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2015-11-15 03:28程福璋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程福璋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通化134001

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程福璋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通化13400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时间[(7.32±1.08)d]和用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10.75±1.6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68±2.15)、(14.79±2.53)d)(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2.4%)(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巴氯芬;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神经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颌面部疼痛性疾病,中老年属于高发人群,该病的特征性表现为三又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阵发性电击样的剧烈疼痛[1]。除药物、神经阻滞等方法外,临床上还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等方法治疗该病,但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的再次复发率较高,随之会产生较强的恐惧心理,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3]。本研究为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三叉神经痛病史1~8年,平均(3.2± 0.5)年;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1.4)岁;本次三叉神经痛发病时间1~6 d,平均(2.1±0.4)d。治疗组患者三叉神经痛病史1~9年,平均(3.1±0.3)年;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8~75岁,平均(56.9±1.2)岁;本次三叉神经痛发病时间1~5 d,平均(2.0±0.3)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H11022279),100 mg/次,3次/d,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口服卡马西平(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H11022279),100 mg/次,3次/d,口服巴氯芬(卫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C20140013),5 mg/次,3次/d,计划治疗1个月[4]。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三叉神经痛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VAS疼痛程度评分下降幅度>75%,生活和工作完全恢复正常;有效:三叉神经痛症状明显减轻,50%≤VAS疼痛程度评分下降程度<75%,生活和工作情况显著改善;无效:三叉神经痛症状未减轻,VAS疼痛程度评分<50%,生活和工作未恢复正常,或病情加重[5]。

1.4 观察指标

两组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三叉神经痛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应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10.68±2.15)d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该组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计划共实施(14.79± 2.53)d;治疗组治疗后(7.32±1.08)d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该组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计划共实施(10.75± 1.68)d。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为90.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的主要机制目前在临床上还不十分明确,比较普及的说法主要包括两种。①中枢病变学说理论:该理论主要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变部位集中在脑干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位置,但发病的具体机制不是十分明确;②周围性病变学说理论:该理论主要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变部位集中在半月节或脑桥之间的神经根部分,导致发病的主要机制可能是某种致病因素的刺激使患者的半月节感觉根和相邻位置的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性的病理学改变,脱失髓鞘的轴突与相邻纤维之间发生严重的短路,程度较为轻微的触觉刺激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短路传入到中枢系统中,而中枢系统原本所具有的传出冲动亦可经短路成为传入冲动,如此的改变会以很快的速度发生叠加,从而达到一定总和后,对半月节内神经元的疼痛产生一种强烈的激发效果[6-9]。

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包括很多种,卡马西平属于首选药物[10]。近年来,有文献[11-12]报道,对于一些在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后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或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巴氯芬、拉莫三嗪等药物,并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巴氯芬在临床上通常被认为属于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一种,其在化学结构方面与γ-氨基丁酸非常类似,γ-氨基丁酸主要参与调节运动神经元的活性。相关研究结果[13]已充分证实,巴氯芬对实验鼠可以产生明显的止痛效应,且该效应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其对实验动物运动活性的抑制作用,其所具有的止痛作用与鸦片受体之间无任何关系。巴氯芬的主要药理学作用是对GABAB受体产生一定的激动作用,使位于突触前的GABAB受体被迅速激活,使背根节C及A纤维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过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Ca2+内流量明显减小,复极化过程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一方面可以对一些常见的致痛物质,如P物质、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过程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抑制疼痛信息传递的相关递质,如GABA、内啡肽的释放过程产生积极的加速作用[11,14]。

总之,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将该项联合用药方案作为三叉神经痛疾疗的常规方案,使更多的患者能从中受益。

[1]冯保会,李世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3):280-282.

[2]陈曦,蒋雨平,张云云.奥卡西平治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5):543-546.[3]王静华,邓本强,丁素菊,等.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2):1379-1380.

[4]陈静,王薇薇,吴逊.奥卡西平——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1):73-74.

[5]金丹,杨灵,卢家璋,等.立体定向选择性射频热凝术加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8):614-615.

[6]高明见.采用经皮热凝神经术辅助经皮热凝三叉神经节根治疗三叉神经痛[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4):223-225.

[7]赵和平,朱晓瑜,魏谋达.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5):461-462.

[8]郑卫平,陈仲伟,王启朋,等.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65-3766.

[9]陈光贵,陶祥玉,牛朝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0):474-477.

[10]张剑宁,李明.三叉神经痛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2):153-156.

[11]李建萍,李颖,林智,等.EFNS的神经病理性痛药物治疗指南:2010修订[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2,9(1):23-42.

[12]陈勇军,何玉泉,沈云霞,等.三叉神经痛——三种治疗方法对比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3):186-187.

[13]刘道宽,吕传真,蒋雨平,等.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6-77.

[1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87-188.

Clinical analysis of carbamazepine combined with baclofen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

CHENG Fu-zh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onghua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Tonghua 13400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arbamazepine combined with baclofen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meeting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and each group was 41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simply with carbamazepine,whil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arbamazepine combined with baclofen.Disappear time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symptom,the total time of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implement,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so on in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disappear time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symptom and the total time of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implement in treatment group[(7.32±1.08)d and(10.75±1.68)d]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10.68±2.15)d and(14.79±2.53)d]respectively(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90.3%)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68.3%)(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reatment group(2.4%)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17.1%)(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is very obvious by using carbamazepine combined with baclofen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

Baclofen;Carbamazepine;Trigeminal neuralgia

R745.1+1

A

1674-4721(2015)12(b)-0130-03

2015-09-08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治疗药物监测在抢救卡马西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Δ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临床药师对卡马西平中毒患儿解救用药的分析与监护Δ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