行分类,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时,进行“普遍要求,个别指导”组织教学的模式。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后示范”阶段,着力在学校、院系、课堂等不同层面推行“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着重论述我在建筑施工类课的课堂上应用“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做法。

二、建筑施工专业课堂的学生分类与分层

建筑类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一个合格的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由于施工组织极其复杂,每天都面临着各种简易的、复杂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组织问题、社会问题,对能力需求也不能简单地用几句话能概括,为了培养出具有后劲的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就不能对课堂教育进行简化处理。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满足教学要求。

1.建筑类专业班内学生的分类

在课堂上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类,必须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走向社会后可能上的岗位的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类型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岗位,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分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高职建筑类专业一个班内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大致可能走上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机械员、标准员、劳务员等各个不同的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磨练后,可能走上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岗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所居住的宿舍设置“项目部”(分组),每个“项目部”设置上述8大员,对学生提前熟悉岗位是必要的。有人提出疑问,学生毕业后就能当项目经理?回答是肯定的,项目有大有小,看用人单位的需要。又有人问,为什么不设置实验员、测量员等岗位?这些岗位在项目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回答是,实验员在项目上可能由材料员兼任,也可能由质检员或资料员兼任;测量员一般由施工员兼任。这些在课堂上进行岗位设置时必须和学生讲明白。

将学生在课堂上分类,是便于在课堂上教学时分别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熟悉各类岗位,同时也方便学生课下研讨。

2.建筑类专业班内学生的分层

将学生按岗位分类,是为了满足建筑类学生的上岗要求,而按照不同需求分层则是根据不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的。

专业教学课堂的分层主要是按专业学习需求、创新发明需求与创业需求划分的。划分的原则:

(1)全体学生必须完成课程要求的专业学习任务。

(2)有创新发明需求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思考解决目前事故中还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思考研究解决方案,择优申报国家专利。

(3)引导有创业冲动的同学将自己的发明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出创业计划书,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三、“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几种模式

1.“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3.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一般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意见的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几个层次,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也有区别。

四、专业课教学时分类的具体实施方法

1.项目部组建与岗位落实

所谓的显性分类,是在第一次课的课堂上要求学习班级的全体学生,以宿舍为项目部,每个学生都担任1个或2个项目部的岗位工作,也是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在建筑类专业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每个学生至少有一个岗位,提倡兼职。

2.组建项目部的用途

(1)是专业课教学的需要

现在的专业课都在模拟工作过程进行“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将每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每个人岗位都明确后,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消化课程学习内容的需要

学生课外研究讨论问题,以项目部为单位,方便及时,最好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任务参与讨论发言,就更专业、具体、实用了。

(3)实训实习的需要

实训实习必须模拟现场施工才能取得实效。实训实习时,以项目部为单位,这样就可以使实训实习逼真、形象、实用。

(4)消除学生进入社会的神秘感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对项目人员、岗位工作任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复演练,到了现场就不陌生,这样才便于课堂与社会零距离对接。

五、专业课教学时分层的具体实施方法

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专业学习层面、创新发明层面与创业层面,只能隐性分层,不能显性分层,即只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能人为硬性划分。具体操作只能是普遍要求,个别指导。

1.专业学习任务必须人人完成

专业课内学生必须完成专业学习任务,达到合格要求。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必须掌握项目八大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不能局限于所定的岗位技能,因为将来哪个学生上什么岗,现在并不知道,所以,专业学习是团队学习,个人收获。

2.创新发明主要是意识培养

创新发明不将任务赋予具体的学生,重在创新发明的意识培养,专业教师授课时,不仅要交代任务,还要交代完成任务时可能的风险,并交代现有技术的缺陷,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有灵感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想法,这样,教师好因势利导,引导帮助学生制定解决方案,并将有关知识产权意识引导学生接受,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专利技术,使学生能从中学会创新、学会发明。

3.创业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

在专业课课堂上进行创业教育和创新发明教育一样,也只能是普遍要求,个别指导,不能指定€讇籽ゴ匆担及镏贫ù匆导苹>咛遄龇ㄊ牵?

(1)在专业课程中,具体到如何将专业技术转化为专业承包公司,如桩基工程施工,不仅教打桩技术、打桩管理,还应交代桩基公司的组建条件、企业运作模式介绍给学生;学习井点降水施工、电渣压力焊施工、附着式脚手架施工等都是这样教学,使学生慢慢地产生创业意识。

(2)对于有专利技术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专利技术的经济价值、应用前景生产条件、销售方法、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于这些学生,教师的这些话,学生特别爱听,也往往想试一试,这时可以指导学生制订创业计划,甚至参加创业比赛。

六、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管10级共有学生153人,获得授权专利17件,在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赛上获奖17项。平均每8名学生就有1件专利,并获1项全国大赛奖。建管11级学生163名,获得授权专利30件,在第八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赛上获奖28项。平均每5名学生就有1件专利,并获1项全国大赛奖。建管12级学生120名,获得授权专利6件,在第九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赛上获奖5项。平均每20名学生就有1件专利,并获1项全国大赛奖。建管13级学生121名,获得授权专利12件,在第九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赛上获奖7项。平均每10名学生就有1件专利,并获1项全国大赛奖。建管14级学生150人,申请专利30件,平均每5名学生就有1件专利。在校生创业的也有3人。

实践证明在同一所高职院校的同一个专业上由同一个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有这样的成就,可以说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爱玲.创新潜能开发实用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吴光林.高职学生核心素质教育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个别指导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高效整合“三部曲”
基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三材料作文写作能力培养
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案例
培智中年级生活适应校本课程的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